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為大,是對法治社會最大的諷刺

2021-03-05 懂法大叔
這些家屬們,不論真相如何,也不管誰的責任輕重,反正就是死哪訛哪,我弱我有理。人死為大,瞬間站在輿論的道德制高點,逮誰就告。告贏,我就賺,告輸,我不虧

同時,在前幾年的社會輿論和判決傾向,世人總是同情弱者,同情死者,最終不斷地助漲這股歪風邪氣。

而從來不去關注該事件發生的真實情況,不從法律的角度去分析誰對誰錯。

也不關心另一個受害者的感受和經濟能力。

誰叫你倒黴,碰你身上,人家都死了,於情於理,要你賠償點責任是應該的。

所以,搞得目前奇葩的社會現象,路人不敢扶老人,被打者不敢反手

因為他們知道,就算老人最後沒事,有可能會被要求付賠償金;

就算被打到吐血,一旦你反殺成功,最終的結果也大概率被認定是輸的。

反正,誰是受害者,無所謂。誰死,聲音才是最大。

就好比去年發生的一例案件。

去年3月份,在北京西站北廣場二層的進站口,王女士(老人)在閘機處逆行,被劉女士的行李箱絆倒,經過15天的治療,老人不幸離世。



隨後,老人依然繼續乘車前往石家莊,而在車上,她就出現了嚴重頭痛、頭暈的症狀。


16點36分,列車到達石家莊站時,老人已經意識不清,被工作人員用輪椅推下火車。


在摔倒近五小時後,老人才被前來接站的親屬緊急送醫,醫生診斷老人為腦出血,經兩次轉院,治療15天後,老人去世。


老人的家屬認為劉女士有重大過錯,起訴賠償62萬餘元。

從現場監控錄像顯示,我們可以看到,劉女士只是拖著行李箱順行進站,而老人無顧周圍的情況逆行走出閘機口,劉女士有側身動作,但老人依然徑直撞上行李箱並摔倒,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但老人的家屬在是非很明確的情況下,仍選擇了要求劉女士賠償,沒有考慮社會道義,也沒有考慮孰是孰非,想到的是這一波我能獲得賠償多少錢,是榨乾老人的最後剩餘價值。

劉女士更是鬱悶,難道行李箱我要扛著走?我走我的路,別人主動撞我,還要我賠償?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世道的變壞,就是從「我弱我有理,死者為大」開始的。

本來我弱我有理,剛開始是世人對弱者給予一定的照顧與支持,畢竟弱勢群體處於社會底層,沒有相應的社會資源,確實從道義上需要對他們有一定的傾向。

而死者為大,來自於「死者為大,入土為安」,這是一種習俗,指的是不管死者生前行為好壞,但必須對死者表達一定的尊重。

因為助人為樂,同情弱者,尊重死者,是我國人民的優良傳統。

但隨著風向的轉變,我弱我有理,死者為大,慢慢變成了某些人斂財的手段。

死者家屬,站在道德制高點,道德綁架。

我家死人,不管對錯,必須賠錢。

旁邊的吃瓜群眾,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在旁邊說著無關痛癢,令人作嘔的話:

人都死了,人道主義,你應該補償一下的。

而真正的受害者,無人關心,因為死的不是你。

這其實是對死者更大的不尊重,對弱勢群體更大的傷害,對普法理念更大的踐踏。

因為隨著這種事態愈演愈烈。

人們不再相信司法的公平和正義,不再信任弱者的無奈與無助。

最後,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將無人問津。

相關焦點

  • 死者為大
    有人說「不值得同情,死了活該」,反對者說「死者為大,又不是別人逼你同情的」。人們喜愛完美,更愛幻想完美,追求「完美受害者」。共情當然也沒錯,可當事實並不那麼完美時,人會產生「罪惡感」,進而否定一切,達到自我「淨化」,說是在維護逝者,不如說是在維護自己的「安全感」。人生不幸與行為不妥,其實沒有直接聯繫,不妥就應該用生命付出代價嗎?
  • 請正確理解「死者為大」
    都是TM「死者為大」鬧的。因為死者為大,意外死亡他們還堂而皇之地要撫恤金;因為死者為大,他們要了撫恤金又出爾反爾要補償;因為死者為大,他們要不到補償就帶人上門鬧事;因為死者為大,上門鬧事派出所不敢處理還組織六次調解;因為死者為大,和事佬還要為他們爭取「利益最大化」...
  • 金雞:法治小廣場發揮社會治理大作用
    在隆陽區金雞鄉育德社區,每天下午,村民吃過晚飯後,便陸續來到社區法治文化廣場,老太太們跳起了廣場舞,年輕人駐足法治宣傳欄看最新法律政策、了解村情村務,小孩們在廣場嬉戲玩耍,樹下乘涼的人們暢談著現在的美好生活。
  • 法治社會豈容刀刃亂舞!
    法治社會無法容忍對代表公平與正義的法官的暴力侵害。國家法律明確規定要保護法官的人身安全,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官的職業尊嚴和人身安全受法律保護。對法官及其近親屬實施報復陷害、侮辱誹謗、暴力侵害、威脅恐嚇、滋事騷擾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依法從嚴懲治。
  • 《中國信用》雜誌啟動首屆社會信用法治論文徵集評選活動
    9月23日,由中國改革報社《中國信用》雜誌主辦的首屆社會信用法治論文徵集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旨在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法律學術問題研究和交流
  • 【關注】法治社會豈容刀刃亂舞!
    法治社會無法容忍對代表公平與正義的法官的暴力侵害。國家法律明確規定要保護法官的人身安全,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官的職業尊嚴和人身安全受法律保護。對法官及其近親屬實施報復陷害、侮辱誹謗、暴力侵害、威脅恐嚇、滋事騷擾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依法從嚴懲治。
  • 「私法羞辱偷竊老人」是法治社會的瘡疤
    超市方面的說辭聽起來似乎無可指摘,比如面對小額偷盜,超市也很沒脾氣,還能怎樣呢;比如該老人已被抓過兩次,超市也屬於不得已而為之;再比如老人在超市背著「我是小偷」字樣轉一圈,就不再追究其責任,算起來也蠻「實惠」……你看,這一番操作下來,超市解了氣,老人挨了罰,順帶著還教育或警示了世人,似乎一舉多用。
  • 【法治時空】女孩家中被人奪命,行兇者竟是......
    在警方趕到案發現場時,一個有三人在場,除了死者劉某外,還有兩名男子,那麼誰才是殺人兇手呢?    以上為《法治時空》節目的部分內容,具體詳情請關注今晚安徽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19:00首播,次日12:30重播的《法治時空》。《法治時空》欄目是安徽廣播電視臺唯一一檔日播大型法治欄目,該欄目緊扣法治熱點,曝光民生法治題材,倡導以法治的理念引導生活,以人文的精神傳播法治,有效實現法理性的生活化,深受廣大觀眾好評。
  • 在「起底」謝百三上,要不要講死者為大?丨鳳凰評論
    正面評價首先來自死者身邊人。與謝百三有交往的人紛紛發文悼念,有「關門弟子」髮長文悼念謝恩師,稱其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使命感的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說,「我與百三一見如故。百三率真、正直、執著,彼此尊重相惜。百三去世令我悲傷!」證券行業人士對謝百三的評價也很高。
  • 哈爾濱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檢察處做客龍廣交通臺 擴大法治宣傳陣地 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校園暴力問題,通過與主持人訪談互動,以及接聽聽眾熱線電話的形式,開展法治宣講工作。這是哈爾濱市檢察院未檢處根據中央及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省檢察院、省法院、省司法廳、省教育廳、共青團省委《關於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精神,持續深入開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及權益保護工作,以及市院黨組提出的爭創品牌形象而開展的系列工作之一。
  • 別讓法治精神淹沒在喧囂中!
    雖然案件中有可以討論的因素,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不能討價還價的,那就是:無論輿論如何喧囂,法治精神是必須遵循的唯一原則。  一個並不複雜的案件卻受到廣泛關注,究其原因案件關聯著各種社會因素,既有跨度時間長,又有母子親情、社會共情心理等因素。正是這些關聯因素,讓一些人對張扣扣兇殘殺人行為表示同情,認為其是為母殺人的「孝子」,甚至對判決結果進行質疑。
  • 啊喇鄉中心學校聘任法治副校長、輔導員 助推法治進校園
    為切實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培養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學生的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構建平安、和諧、
  • 我心中的法治丨法治成就生態文明
    今天我想給大家說的是法治環境下成就的生態文明。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很多突出問題,比如霧霾,你看今年國慶大閱兵,提前幾個月北京市政府環保部門就在嚴格控制北京周邊的工廠企業廢氣的排放,但是到閱兵那天,作為我一個環保人的職業敏感來看,不得不說還是有點遺憾,因為我通過電視轉播的畫面來看,飛機飛過的天安門上空還是有點灰濛濛的。
  • 【現代明德】法治校長進校園開展法治教育報告會
    11月25日,洛城街道派出所所長李群洲和張明霞警官走進校園,為明德學子開展法治教育專題報告,將法律法規知識送進校園,助力明德學子學法、知法、懂法
  • 嚴密法規標準體系 為天津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法治保障
    天津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法制建設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
  • 【國晉資訊】我所入選山西省行政立法基地,為法治政府建設貢獻專業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範行政決策程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 「黑人抬棺」背後的故事:讓參加葬禮的人笑,是對死者最大的尊重
    點擊視頻,看「黑人抬棺」背後的故事跳舞抬棺人都是專業舞者,根據死者親屬的要求,他們將葬禮變成派對。這些團隊變得出名可追溯到2015年1月,當時一名網友分享了一則她去加納參加婆婆葬禮的視頻。自那以後這種送葬方式在加納流行了起來。班傑明·阿杜可以說是「黑人抬棺」的創始人。大概十年前,有客戶提出想要「舞蹈式送葬」,這給了班傑明靈感。
  • 旁聽庭審 國家憲法日的特別法治課
    2日,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聯合組織各行政執法單位20餘名法治工作者旁聽庭審,進一步提升法治素養,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原告高某某與被告郭某因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高某某十級傷殘和案涉車輛損毀的後果,因當事人各方對賠償責任人以及賠償金額分歧較大,故訴至市人民法院。庭審引導原告與被告圍繞案件事實、適用法律依據等問題進行舉證、質證和辯論,展現了庭審的嚴謹性和規範性。
  • 贛縣區長洛鄉:法治進鄉村 助推全民提高法治觀念
    12月23日,贛縣區長洛鄉以反電信網絡詐騙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為契機,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法治宣傳進鄉村系列活動。
  • 51團連隊社區開展冬季法治大培訓
    周圍職工群眾踴躍參與其中,積極領取法治宣傳資料。最後開展憲法法律知識有獎競答活動,設置了5道題目,對於搶答正確的群眾獎勵牙刷、圍裙等宣傳品,進一步加深了群眾對憲法知識的學習效果。       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冊100餘本,解答群眾法律問題諮詢20餘條,進一步宣傳了法治文化,倡導了法治理念,使法律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有效的提高了轄區職工群眾的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