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遊泳圈的中年人:你的脂肪長在了最有害的地方

2021-02-13 AnasonHealth

-《自然代謝》是《自然》的子期刊,對代謝研究各個領域的最佳研究感興趣,包括了基礎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的工作-

腹部脂肪細胞是非常特別的細胞,它本身可以分泌類似白血球的激素,讓身體出現發炎反應,同時也能儲存負責免疫活動的嗜中性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

嗜中性白血球又稱為「中性白血球」,若數量偏高,可能代表身體了感染病毒或細菌、正在發炎狀態;如數值偏低,則可能是患有再生不良性貧血,或服食某些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

嗜酸性白血球是幫助身體對抗寄生蟲的免疫,如果過多,可能產生藥物過敏、容易感染寄生蟲、過敏性皮膚病、促進惡性腫瘤形成或罹患白血病(血癌)。

所以脂肪細胞其實負擔了一部分的身體免疫系統,如果脂肪細胞正常運作而沒有因為肥胖而變大、或是因為過瘦而變小,免疫細胞也會維持在正常的數量。但研究團隊發現,在老化的時候,脂肪細胞中的免疫細胞數量會減少,只剩下脂肪細胞本身分泌的促進發炎的激素,這樣老化的速度就會更快。

如果脂肪細胞特別多、特別大,這種發炎的狀況就會更明顯,腹部脂肪等於會變成「促進發炎」的來源,在老年人中會逐漸累積,變得越來越嚴重。


增加免疫細胞數量能減緩衰老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認為免疫細胞減少是造成老化的關鍵,所以決定嘗試「植入」免疫細胞的作法,看看老化的速度是不是會慢下來。結果發現,當他們從年幼的老鼠中提出嗜酸性細胞,再轉移到老年老鼠的脂肪細胞中的時候,老年老鼠的發炎疾病減少,全身性的輕度慢性發炎也減少,而且恢復耐力、肌肉力量,甚至是免疫力。

「衰弱和免疫力下降是老年人的2個主要特徵,我們在動物模型中證明,使用細胞製成的新型治療方法,這兩種與年齡有關的損傷都可以停止,甚至可以部分逆轉。」研究團隊表示。

長久以來,人類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延長,但是並不代表身體也跟著健康。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統計,臺灣人在2018年的平均餘命(即平均壽命)是80.69歲,但健康平均餘命只有72.28歲,等於「不健康生存年數」達到8.41年,代表人生的最後,會需要在病床上、或是跟各種疾病奮鬥8.4年才會死去,創下史上新高。

而研究團隊也認為,這次的研究結果表明,衰老的生物學過程和相關的功能障礙,比以前認為的更具逆轉的可塑性。「重要的是,在人類中也證實了觀察到的小鼠脂肪免疫細胞分布的年齡相關變化。我們研究的未來方向將是現在利用所獲得的知識來建立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以促進和維持人類健康的老去。」

相關焦點

  • 運動健康:燃燒脂肪最快的運動
    跑步減肥是最科學研究最翠綠色的減肥的方法,減肥瘦身時胖人根據一定的有氧運動體育競賽,使其耗費人體不必要人體脂肪,推動基礎代謝,做到跑步減肥的目地
  • 關於脂肪的真相:飽和脂肪 意味著 心血管疾病?
    但是,當科學家們處理這些數據時,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聯繫卻並不明顯。飽和脂肪=心血管疾病?如果關於飽和脂肪的新的見解使人驚訝,那可能是因為我們誤解了肉類和奶製品對我們身體的作用。飽和脂肪會提高低密度(LDL)膽固醇的水平是確定無疑的,這種膽固醇與心臟病的高風險有關,那是對飽和脂肪最具毀滅性的生化證據。事實上膽固醇遠比飽和脂肪複雜。但飽和脂肪也能提高所謂好的高密度(HDL)膽固醇,這種高密度膽固醇能夠去除在動脈血管堆積的低密度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都可對飽和脂肪進行有氧衝洗。
  • 脂肪熨鬥:熨平頑固脂肪和白紋
    (圖文很長,不想看字的各位,文末有完整介紹視頻) 致力於「減肥大業」20年的我太了解各位仙女仙君減重、健身時真正需要什麼了。 一說到減肥,大家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管住嘴,邁開腿。我只想說:如果減肥這麼簡單,那世界上就莫得胖紙了。
  • 脂毒性:飽和脂肪如何升高血糖
    Blood Sugar摘要:採取植物性飲食的人的肌肉細胞脂肪堆積較少,且胰島素抵抗較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飽和脂肪似乎最能削弱血糖控制。脂肪和胰島素抵抗之間的關聯現在被廣泛接受 — 所謂的異位脂肪堆積 — 脂肪堆積在它不應該存在的地方,比如在我們的肌肉細胞內。
  • 網友怒了,專家說:「脂肪可以轉換成肌肉」...
    在健身圈裡,總有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謠言,最常見的謠言就是——「
  • 冬季要多食此菜,趕走癌細胞,便秘好了,消除脂肪,體重悄悄降
    冬季要多食此菜,趕走癌細胞,便秘好了,消除脂肪,體重悄悄降冬季要多食此菜,趕走癌細胞,便秘好了,消除脂肪,體重悄悄降冬季要多食此菜,趕走癌細胞,便秘好了,消除脂肪,體重悄悄降【食用包菜粉絲炒雞蛋】功效:包菜是公認的保健蔬菜,此物吃起來微甜,入脾經,常食包菜粉絲炒雞蛋,此次啊富含大量的蛋白質,胺基酸,有機質等成分,
  • 聊聊發燒友眼中最可心的灌腸袋長什麼樣?(福利)
    醫療塑料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倍甚至上千倍,存在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汙染物及放射性等有害物質。但是肉眼並看不出來。還有,塑料製品未必是天天用新的最好。因為塑化劑。別聽到塑化劑就口吐白沫,我可沒有說它好不好,國家對此有行業內明文規定的好嗎,據說塑化劑也有中毒,低毒,微毒,無毒的區別。如果一點都沒有塑化劑的塑料就是硬邦邦脆生生地,哪裡來的彈性和韌性?
  • 郭力話健康:每早一碗水,消解內臟脂肪不是夢!
    全國廣播電視金牌主持人郭力和您聊健康  郭力導讀:人體脂肪是一個整體、具有聯動性,一般來說內臟脂肪嚴重囤積必然連帶皮下脂肪過量,反之亦然。因此在減重過程中,如果只是減掉皮下脂肪,對內臟脂肪置之不理,就無法養成健康易瘦的良性體質,容易出現復胖現象。關注郭力微信號「郭力話健康」健康快樂每一天!
  • 世界最冷村莊 世界沒有任何地方的生魚片,能比這裡的更新鮮!
    ,俄羅斯的伊米亞康(OYMYAKON)村莊就呵呵了,在這裡,一月的平均氣溫為-46.4°C,史上最低溫為-71.2°C,用當地人的話來說就是:這時候你往地上吐口水,還沒到地上,你的唾沫就已經結成冰了,進屋都自帶仙氣兒。
  • 一首《看的最遠的地方》,與你手舞足蹈聊夢想
    一曲《看的最遠的地方》,與你手舞足蹈聊夢想一曲《看的最遠的地方》,與你手舞足蹈聊夢想一曲《看的最遠的地方》,與你手舞足蹈聊夢想一曲《看的最遠的地方
  • 棕色脂肪:對肥胖的影響
    棕色脂肪,也被稱為棕色脂肪組織,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脂肪,當你感到寒冷時,它會「啟動」(激活),以幫助維持體溫。
  • 為什麼你吃的少卻不瘦?體脂肪不降反增?
    為什麼你吃的少卻不瘦?體脂肪不降反增?
  • 警惕:內臟脂肪是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
    影響內臟脂肪沉積的因素很多,包括久坐、高能量飲食、吸菸、種族差異和年齡增長等。歐美人體形肥胖者多,大部分表現為皮下脂肪過多;而亞裔人群的脂肪若在體內聚集,則多表現為內臟脂肪過多。脂肪細胞也非常智能,年輕時蓄積的脂肪會被人體消耗,年老後多餘的脂肪就會殘留體內。脂肪的貯存方式和位置對健康的影響尤其重要。
  • 超級科普:如何攻克下腹脂肪?
    規律的(針對性)運動固然重要,但科學的飲食才是決定你減脂成敗的關鍵。推薦以下減脂飲食法:慢碳飲食法、8小時飲食法、地中海飲食法和比例分配飲食法(在我微博搜索即可)。2. 交叉訓練2007年發表在《美國生理學、內分泌學和新陳代謝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對身體某一部位進行鍛鍊時,該部位的血流量和脂肪燃燒率會增加。根據這一原理,健身專家發明了交叉訓練。
  • 想消除脂肪 就常吃這幾樣
    冬季進補是很多人的養生法則之一,這個冬天,你的胃裡是不是已經沉積了不少的葷腥?如果這些油膩的脂肪不能夠快速消除的話,對於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中醫認為,以藥排毒不如以食排毒,常食下面7種食材,可輕鬆去除體內的油膩脂肪。  山藥  山藥有「神仙之食」的美譽,其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
  • 中年人英語學習乾貨二:閱讀探索
    中年人學英語首要的目的是交流,雖然我們從初中開始學英語一直是在應試,但我們真正用英語就是要和國外的人交流。交流又分為聽說讀寫,對於中年人而言,最容易上手的就是閱讀。雖然我們這一代人學英語比較早,但是真正有人從頭到尾讀完過一本原著的人非常的少,比例佔到學英語人數的10以下,讀過10本原著的估計也就在5%以下,依次類推。相信有些人目前學英語的狀態還在背單詞書,看語法,做題。
  • 打開嚴寒的正確方式:以骨氣,以脂肪…
    晚上在@世相 的新浪微博裡問了這個問題,收到一堆比較令人心碎的回答,比如:搓手、巧克力打火機、太陽意志、事業抖、酒骨氣脂肪……看上去,軟弱的人都躲進懷抱裡去了,剩下多數不畏嚴寒的都是些苦命的人。是啊,假如能躲進真正的溫暖裡的話,有幾個人願意去不畏嚴寒呢?
  • 92年出生的已經算中年人,但中央文件定義82年出生還算青年
    92年出生已經算「中年人」?NO!最新的權威說法來了!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所指的青年年齡範圍是14—35周歲。掐指一算,哇~1982年生的都還算青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