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我們的身份信息被盜用
那麼後果可真是...
不是用一個「慘」字
就能形容的
今年9月9日,李老師收到銀行發來的扣款簡訊,自己的工資卡被扣了2400多元。李老師收到簡訊之後很是鬱悶,因為他從來不欠銀行的錢。於是,李老師趕緊來到銀行進行查實。
然而,銀行查實後的消息,讓他很納悶:他持有該銀行的信用卡,因為透支了沒有及時還款,所以銀行主動扣款了。但是,李老師本人並沒有辦理過該行的銀行卡。
看到這裡
你是不是以為
結局是這樣的:
「李老師報了警,警方抓到壞人,
錢款追回來了」
你錯了
李老師的壞消息
並沒有結束...
▼▼▼
經過查詢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發現,他的名下有25張銀行信用卡,其中有15張尚未結清,有9張出現了逾期的情況。開卡時間集中在2007年和2008年間,信用額度從兩千到兩三萬元不等,至今,這些信用卡本息欠款累計近25萬元。
這個消息深深刺痛了李老師的心,這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更不可思議的是,經過調查發現,冒用李老師名義辦理25張信用卡的均為同一人!
看到這裡
肯定有不少小夥伴有疑惑:
小編相信你看完下面這些
會明白不少
▼▼▼
那麼,一旦個人信息洩露
該如何處理呢?
▼▼▼
可以向網際網路管理部門、工商部門等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投訴舉報。如果有明確的侵權人,則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同時,我國《刑法》也有相關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雖然說
有相關法律規定可以
嚴懲這些壞人
挽回我們的損失
但是我們還是要提高警惕
▼▼▼
1、大家不要隨意向不正規的網貸平臺、社交網站上傳個人隱私照片,儘量不要上傳身份證照信息,也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為好友。
2、如果用手機拍攝個人隱私信息,拍完用完後要儘快刪除,關鍵證件照的照片一定不能留在手機裡或者網盤中。
3、個人的身份證無論如何都不能外借。凡是需要個人信息的網站或者程序儘量避免使用,同時注意學會使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4、不要隨意連接免費wifi,在網購時,也要小心釣魚網站。與此同時也要慎重參加網絡調查活動。
5、妥善處理好含個人信息的單據,例如快遞單、車票、身份證複印件、個人簡歷等。
來源:經濟日報
點Zan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支持
本期編輯:廖小豔
責任編輯:饒謙
投稿微信:18970317033
江西十大政務微信
本微信由中共玉山縣委宣傳部出品
玉山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 綜合微信公眾平臺
宣傳玉山的窗口,服務百姓的平臺
28次全省政務微信排行榜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