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美國建築爭論:「假羅馬神廟究竟有什麼好的?」 vs 「沒人比我更懂建築!」

2021-02-13 不在羅馬

查看本期兩篇文本可在公眾號內回復「建築」,或者直接谷歌相應標題。



今年二月,一份行政令(Executive Order)草案突然在網上流傳開來。和「Making America great again」同出一個模板,標題「Making Federal Building Beautiful Again(讓聯邦建築再次美麗)」的川味撲面而來。


草案立場鮮明,指出1950年代以後的聯邦建築很多沒有辨識度(undistinguished)、沒有啟發性(uninspiring)、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inconsistent with their surroundings),甚至有的可以直截了當以一個「醜(ugly)」字概括。


說到此處,草案還點名批評了一些建築,比如休伯特·H·漢弗萊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大樓(Hubert H. Humphre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Building),弗朗西斯·珀金斯勞動部大樓(the Frances Perkins Department of Labor Building),和羅伯特·C·韋弗住房與城市發展部大樓(Robert C. Weaver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Building)。

(Hubert H. Humphre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Building),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Hubert_H._Humphrey_Building#/media/File:Department_of_Health_&_Human_Services_-_Stierch.jpg


弗朗西斯·珀金斯勞動部大樓(the Frances Perkins Department of Labor Building),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ces_Perkins_Building#/media/File:US_Dept_of_Labor.jpg

羅伯特·C·韋弗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大樓(Robert C. Weaver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Building),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C._Weaver_Federal_Building#/media/File:Robert_C._Weaver_Federal_Building,_headquarters_of_HUD,_the_U.S._Department_of_Housing_and_Urban_Development,_Washington,_D.C_LCCN2011633627.tif

草案認為這些建築在審美環節的失敗使得美國總務管理局(U.S.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決定舉辦「卓越設計項目(Design Excellence Program)」,但可惜的是,收到的仍然是一些廣受「粗野主義(brutalism)」、「解構主義(deconstructivism)」等風格影響的作品。此處又點名批評:新舊金山聯邦大廈(the New Francisco Federal Building),位於德州奧斯汀的美國法院(U.S. Courthouse),和位於邁阿密的小威爾基·D·弗格森美國法院(Wilkie D. Ferguson Jr U.S. Courthouse)。

新舊金山聯邦大廈(the New Francisco Federal Building),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n_Francisco_Federal_Building#/media/File:San_Francisco_Federal_Building_(main_structure,_seen_from_Mission_and_7th,_2020).jpg

美國法院(U.S. Courthouse),Austin,TX,圖片來源:http://new.aia.org/showcases/15941-united-states-courthouse-austin-texas

小威爾基·D·弗格森美國法院(Wilkie D. Ferguson Jr U.S. Courthouse),Miami,FL,圖片來源:https://arquitectonica.com/architecture/project/united-states-federal-courthouse/


現在,是時候讓聯邦建築再次美麗起來啦!怎麼做呢?那肯定是往回看——「古典的、傳統的建築風格已經證明了它們能使大眾尊重我們的政府自治系統。它們是值得鼓勵的。」

在第一部分闡述完這些「發現」後,草案提出具體實施步驟,可簡單概括為:首都地區的建築和所有聯邦政府大樓在遇到新建、重修、翻新、擴建或縮減面積的情況下,都應當首選和默認古典風格。



社會各界迅速響起反對聲。作為其中之一,這篇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文章被廣泛傳閱。


冒牌的羅馬神廟究竟有什麼偉大的?

——一項旨在提升聯邦建築設計的偉大運動正受到狹隘的古典學家們的威脅

(這副標題……躺槍,古典學家無罪)

現在美國已經有近250年的歷史了。它不再需要穿借來的衣服。從邁阿密小威爾基·D·弗格森美國法院(Wilkie D. Ferguson Jr U.S. Courthouse in Miami)的波浪形藍色玻璃,到西雅圖聯邦辦公大樓內的「急救木板」,再到鹽湖城法院一棟附樓(a courthouse annex in Salt Lake City)的白色外牆,現代的聯邦建築正確地反映了這個偉大國家的多樣性。這三座建築是一項已有30年歷史的聯邦項目(即前文提到的「卓越設計項目」)的產物,該項目鮮為人知卻非常成功,鼓勵建築師在重要的聯邦建築的設計上精益求精。


位於西雅圖的一棟樓聯邦大樓,裡面的木板被指像用於在海上救人的漂浮木板,圖片來源:https://www.aiatopten.org/node/204

鹽湖城法院一棟附樓(a courthouse annex in Salt Lake City)的白色外牆,圖片來源:https://www.imoa.info/molybdenum-uses/molybdenum-grade-stainless-steels/abc.php

卓越設計項目開始于波士頓約翰·約瑟夫·莫克利法院大樓(John Joseph Moakley Courthouse),特色的彎曲玻璃牆映照出波士頓港的美景。


波士頓約翰·約瑟夫·莫克利法院大樓(John Joseph Moakley Courthouse),

圖片來源:https://www.nytimes.com/2020/02/07/opinion/federal-buildings-classical.html

如今,一項名為「讓聯邦建築再次美麗」的行政草案卻很可能讓未來的聯邦建築風格再次回到過去。這項草案聲稱的前提令人困惑不已——它說:「美國正在經歷公共建築危機。聯邦政府已經基本上不再建人民想看或者想要在其中工作的美麗建築了。」

這項草案在「美」的定義和解決現存「危機」的方案上十分明確:「在首都地區以及所有聯邦法院,古典建築風格將是首選和默認風格。」換句話說,所有的聯邦建築——尤其是聯邦法院——必須儘可能模仿羅馬神廟,雖然裡頭不會放上一樽錯誤的神像。


這個草案還沒有送到總統的辦公室,但負責監督聯邦建築設計的機構已經表現出對古典建築的新興趣。

2019年2月,該機構在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Greenville, South Carolina)的聯邦法院開始建造之前突然宣布設計變更。原本計劃像市中心的其他建築一樣蓋個10層磚瓦,更改之後變成了具有古典風格線條的10層塔樓。9月,該機構為阿拉斯加州安尼斯頓(Anniston, Alaska)的一家聯邦法院挑選了一個古典設計方案,這棟新大樓和1906年的法院大樓非常相似,設計者對該方案的描述是「過去的頌歌(an ode to the past)」。


1906年安尼斯頓的聯邦法院樓,圖片來源:https://www.fjc.gov/history/courthouses/descriptions

新聯邦法院樓渲染圖,可以看出主建築部分非常相似,圖片來源:

https://www.nytimes.com/2020/02/07/opinion/federal-buildings-classical.html

草案的出現反映了美國社會某些地區一種廣泛的傾向,企圖用想像中的過去代替現今社會中的複雜性和可能性。由此反映出來的一種想法是:多樣性是一個問題,而統一是一種美德。

這是在提倡一種非美國的建築方式。

丹尼爾·派屈克·莫伊尼漢(Daniel Patrick Moynihan)在1962年推出的準則塑造了聯邦建築的設計風格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他曾寫道:「建築必須為美國政府的尊嚴、事業、活力和穩定提供支持。」 來自其他文明的古建築的仿冒品究竟如何能彰顯、證明這些品質?又怎麼能提供建立在這些品質之上的穩定?只有不斷成長和改變才能保持強大。

聯邦大樓有幾千座:有些很棒,有些很醜。建築是美還是醜這個問題,有足夠的迴旋餘地;成功與失敗都不應該給一棟建築畫上句號,它們是美國信念的證詞——我們正在組建一個更完美的聯盟。


- 感謝閱讀 -

相關焦點

  • 我的世界:曾被人誤解的5個建築,「掠奪者村莊」真的存在麼?
    以下一些建築,曾經讓不少玩家誤以為真,實際背後卻另有故事!世界上最大的紫頌樹Notch神廟是流傳於國外的一個傳說種子,當時大部分玩家認為Notch的嘴是神廟的入口,在神廟中還藏有大量寶物。其實從頭到尾都沒有這個種子。
  • 智慧建築新定義:更節能,更健康,更舒適,才更懂生活
    上海作為中國智慧綠色建築領域的代表城市,引領著綠色智能建築的發展潮流。朗綠科技智慧建築事業部總經理王立華受邀參加了本次峰會。此次峰會上,王立華從智慧建築的定義聊起,他認為,以客戶體驗作為一個驅動,智慧建築一定要尊重人的需求。通過技術手段把建築裡面的人、設備、環境等數據匯聚到一個平臺,通過機器和人跟系統之間的關係,把它變成一個全體智能,最後服務於建築使用者的生態系統。
  • VOA英語:約旦首都安曼發現古羅馬建築遺址
    VOA即美國之音(The Voice of America,簡稱VOA)。美國之音是一家提供45種語言服務的動態的國際多媒體廣播電臺。該遺址上有爐渣,這是複雜加熱系統的標誌。專家們認為這是安曼目前所處的費城古城遺址的第一個此類發現。Yazid Elayan is head of Jordan's Department of Antiquities.
  • 我的世界:關於叢林神廟,不為人知的3個秘密!瑪雅文明消失之謎
    而當我對「叢林神廟」的歷史背景進行分析時,發現它在《我的世界》與「沙漠神殿」類金字塔的「墓穴」定位不同,神廟的出現其實從側面展現出了Minecraft曾經出現過某種神秘的信仰!又或者說在mc的這片熱帶雨林中,似乎誕生過某種神秘的文明。
  • 網友盤點奇葩的建築,咱濱州有棟建築上榜啦!
    教堂內總計有100處特別設計以吸引女性,包括情人椅、楓葉、餅乾及蛋糕, 都很適合拍浪漫的照片。但是怎麼看也找不到美感呀。山東五角大樓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校園內有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築。該建筑北側面為歐式風格,是美國白宮建築的縮小再現;南側面是中式建築風格,同學們分別愛稱為「白宮」和「天安門」。這幢「奇葩」的建築還有一個霸氣的名字:「華盛頓大樓」,由美國著名設計師皮特 懷特設計。請恕在下才疏學淺,沒看懂設計的靈魂在哪裡。 北京天子大酒店
  • 模型大片來襲:一場日本建築模型盛宴……
    自197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創立至今,日本共有六人獲此殊榮,僅次於美國。在獲獎普利茲克的日本建築師中,伊東豐雄(Toyo Ito)和SANAA建築事務所(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兩位建築師創辦的事務所)對日本新一代建築師的影響最為深遠。從本次模型展的建築師選擇可以看出,這六位建築師的設計理念確有明顯的統一性與傳承性。
  • 零能耗小屋 : 當代可持續與再生鄉土建築
    由可再生材料建造而成的零耗能小屋/Coates建築工作室This net-zero cabin in American suburbs
  • 法國2015FAV建築節:轉瞬即逝的建築夢!
    不僅著重展示新生代建築師、景觀師和城市規劃師的作品,而且注重發掘令人驚喜的城市空間,FAV先後在蒙彼利埃的歷史中心地區及拉格朗德默特地區舉行,人們可以這裡欣賞到各具特色的當代設計作品,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015年FAV建築節拉格朗德默特展區的七個令人驚嘆的作品,它們不僅重新詮釋了當代建築與景觀的新定義,而且每一個作品都能夠與遊客們充分互動,下面讓我們一個一個來瞧瞧吧!
  • 芝加哥|"美國"和"現代"的偉大建築
    第 2 天 芝加哥市區遊這是全美最佳體育城市,有見證「公牛王朝」奇蹟的公牛隊主場和飛人喬丹塑像; 這有世界聞名的城市園林——千禧公園,是雕塑、音樂高科技完美結合; 這有奇偉設計雲之門,巨城之鏡看城市倩影;這有世界最大的人工噴泉,白金漢噴泉; 這有美中遊客最多的湖濱樂園,曾經在五大湖裡的美軍海軍基地如今變為綜合遊樂場; 這有芝加哥大劇院,是百老匯歌劇的起源
  • 美國胡佛水壩的意義:超越了古代八大建築奇蹟
    (這是一條我在頭條問答的解答。)美國胡佛水壩的意義是什麼?美國的胡佛水壩,在世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成都:在建築中發現一座對美好不設防的城市〡輕芒
    成都 |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青島 | 重慶 | 泉州 | 東京「一築一事」從 2014 創立開始,潛心探訪數百成都建築空間,在建築中發現更美的城市生活。2017 年 6 月推出「成都城市指南」小藍書,通過敘述成都的建築空間和人的故事,來展現成都的建築理想。下面由「一築一事」的創始人牧之介紹成都。
  • 庫哈斯訪談:「建築行業會為過慢的節奏付出代價」
    、建築理論家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日前在美國建築師協會(AIA)2016年大會上與哈佛研究生設計學院(GSD)的院長 Mohsen Mostafavi 進行了一場談話。庫哈斯穿過北京的人行道 圖片來自artinfo.com對於各種各樣的現象做出屬於自己的闡釋是非常重要的。
  • 還原被否定過的世界地標建築提案
    不過你可想過,這些作為各大城市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建築,其實它們原先可能是另一個模樣,例如鼎鼎大名的巴黎凱旋門,本來即有可能以「巨象」姿態示人,而雪梨歌劇院也並非當今廣為人知的帆船造型。 為此國外網站GoCompare列出了那些曾經被「否定」的世界地標建築設計提案,讓大家看看這些建物曾經很接近的面貌,而如果這些地標物通通換了個門面,你是否還能迅速地將之與城市做出聯結呢?
  • Monsant咖啡館:建築設計 春暖花開
    聽說關注未名高端設計的人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Monsant咖啡館建築設計 春暖花開
  • 建築5分鐘 | 葛明:從神話到迷思的印度建築
    本期建築5分鐘,節選自有方旅行前講座——「從神話到迷思,看印度、孟加拉古典與現代建築」,由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葛明主講
  • 有家店| 方泰瓦德酒店:一座建於12世紀的現代建築
    ▲ 方泰瓦德酒店的前身是與法國皇室有緊密聯繫的大修道院。那些加入本尼狄克派的人被要求起沉默之誓, 過著虔誠嚴苛的生活。代表聖潔的方泰瓦德修道院從18世紀末期到1963年變成一座監獄。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佔領了修道院, 並將其變成了守衛森嚴的監獄。在經過大規模修復之後, 修道院於1975年再次對公眾開放, 並開始了其作為社區中心的第三次新生。
  • 美國:斷供華為(*)沒有人比我更懂給華為供貨(√) | 科技袁人
    美國:……呃,那個,兄弟們支援一下。加拿大:綁架都幫你幹了還能咋的?日本:我就表面笑笑不說話。英國:沒有人比我更懂陽奉陰違。美國:……谷歌:老大,堵不如疏,再制裁萬一它真弄出個作業系統你不是搞我?聯邦快遞:包裹我幫你截了,現在黑鍋都我背?老子不幹了!
  • 烏魯瓦圖神廟:尼拉塔的終點
    景點裡有休息地方,可以坐下來喝飲料。有時在山崖邊上溜達的猴子比遊客還多,這些小流氓是必須要提防的。當然這座神廟比不上邁泰奧拉修道院(Meteora)那樣險峻,也並沒有因為難以抵達的與世隔絕,成為苦行僧一個隱居修行的聖地。而進入20世紀之後,它只是一個遊客紛至沓來的景點而已。我們趕在日落之前到達,也是為了能夠目睹傳說中烏魯瓦圖的落日美景。神廟的確建在山崖的絕壁之上,相傳是在13世紀是由一位爪哇島的僧侶多方化緣,才募得巨資,興建於此。
  • 開卷有益 《被動式節能建築》:每個地方的綠色建築看上去都不一樣
    美國加州洛杉磯的阿尼默領導特許高中呈現出極具特色的外立面——鋪滿太陽能板,形成這所學校具有高度可見性、極其引人注目的外觀形象,建築與環境已經完全合二而為一隻有讓使用者樂於參與其中,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居住者或者創造性使用才能實現,這樣的建築對於後人來說才是真正的可持續建築。
  • 綠色環保建築材料有哪些?
    這些都促進了新環保法的重修進程,傳統建築業作為高汙染、高耗能行業的代表,也在進行深化改革,走一條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安雅達所有內牆和吊頂都採用自生產產品的總經理辦公室綠色環保建築材料也被成為生態建築材料,具有節能、環保、低碳、高效的特點。那現在主要有哪些綠色環保建築材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