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健身誤區:要少吃碳水化合物

2021-02-23 中國體育報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路瑛麗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供能的主要營養物質,對於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關重要。膳食中要保證適量碳水化合物攝入,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過多會轉化成脂肪貯存在體內導致肥胖並引發疾病;過少可能引起低血糖反應從而危害健康。對於健身人群,不管健身目的是增肌還是減脂,不管運動強度是高還是低,碳水化合物同樣必不可少。

  

以增肌為目標的健身運動,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5-8克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抗阻力量運動的核心能源,如果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提供能量,根本完不成增肌力量訓練。另外,如果一次運動時間過長,人體會動用蛋白質來滿足運動所需的能量,影響肌肉生長。而且食物攝入的蛋白質被吸收轉化合成肌肉組織的過程中也需要碳水化合物來提供能量。如果訓練後碳水化合物不能及時補充,不僅不會增肌,還會減肌肉。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提供能量,才能保證肌肉中的蛋白質不被分解。因此碳水化合物在增肌運動中所起的作用是保證訓練效果、節約和保護蛋白質,以及促進肌肉生長。所以碳水化合物對於健身增肌,意義重大。

  

以減脂為目標的健身運動,每天每公斤體重也需要補充2-4克碳水化合物。減脂的兩大基本原理,一是增加運動中脂肪的燃燒,二是利用增肌提高基礎代謝率,從而增加運動後脂肪的消耗。根據生物化學原理,脂肪的燃燒需要有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作為「藥引」來啟動,當碳水化合物不足時,人體不僅會分解肌肉蛋白來供能,而且此時脂肪燃燒效率也不高。長期不吃主食,還會造成肌肉量下降,基礎代謝率也相應降低,脂肪燃燒速度下降,減脂變得越發困難。因此許多靠不吃主食不吃肉來減肥者,體重即使降低,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肌肉的減少,而不是脂肪的降低,全身多是松鬆軟軟的脂肪,毫無肌肉的緊緻感,也沒有線條可言。

相關焦點

  • 康寶萊:關於免疫力的一些生活誤區,看看你中招了嗎?
    2.少吃碳水化合物,就是健康飲食的真正方式嗎?  很多人都認為, 儘量少吃甚至不吃碳水化合物,是健康的飲食方式。針對這一誤區,原武警總醫院營養科主任、第三屆全軍臨床營養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呂利表示:「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維持日常活動所需熱能的主要來源,如果長時間選擇不吃碳水化合物的話,會導致身體熱能代謝不足,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等正常的代謝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免疫功能和免疫力的水平反而會下降。」她還建議公眾應儘量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上膳食寶塔建議的熱量要求攝入必要的碳水化合物。
  • 醫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害心臟健康
    一些醫生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上發言稱,含有少量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食譜對人的生命存在危險,因為它大大增加了心房顫動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專家:不相剋還會相互促進
    但菌類不能和茄子一起吃,各位知道了嗎?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最好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望大家相互轉告!」這樣一條信息傳播後,讓市民王先生感到驚詫!這種說法是否靠譜?闢謠:蘑菇茄子同食會中毒?
  • 權威專家解讀:大麥苗到底咋養生?
    這不,我們專門請了權威專家來解答。張曄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我覺得吃得營養不需要刻意,要隨意。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做法和垃圾吃法。飲食營養均衡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工方法多樣不能說油炸的就一定不健康,但不能都吃油炸的,蒸、汆、涮各種烹飪方式都要有。
  • 專家告訴你急救三大誤區
    120急救電話變騷擾電話 無端佔用公共急救資源  近日央視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專家表示急救「生存鏈」首先要撥打120急救電話,但央視記者從北京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120急救電話每天接到無效、騷擾電話近2000個,無端佔用公共急救資源。
  • 如何削減碳水化合物:4個生活小貼士來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在這個碳水化合物如此普遍的時代,幾乎不可能完全拒絕碳水化合物。但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降低人的食慾導致他們攝取較少的卡路裡幫助他們減輕體重低醣飲食法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的一種,而碳水化合物存在於含糖類食物、義大利麵和麵包中。如果您不吃碳水化合物,而是選擇天然蛋白質、脂肪和蔬菜在內的全食。
  • 健身初學者:增肌7要領
    建議一般男士健身可以每月增 1-3斤為目標, 不要小看1-3斤的增長, 如果達標的話, 一年後最少可長多10斤肌肉。另外, 在重量使用方面也要求自己增加, 當然不是要大家盲目增重, 而使可行, 有目標地增加, 例如每月增加臥推重量的5%。
  • 【養生】少吃!這8種食物堪稱隱形肥肉
    此外,大家都喜歡把奶油與糖膠塗在西點上吃,這樣熱量又要增加了。要看看自己有沒有喝下午茶的需要,剛吃過午飯就不必了,倒不如吃一個水果吧。2、油條但方便麵的脂肪高(因為製造時經過油炸),而且湯粉多含味精,故此還是少吃為妙。貪吃方便麵的人可以選吃不經油炸的方便麵,如方便米粉、通心粉或粉絲,只用一半分量的湯粉便可減少味精的攝人量。7、薯條
  • 健身健美必知:肌酸的作用?怎麼吃?
    肌酸怎麼吃?教你認識肌酸。    對於健身營養衝劑,大家熟知的有蛋白粉,增肌粉,它們能最大限度的增加肌肉和力量。但在當前的健身健美行業,還有一種已經被逐漸廣泛認可並使用的健身衝劑,那就是肌酸。    一、肌酸是什麼,肌酸的作用?
  • 醫生提醒:甘油三酯偏高的人,除了少吃肉,這2類素食也儘量少吃
    另外在我們生活當中,不只是肉容易導致甘油三酯升高,這兩種常見素食吃多了也容易導致甘油三酯升高,甘油三酯偏高的人一定要注意,別吃錯了。醫生提醒:甘油三酯偏高的人,除了少吃肉,這2類素食也儘量少吃1、各種麵食像我們常見的包子,油條,大餅等麵食,雖然是我們的主食,能給身體補充能量,而且裡面的脂肪含量也比較低,但是碳水化合物卻比較高,碳水攝入過多也容易轉化成甘油三酯,導致甘油三酯偏高。因此在平時儘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改善飲食結構,可以選擇用粗糧代替饅頭包子。
  • 甩脂請先甩誤區
    甩脂請先甩誤區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科主任楊小紅教授文/信息時報記者張秀麗   通訊員張秋霞每逢佳節胖三斤,三斤過後又三斤。春節後,情人節大餐、公司開工小聚、元宵節聚餐等活動陸續接棒,不少朋友經歷大餐後內心暗喊「不胖都難」。
  • 運動養生:健身吃什麼菜?健身吃什麼長肌肉最快?
    健身是為了讓自身的肌肉線條更加的突出,但是僅僅只是健身是沒有辦法很好達到的,需要通過飲食配合,那麼健身吃什麼菜呢?
  • 健身時長的討論:持續多久,才能可以達到期望?
    隨著健身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健身的行列,越來越多的人辦理了健身卡卻沒法抽出時間在家與健身房之間往返。
  • 【養生】秋葵雖好,但兩類人要少吃慎吃
    然而,申城多位專家昨天表示,秋葵有利於降血糖血脂、促消化通便,但對壯陽補腎、防癌則沒什麼效果,更不能包治百病,「秋葵雖好,也不能盯著吃」。種植增多價格下降明顯秋葵,長得像青椒,比青椒更稜角分明,表面還有一層細細的絨毛。
  • 專家提醒:胃酸分泌過多的人,要懂得飲食禁忌,這3種食物要少碰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哪些食物對胃部有好處,哪些食物不能食用。一、專家提醒:胃酸分泌過多的人,要懂得飲食禁忌,這3種食物要少碰1、不吃排氣食物如果人體出現胃酸分泌過多的情況,這時就要注意了,不能食用排氣的食物。
  • GSD專家解讀:關愛男性健康 泌尿科檢查至關重要
    本期專家解讀,將為大家介紹男性泌尿科檢查的相關知識。專家首先會了解檢查對象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泌尿系統疾病家族史。之後進行泌尿系統的檢查, 其中會包括上腹部以及背部下部的檢查,來檢查是否有腫脹等問題。最後為了檢查是否有前列腺等異常,醫生會進行直腸指檢(醫生將會在食指上戴上乳膠手套,進入直腸進行檢查),直腸指檢對於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 1.8 文哥健身:男性大肚皮顯「油膩」,更影響身體健康:做好4點助你恢復好身材
    飲食的攝入有三大宏觀營養素,分別是碳水化合物(主食)、蛋白質(精瘦肉類)和脂肪(油類)。對於普通人來說:  首先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例如米飯、麵條吃的少一些,並儘可能選擇粗糧、薯類等作為碳水來源;  其次是選擇飽腹感更強的優質蛋白,例如魚蝦、雞胸肉、牛裡脊、雞蛋白等,如果蛋白質攝入量不夠,可以考慮乳清蛋白粉作為加餐。
  • 外國專家終於發現:真正的中餐可以減肥!
    但是英國中餐專家羅琳·克利索德卻表示事實正相反:如果合理烹調,吃中餐不但健康,而且飽腹,還能防病和延壽。這位專家在她的書《為什麼中國人不計算卡路裡》中稱,真正的中餐不會讓人肥胖。以下是克利索德在書中揭示的中餐的奧秘,還有兩位西方營養學專家派屈克·霍福德和伊恩·馬貝對中餐給出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