癌症,每年有160萬人死於癌症,女性腫瘤患者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
在美國,從2000年開始推廣基因檢測,直腸癌、乳腺癌發病率下了70%—80%……
例如
A、容易得紅斑狼瘡(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的人群不能濫補提升免疫力產品。
B、容易得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的人群不能濫用維E。
C、容易得條件性壞血病、泌尿系統結石的人群不能過量服用維C。
D、容易得乳腺癌的人群不能濫服提升雌激素藥物或滋補品。
濫用藥物容易引起藥物中毒或誘發疾病,例如
A、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群不能打葡萄糖,即使在未發病時,血糖檢測處於正常值,也不能打葡萄糖,容易引發糖尿病。但往往人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糖尿病的易感患者,以為血糖檢測正常就是正常的。
B、容易得白血病的人群不能濫用青黴素和頭孢、先鋒類的藥物。
C、慶大黴素代謝能力弱的人群不能濫用慶大黴素,會導致耳聾,千手觀音的表演者,有80%是因為濫用藥物導致的聾啞。
例如
容易得白血病的人要遠離這些環境:新車含有大量的甲醛,新裝修的房子也含有大量的甲醛和乙苯,高檔的大理石有輻射,就連顏色鮮豔的衣服裡也含有甲醛,生活中處處都存在環境汙染,就是這些汙染因素就會導致白血病易感人群發病。
例如
容易得心臟病的人只需在臨睡前服用半片阿斯匹林,就能避免患病,如果高秀敏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就不會英年早逝。
例如
A、臨床有很多病人是直腸癌卻被當成是痔瘡來治。
B、傅彪肝癌發病前半年的體檢還表明只是脂肪肝,而半年後卻成了肝硬化晚期。
常規體檢遠遠不能包括所有的疾病,而一個普通人在身體沒有異常的情況下通常只要求做常規體檢,但很多情況下,自己沒有察覺並不等於就是健康沒有出現問題,等到發覺了,可能已經是中晚期。做了基因檢測,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疾病易感基因做針對性的體檢,而不是盲目地去做體檢。
總結
1、基因檢測可以了解自身遺傳背景,檢測身體與疾病相關的易感基因,使人們能預測身體患疾病的風險;
2、基因檢測避免盲目補充保健品,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基因檢測可以指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不良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
4、基因檢測可以做到疾病的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主動把握健康。
來源:洞見社會
閱讀是一種成長,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想要了解我公司更多資訊,請關注我們公眾平臺。
關注方式:
1.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2.直接長按微信號:usipmgroup,進行複製,回到微信主界面,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即可關注!
本文編輯微信號:haichao-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