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夫說:眼科轉來的瞼板腺囊腫

2021-02-22 吳大夫說

瞼板腺囊腫是瞼板腺特發性無菌性慢性肉芽腫性炎症,即通常稱為霰粒腫。中醫一般診斷為胞生痰核。一般認為小而無症狀的可以無需治療,待其自行吸收即可。五版教材《中醫眼科學》建議,內服中藥可以根據情況選用化堅二陳湯加減或清胃湯加減,外治可局部按摩或溼熱敷,或以生南星磨醋,加冰片少許,調勻塗患處皮膚。大的則一般建議手術治療。

但是那天來了一個女性患者因瞼板腺囊腫求治於眼科,眼科把大的切除了之後,患者依然反覆發作,再次求診與眼科。眼科認為不宜反覆手術,推薦中醫治療。

於是患者求治於吳大夫。吳大夫大者予以刺血,並予以毫針針刺太陽、風池、頰車、扶突、四白諸穴,並告知勿求速效。結果大者過幾日即平復如故,小者在每周一次的針刺中逐漸消失,近期也不再復發了。

說實話,麥粒腫不論是上學時老師講,還是臨床自己治療,經常可以一次而愈,但這種反覆發作的霰粒腫以前我也沒治療過。好在針灸學有看部取穴的秘密武器(具體內容請參看黃龍祥老師的《圖說中醫:針灸》),再加上患者十分配合,這個病例才能最終取效。

不過再次學習《中醫眼科學》,覺得多在阿是穴處下針,或許療效更佳。

有些小病可以一次而愈或顯效,但有些疾病確實需要長期治療才能見效,當然也有一些問題久治而難愈。

相關焦點

  • 吳大夫說:煩惱的咽炎
  • 某演員眼睛瞼板腺消失,網友炸了:再不敢這樣了
    △視頻截圖△ 左眼更嚴重,楊媽媽在一旁說:「腺體的管子都沒有了,看到沒有?」醫生說,楊迪左眼的形態就像一個五十歲的人一樣。△視頻截圖△ 另一位醫生給他檢查,說他眼睛裡的腫塊再次破裂:「肉芽已經出來了。囊壁組織竄出來了,一部分殘留就反反覆覆會復發,其實你應該做手術。」
  • 知名藝人瞼板腺消失!網友驚呼:以後不敢了
    楊迪去檢查眼睛時,醫生說他的瞼板腺特別不好,正常的形態是中間這種,而他有一塊是沒有形態的。左眼更嚴重,楊媽媽在一旁說:「腺體的管子都沒有了,看到沒有?」醫生說,楊迪左眼的形態就像一個五十歲的人一樣。醫生說:「你電腦、手機要注意(減少使用)。感染的時候絕對不能戴隱形眼鏡。」楊迪後來和網友說:「大家看看這個視頻,當時還以為只是麥粒腫呢!」
  • 加深下印象:舌下腺囊腫
    在講述舌下腺囊腫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口底區的解剖知識,當超聲掃查時準確識別下列解剖標誌,就可以準確尋找到舌下腺,解剖標誌包括:二腹肌前腹
  • 美貌天敵:囊腫型痤瘡
    囊腫型痘痘是怎麼形成的?① 引發囊腫型痘痘的主兇:內分泌失調、皮脂分泌過多以及毛囊內微生物感染,這些都是痤瘡發病的主要因素。關於囊腫型痤瘡,目前公認雄性激素在囊腫型痤瘡的發生、發展和持續狀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② 引發囊腫型痘痘的從謀:個人衛生不佳、穿衣過緊使衣服與身體摩擦過度、使用不適合自己的膏霜和化妝品,經常攝入高糖、高脂飲食,吃辛辣刺激性食品,飲用烈酒、可可、咖啡等熱性飲料就會出現囊腫型痤瘡。
  • 朱江帆:腹腔鏡胰腺假性囊腫胃吻合術
    CCMTV邀請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朱江帆對腹腔鏡胰腺假性囊腫胃吻合術進行視頻演示。
  • 文獻閱讀:表皮囊腫合併脂溢性角化
    今日文獻閱讀分享:表皮囊腫合併脂溢性角化患者女,57 歲,頸胸部結節 3 個月。
  • 【養生探秘】——腱鞘囊腫患者須知的保健之法
    腱鞘囊腫是指發生於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囊腫。其病因多與各種急、慢性外傷有關。
  • 中英文字幕:腱鞘囊腫切除術(Ganglion Cyst Removal)
    Ganglion Cyst Removal腱鞘囊腫切除術Overview(概述)This outpatient procedure is used to remove a ganglion cyst, a fluid-filled sac that forms as a herniation
  • 中英文字幕:手部腱鞘囊腫(Ganglion Cysts of the Hand)
    腱鞘囊腫是一種充滿液體的囊,由關節囊或腱鞘向外疝出形成。囊有「蒂」與關節或腱鞘相連,允許液體從關節或腱鞘進入囊中。蒂相當於閥門,通常限制液體從囊腫中流出,允許囊腫增大,但不能縮小。在某些情況下,蒂起到雙向閥門的作用,允許液體沿雙向流動。這可以使囊腫隨活動而增大或縮小。
  • 病例討論:橋小腦角區表皮樣囊腫
    【影像表現】  右橋小腦角區長T1長T2異常信號,DWI呈高信號,「見縫就鑽」,跨顱窩生長。[1]在位置上可以發生在脊柱或顱內。平均發病年齡35歲,男性略多於女性,小腦腦橋角多見,約佔1/2以上。  根據腫瘤生長部位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1、橋小腦表皮樣囊腫 最常見部位,常以三叉神經痛起病(70%),往往有患側耳鳴、耳聾,晚期可出現橋小腦角症候群。
  • 科普:良性卵巢囊腫也有症狀,3種症狀很常見!
    大部分生長在卵巢囊腫屬於良性的,但是也會有惡變的可能。患上良性卵巢囊腫時要定期的去醫院做檢查,隨時發現囊腫的變化,並且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防止發生惡變。良性的卵巢囊腫患者下腹部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感,也有部分患者下腹部會出現腫塊。隨著病情的發展,囊腫體積會慢慢增大影響了胃腸道蠕動。
  • 腱鞘囊腫案例:小小一個包難倒醫院考倒醫生,使用肽調理腱鞘囊腫一月餘完全消失,肽,雖是調理賽過治療
    囊壁為緻密硬韌的纖維結締組織,囊腫多發於腕背及足背,可能與慢性外傷有一定關係,少數腱鞘囊腫可自行消退。也可通過擠壓使腱鞘囊腫破裂,用手將囊壁擠破囊內液體流到皮下,漫漫吸收後就痊癒了,不過本病容易復發多需反覆治療。
  • 普醫首例微創根尖囊腫切除術成功開展
    12月22日,普定縣人民醫院首例超聲骨刀微創根尖囊腫摘除術+根尖切除術在口腔科成功開展。患者何某,女,18歲。9年前,因外傷致左上中切牙牙體缺損,後出現牙齒疼痛症狀,期間自行服用消炎藥後症狀得到控制,一直未到醫院就診。三周前因牙體變色嚴重就診於口腔科,由口腔科賀靖華副主任醫師接診。
  • 求助:醫生,我牙齒根尖有個囊腫,我該怎麼辦?
    在臨床上,作為牙體牙髓科醫生的我經常可以碰見患者從外院轉診,主訴自己牙齒根尖有個囊腫,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時候,為了弄清情況,我們醫生會讓患者先去拍個小牙片,判斷一下根尖囊腫的範圍及其周圍結構。如果發現囊腫範圍較大,我們會推薦患者再去拍一個三維CT以明確囊腫範圍,為接下來的手術做好準備。
  • 蓄水池的故事:為什麼炎症走了又來,囊腫切了還長?
    今天我們用一個故事來分析這個問題,看完你就明白為什麼炎症走了又來,囊腫切了還擴散!首先我問你一個問題 ,這裡有兩個蓄水池,你們家一個 ,我們家一個 。這個蓄水池呢,一模一樣,都有有進口也有出口。如果過了五年或者10年 ,有一個蓄水池突然髒水滿了,而且髒水往外冒,往外溢。大家來說說:是蓄水池的進口出了問題 ?還是出口出了問題?
  • 【原創博客】溫二明:最近做的兩例根尖囊腫手術病例
    和患者溝通後先行嚴格根管治療加嚴密的根管充填,再行根尖囊腫切除術與右下4根尖切除術。術前片診斷;左下6根尖炎 左下3 4根尖囊腫治療方案;左下6開髓引流,炎症消失後拔除, 左下3 4行根管治療後根管嚴密充填,再行根尖囊腫手術 與患者溝通後,患者表示同意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