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894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編者按:為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高村(社區)黨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我縣每年從全縣85個村(社區)中評選出10個「脫貧攻堅紅旗」村(社區)和10個「人居環境提升紅旗」村(社區),從毗江、建寧、文筆、青螺4個社區中評選出1個「為民服務紅旗」社區。即日起,我們將持續對10個脫貧攻堅紅旗村、10個人居環境提升紅旗村和1個為民服務紅旗社區進行報導,進一步激發各基層黨組織爭先晉位、奮力趕超。在龍街村委會老馬的村有這樣一條石板路:整個路基都是用不規則的石頭鋪成,窄窄的路面並非常見的光滑水泥路面,偶有不平但卻不影響出行,小路兩旁被村民們「見縫插綠」栽上了一棵棵綠植,或是用簡易的木頭搭建了護欄。
「鋪設成石板路既降低了經濟成本,又美觀耐用,既方便了出行,還能讓孩子們記得住鄉愁。」龍街老馬的一位村民高興地說。
「龍街老馬的這條石板路是群眾出工出力一起修建的,家家戶戶都積極參與工程規劃設計,選出最滿意的方案,協商議價定價,保證每一分項目資金都用到實處,施工過程中有群眾代表監督管理,工程結束後及時驗收,並明確責任人分段強化後續管理,整個過程公開、公正、透明,大家怨言少了,幹事的勁頭自然足。」
龍街黨總支書記王智勇介紹,龍街黨總支通過實行「四議兩公開」「一事一議」改變了龍街以路為市的擁堵面貌,贏得了群眾的信任;「五個參與」經驗的總結、推廣、運用為後期全鄉推進項目建設及村民自治提供了可行的範本;村規民約、項目資金公示、低保戶和建檔立卡戶享受政策承諾制、不合格村民評定製、「美麗庭院」示範創建評比制等10多項制度的健全完善落實落地,4支隊伍力量的充分發揮,促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探索出了一條聚民智、匯民力的村民自治新路子。
龍街黨總支緊緊圍繞「組織建設好、人居環境好、產業發展好、鄉村治理好、作用發揮好」的「五好」要求,大力打造龍街大歇廠「五好」樣板,以點帶面,比學趕超,不斷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的深度融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文圖 |周豔發
編輯 |黃潞椿(見習)
審核 |歐陽利興
終審 |向曉英
籤發 |李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