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發表於《Journal of Hepatology》的一項研究,抗病毒治療應答良好的HCV相關肝硬化患者的存活率與一般人群相當。調查人員建議,C型肝炎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應儘早進行抗病毒治療,以達到最大獲益。
個體感染C型肝炎病毒後,肝硬化和肝臟疾病的長期進展,如失代償肝硬化或肝細胞癌,仍然是西方國家肝臟疾病死亡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針對C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硬化患者,目前的國際指南最先推薦進行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該項建議是基於肝硬化患者接受基於幹擾素治療後獲得持續病毒學應答(SVR)的良好轉歸。然而,人們開始關注,該項建議所基於的證據質量是否足夠強勁。
「迄今為止,僅有使用基於幹擾素治療、獲得持續病毒學應答患者的預後改善與未獲得持續病毒學應答的患者進行了比較,這引發了人們關於SVR作為疾病轉歸的可靠標記物的真正價值的關注。」首席研究員、IRCCS人類臨床研究Savino Bruno博士解釋到。
研究人員評估了來自三個獨立小組的C型肝炎相關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前瞻性監測數據,所有患者都在三級肝臟中心接受了基於幹擾素的治療,均獲得了持續病毒學應答(SVR)。研究將上述患者與同時期未接受治療、未獲得持續病毒學應答的失代償期患者進行了比較。排除非肝硬化的晚期肝纖維化患者。
總體而言,1802例HCV相關肝硬化患者中,795例患者接受了基於幹擾素的抗病毒治療。181例患者獲得了持續病毒學應答。獲得SVR的HCV相關代償性肝硬化患者的存活時間與性別、年齡匹配的一般人群中的28名死亡個體的存活時間相仿。整體隊列10年總體存活率為90%,20年總體存活率為63%。
"這些結果證明,基於幹擾素治療應答良好的患者與一般人群的預期壽命相當。研究還建議,針對HCV代償性肝硬化患者,應儘早給予抗病毒治療,以獲得最高的獲益。" Bruno博士評論到。"無幹擾素的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方案的可用性將使病情嚴重的患者以及不符合幹擾素適應症的患者獲得持續病毒學應答, 而這是一個重大進步,因為該類群體的死亡率一直高於一般人群。然而,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評估SVR的整體影響。
編譯自: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HCV cirrhosis and 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is similar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6. April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