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怒了,專家說:「脂肪可以轉換成肌肉」...

2021-02-12 肌肉網

在健身圈裡,

總有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謠言,

最常見的謠言就是——「脂肪可以轉換成肌肉

但隨著健身知識的普及,

相信現在應該很少有人還會認為,

「脂肪可以轉換成肌肉」這樣的流言是真的。

但是...萬萬沒想到,

最近一檔節目卻在網上引起熱議,

而引起熱議的原因正是「脂肪可以轉換成肌肉」!

到底怎麼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某養生節目在9月1日播出開學特輯,為開學的家長、孩子普及一些關於交友、飲食、運動等方面的知識。

請來的專家很有來頭,「健康工程院院士」....等等頭銜,據介紹是全國頂級的健康專家,非常厲害。

 

整個節目的前半段,

感覺講的還是非常不錯的,

但講到「運動」時畫風卻突然變了...


節目裡的專家竟然說:

運動會把體內的脂肪轉換成肌肉!

我的天...這個謠言早就已經被否定了嗎?

這真的是專家嗎?


專家怎麼會相信謠言呢?

脂肪不會變成肌肉

脂肪和肌肉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組織,一個是脂肪細胞,一個是肌細胞。所以它們之間根本不可能互相轉換,這是最簡單的解釋方法。

那為什麼有些胖子減肥後顯得很壯?那並不是因為脂肪轉換成了肌肉,而是他本身就有那些肌肉,只是被脂肪掩蓋了,視覺上你就會以為是因為脂肪轉換成了肌肉。

同理,就算你不健身了肌肉也不會變成脂肪,你的肌肉只會萎縮或是鬆弛。你只要明白一個道理「水不可能變成油」就行了。

專家肯定是口誤了吧?!

可接下來,這位專家又說了:

運動30分鐘以上,才會燃燒脂肪!

這個說法,

不也早就被否定過了嗎?

脂肪並非30分鐘後才消耗

真相真的很簡單,就是我們想的那樣,日常做的有氧運動時間越長,消耗的熱量或脂肪也就越多,所以即使運動沒有超過30分鐘,只有20分鐘那也是能消耗脂肪的。因為在運動中,我們的糖原跟脂肪永遠是一起功能,只是在不同運動階段,其比例會有所差別,但差距不會太大。

曾有研究測量過有氧運動中不同能量的供能變化,比如運動的第一分鐘,人體的脂肪供能比例是在40%-50%左右。而在10分鐘後,這個比例會提升到50%以上,達到峰值。所以只是相差了10%的差值,如果換算到我們熟悉的卡路裡,其實也就是幾塊口香糖左右。

經過上述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無論運動時間長短都是可以消耗脂肪的,只是多少的區別而已。

結果網友怒了:

@人青W:運動的知識點說錯了兩個

@健身營養師:脂肪變肌肉,誤導人。

更讓網友氣憤的是,

全國那麼多家長、孩子都看了節目,

他們最後學到的卻是錯誤的運動知識?

真替這些家長、孩子心疼,

還是自己多學習正確的健身知識吧...

10個常見的健身謠言,

不要再被那些無腦謠言騙了,

「想健身,先健腦!!!」

你聽過最多的

   健身謠言是什麼?

-END-


往期精選: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健身知識!

相關焦點

  • 典型圖片分享:肌肉脂肪變性
    肌肉脂肪變性並非一個獨立的疾病,它更多地是全身性或系統性疾病的一個反應。
  • 運動健康:燃燒脂肪最快的運動
    跑步減肥是最科學研究最翠綠色的減肥的方法,減肥瘦身時胖人根據一定的有氧運動體育競賽,使其耗費人體不必要人體脂肪,推動基礎代謝,做到跑步減肥的目地
  • 脂肪熨鬥:熨平頑固脂肪和白紋
    一說到減肥,大家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管住嘴,邁開腿。我只想說:如果減肥這麼簡單,那世界上就莫得胖紙了。 首先,多少人是減肥理論上的專家,行動上的矮子?收藏夾裡上百個減肥視頻在吃灰,擬寫的上千張減肥食譜當廁紙都嫌它太「乾貨」,還在早晨上萬次掐滅提醒運動的鬧鐘.
  • 華仔為了肌肉到底有拼?
    12 月 24 日,華仔的新電影《拆彈專家2》上映了。電影內容就不多說了,還是熟悉的港片味道。一不留神,劉德華就已經 60 歲了,可電影中一點也沒看出來。而電影中華仔帶假肢的片段,還被很多網友誤會:以為華仔為了拍電影自斷小腿
  • 關於脂肪的真相:飽和脂肪 意味著 心血管疾病?
    飽和脂肪會提高低密度(LDL)膽固醇的水平是確定無疑的,這種膽固醇與心臟病的高風險有關,那是對飽和脂肪最具毀滅性的生化證據。事實上膽固醇遠比飽和脂肪複雜。但飽和脂肪也能提高所謂好的高密度(HDL)膽固醇,這種高密度膽固醇能夠去除在動脈血管堆積的低密度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都可對飽和脂肪進行有氧衝洗。
  • 專家怒批:失去了原音,還怎麼教學?
    最近有教師朋友在網上吐槽:自己用心準備了一節公開課,結果卻因為用擴音器上課,被專家怒批,失去了原音,還怎麼教學?                                                                                                                那麼老師上課該不該用擴音器呢?
  • 開發者說:另類解析白鷺引擎 Flash轉換HTML5工具
    《圍住神經貓》、《看你有多色》、《像素鳥》、《打企鵝》等等一個又一個的HTML5小遊戲如病毒一般迅速傳播,成為網友競相追逐的對象。
  • 脂毒性:飽和脂肪如何升高血糖
    您可以從人身上進行肌肉活組織檢查,並將肌肉中飽和脂肪堆積與胰島素抵抗相關聯。 這就是為什麼通過實驗將人們從動物脂肪轉移到植物脂肪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之前還沒有關於那些吃純素或素食者的胰島素敏感性或肌肉內細胞脂肪的數據,直到這個研究出現。
  • 肌肉衛星細胞缺失抗肌萎縮蛋白影響了肌肉組織的修復
    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不但已經分化的肌肉纖維缺失抗肌萎縮蛋白,造成了杜氏肌營養不良患者的肌肉退化,同時肌肉衛星細胞本身缺失抗肌萎縮蛋白,影響了肌肉纖維受損後,肌肉衛星細胞被激活,分化成肌肉纖維的過程。研究者認為,他們的發現是一個革命性的發現,有可能導致一條將杜氏肌營養不良這種致命性的疾病,轉變成慢性的可控疾病的治療方法。
  • 美食健康:練肌肉除了運動之外 還要注意飲食
    2、瘦牛肉過少的飽和脂肪的攝入是會危害到睪丸激素和類胰島增長因子等荷爾蒙的水平的,而它們是可以幫助增長肌肉的,所以瘦牛肉含有的飽和脂肪是可以起到幫助肌肉生長的作用的。除了蛋白質能幫助肌肉生長外,歐米伽-3脂肪酸這一能降低腫痛,幫助肌肉修復的健康脂肪,能幫助抑制皮質醇,皮質醇水平下降,睪丸酮素的水平會逐漸升高,從而幫助肌肉增長。
  • 第八課:面部肌肉解剖分析—顱頂肌
    不管是手術,還是針劑,這一步都是萬萬不可缺少的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面部肌肉麵部肌肉又叫表情肌表情肌收縮時牽動皮膚,改變其形狀外觀,產生喜、怒、哀、樂各種表情,並可使眼、口開大或閉合,並參與咀嚼和語言運動。
  • 技術篇:如何把qlv或者kux格式轉換成mp4格式
    因為他急著要用這個視頻進行二次編輯剪輯,所以必須要轉換成主流的mp4格式或者其他格式。       我拿到這個視頻文件的時候,也是比較棘手,因為現在格式轉換的軟體工具有很多很多,但是這兩種格式的確實比較難,以前官網自帶的播放器軟體可以有轉換格式功能的,最新版本的就沒有了,或許這也是一個視頻網站的開發的自己格式的方向。
  • 低溫天鍛鍊,脂肪燃燒增三倍
    但近日,加拿大勞倫山大學在《應用生理學》雜誌上發表研究顯示,在低溫下運動可能比正常情況下燃燒掉更多脂肪。研究參與者均為中等健康、超重,平均年齡為23歲。要求他們依次在21℃「熱中性」環境和0℃低溫環境下每周進行兩次高強度鍛鍊。參與者首先以九成力騎10分鐘自行車,休息一段時間後,再以三成力騎90秒自行車。
  • 體脂肪不降反增?
    訓練強度 深度解析:一個人的肌肉含量直接影響他的日常代謝,也就是說一個肌肉量大的人,自主代謝能力會更強,自然相比同樣身高體重肌肉量少的的人,消耗的熱量要高很多。就會出現吃同樣熱量的人,一個人會胖,一個人不會胖。那覺得肌肉量的提升的一個關鍵點是什麼?
  • 警惕:內臟脂肪是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
    影響內臟脂肪沉積的因素很多,包括久坐、高能量飲食、吸菸、種族差異和年齡增長等。歐美人體形肥胖者多,大部分表現為皮下脂肪過多;而亞裔人群的脂肪若在體內聚集,則多表現為內臟脂肪過多。脂肪細胞也非常智能,年輕時蓄積的脂肪會被人體消耗,年老後多餘的脂肪就會殘留體內。脂肪的貯存方式和位置對健康的影響尤其重要。
  • 男女版體脂表 : 你究竟有多少脂肪?10%都達不到,還不快健身!
    通常看到一個人,我們形容他/她的身材,或是「胖」或是「瘦」或是「剛好」,但從更科學和精準的角度,應該是「脂肪百分比」。通過簡單的目測,就能知道一個人的脂肪百分比處於什麼水平,並對其健康狀況有所了解!男性身體脂肪百分比:3-4%:健美運動員的水平,血管十分清晰,所有肌肉條紋幾乎都可見,臀部沒有任何脂肪。要注意的是,維持正常生理狀態,必須要高於3%的皮脂。
  • 健身猛男被後背紙片「羞辱」,被諷太笨拙,過多肌肉真的是累贅?
    某外國網友這樣評論:「你看,這就是肌肉太多的壞處,尤其是為變大塊頭而增加的肌肉是毫無價值的,如果你無法利用和移動你的身體。肌肉太多則會抑制你的靈活性,速度和敏捷,這些大塊頭看起來太笨拙了,甚至連鞋帶都可能無法系上 !」
  • 專家解讀健身誤區:要少吃碳水化合物
    過多會轉化成脂肪貯存在體內導致肥胖並引發疾病;過少可能引起低血糖反應從而危害健康。對於健身人群,不管健身目的是增肌還是減脂,不管運動強度是高還是低,碳水化合物同樣必不可少。  以增肌為目標的健身運動,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5-8克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抗阻力量運動的核心能源,如果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提供能量,根本完不成增肌力量訓練。
  • 17歲肌肉小夥,兩年猛長18斤肌肉,網友卻質疑他吃藥長不高!
    不得不說,現在健身房裡確實有很多,年紀看著不大但卻練的非常好的青少年。
  • 十大另類減肥法:多吃脂肪類食物越能瘦
    這些脂肪來自:  冷水魚  鮭魚、沙丁魚、青魚、鯷魚;貝殼類如螃蟹、蝦、扇貝和牡蠣。  食草動物  橄欖、牛油果、尤其是澳洲堅果  椰油  這些脂肪很好,因為它們的代謝方式與其他脂肪不同。它們更容易作為能量燃燒,燃燒這些脂肪時會產生酮,它是身體、心臟和大腦功能的高效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