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4日19時,德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已達589500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為20903人。死亡總人數10912人,死亡率1.9%。已治癒人數377632例。
▲ 數據來自51deguo論壇: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德國實時疫情,51deguo論壇「新型冠狀病毒」版塊實時更新德國各州疫情數據,方便大家查閱。點擊文章末尾「原文連結」,直接進入疫情實時數據頁面
德病毒學專家警告 勿過度依賴疫苗
德國著名病毒學家施特裡克不認同目前德國的抗疫策略,他認為,病毒不會很快消失,要做好長期與它打交道的準備,並提醒說,不要對疫苗寄予太大希望。這位病毒學家認為,德國應該更好地對老人及有既往病史的病人採取保護措施。「50個青少年染疫和30個老年人染疫,這是不同的。」
▲ 圖為波恩大學病毒學研究所所長施特裡克教授
《法蘭克福匯報》報導,波恩大學病毒學研究所所長施特裡克(Hendrik Streeck)教授在接受該報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明年年底依然在,它不會消失。
「可能到明年年底 病毒自己終結大流行」
現年43歲的施特裡克教授說,「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可能到明年年底,世上大部分人依然要與病毒接觸。也許到那時我們已經有了疫苗,但在我看來,我們對這種疫苗寄予了過多的希望。」
他解釋說,有了疫苗不代表大流行自動就結束了。生產、分配、接種疫苗等都需要時間,而且現在也無法預測,疫苗的抗疫效果。「研製疫苗當然是當務之急,但它為結束大流行所能起到的功效被誇大了。」
施特裡克還提出了另外一個設想。他說:「我認為可能會是這種情況:到明年年底我們可能達到這樣一點,就是大流行被病毒自己終結了,而不是被疫苗結束。」他進一步解釋說,因為感染的人很多,非常多,因此很多時候病毒感染鏈自己就無法繼續而中斷了。
改變策略 重點保護危險人群
他認為,政府應該吸取已有的教訓,而做出今後的政策。例如今年夏天,疫情相對平緩時也沒有做到切斷感染鏈,從而抑制病毒。施特裡克說:「追蹤聯繫人這個目標,沒有成功。這說明,用這個方法控制病毒不是恰當的策略。」
「我認為,關鍵是如何更好地保護特定的危險人群,以便減少死亡病例或避免長期的損害。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達到極限了,很多地方已經無法對聯繫人進行追蹤。」
他認為,老人、有既往病史的病人應該是重點保護對象,因為他們的病程可能會嚴重,甚至會死亡。因此衛生部門應該把更多的資源,包括時間和人力,投入到這些危險人群中。施特裡克舉例說:「50個青少年染疫和30個老年人染疫,這是不同的。」
他還批評說,政治家只是把新感染病毒的人數作為制定政策的標準,但這是不對的。他反覆強調,重要的是要避免危險人群感染病毒,而不是簡單地把感染病毒的人數減下來。
自疫情爆發後,德國總的染疫人超過58.9萬人。死亡病例總數來到10912人。
默克爾上周三與各聯邦州州長做出決定,從11月2日開始,對德國採取一個月的封鎖措施,關閉餐館、酒吧,取消一切文化娛樂活動,但允許幼兒園、學校開門,商店也繼續營業。
對於第二次封鎖措施,部分政治家、醫學界人士以及受影響嚴重的行業反彈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