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Surg:微創食管切除術 vs 開胸食管切除術治療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

2021-02-22 梅斯腫瘤

食管癌是全球常見的癌症之一,5年總體存活率不足20%,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七大原因。無遠處擴散的晚期食管癌多採用手術切除治療,手術方式有微創食管切除術(MIE)和開胸食管切除術(OE)。本研究旨在比較兩種手術方式後食管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

本研究是一項基於人群的隊列研究,納入2010-2016年間在瑞典或芬蘭接受擇期食管癌切除術的幾乎所有患者,隨訪至2020年。

共1264例患者,其中470例(37.2%)接受了MIE,794例(62.8%)接受了OE。與OE相比,MIE與5年全因死亡率降低18%相關(校正風險比[HR] 0.82,95% CI 0.67-1.00;P=0.048)。混合MIE相比OE後的5年全因死亡率的校正HR為0.87(95% CI 0.68-1.11);而完全MIE相比OE後的全因死亡率的校正HR更低,僅為0.77(0.60-0.98)。

綜上,這項兩國研究表明,採用MIE治療的食管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明顯高於採用OE治療的患者,而且完全MIE比混合MIE對生存預後的好處更大。

原始出處:

Gottlieb-Vedi Eivind,Kauppila Joonas H,Mattsson Fredrik et al. Long-term survival in esophageal cancer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compared to open esophagectomy. Ann Surg, 2021, https://doi.org/10.1097/SLA.0000000000004645.

相關焦點

  • 【頭條】咳血絲痰查出晚期肺癌食管癌
    在該院接受開放手術結合腹腔鏡手術的方式,成功切除分別為4.6×6釐米、大約5×5釐米的兩個腫瘤。病理切片確診為晚期肺癌、食管癌。術後1個月,複查情況良好。 日前,許先生接受了第一次化療。省醫胸外科主任醫師陳剛表示,患者後續還需要接受3次化療,以鞏固療效。 許先生家住潮汕地區,兩個月前因咳血絲痰在當地就醫,被診斷出疑似腫瘤。
  • 一日收到兩面錦旗 南華附一醫院消化內鏡下微創治療進入新「鏡」界
    南華附一醫院消化內鏡下微創治療進入新「鏡」界。紅網時刻衡陽1月6日訊(通訊員 吳豔 記者 譚倩)「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從檢查診斷到住院治療,我爸都沒感覺到痛苦,現在吃飯、幹活跟原來一樣,感謝咱們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近日,患者羅某之子將印有「醫術高明醫者仁心」字樣的錦旗送到了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並緊緊握住主任醫師曾斌和副主任醫師胡光勝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謝。
  • 【前沿診療】不開胸,就能切除食管癌—我院心胸外科開展首例「單孔充氣式縱隔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
    12月14日,地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的阿布力孜·買買提艾力副主任醫師帶領科室的腫瘤組團隊,成功地為一名66歲的患者實施了不開胸的「單孔充氣式縱隔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只在患者的頸部、腹部處開了6個小戳口(5毫米、10毫米小切口),就能將食管癌的病灶成功切除,同時,還為該患者實施了頸部胸骨後巨大甲狀腺腫的切除術。
  • 七師醫院:援疆專家,巧方法解決患者大問題!
    七師醫院乳腺胸外科簡介乳腺胸外科現開放床位37張,有醫師5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住院醫師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2 人。護理人員10人。科室現有多參數監護儀、輸液泵、微量泵、胸腔鏡、乳腺彩超機、乳腺鉬靶機、多功能理療儀等國內外先進的設備。
  • 普醫首例微創根尖囊腫切除術成功開展
    12月22日,普定縣人民醫院首例超聲骨刀微創根尖囊腫摘除術+根尖切除術在口腔科成功開展。患者何某,女,18歲。9年前,因外傷致左上中切牙牙體缺損,後出現牙齒疼痛症狀,期間自行服用消炎藥後症狀得到控制,一直未到醫院就診。三周前因牙體變色嚴重就診於口腔科,由口腔科賀靖華副主任醫師接診。
  • 微創手術一:低溫等離子扁桃體切除術
    扁桃體手術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從扁桃體擠切術到低溫等離子消融術,手術方式及技術不斷更新,手術風險越來越低,術中幾乎達到了不出血的地步。  該技術是在運用從國外引進的等離子低溫消融系統瞬間對引起炎性的增生組織進行消融,可保持局部黏膜組織結構的安全性,並能有效減輕術後水腫與疼痛。
  • 食管癌:我最愛纏上哪些人?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全世界每年會新增大量的食管癌患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各國差異很大。
  • 神經指南: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關於重症肌無力胸腺切除術的更新指南
    既往研究發現,重症肌無力(MG)患者胸腺切除術後症狀緩解,提示MG患者可從該治療方法中獲益。
  • 手術視頻:腹腔鏡左半肝切除術
    病例簡介患者***,女,49 歲。
  • 【特色門診】嘉中心開設肺小結節聯合門診 微創手術根治早期肺癌
    47歲的黃女士是幸運的,她的肺部小結節被嘉定區中心醫院胸外科及時識別診斷為早期肺癌,並通過微創手術切除,無需接受化療等後續治療,生活一切如舊。
  • 胃病提醒:胃食管反流病的兩個治療階段,用藥原則截然不同!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目標為治癒食管炎,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預防復發和併發症。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方法,抑制胃酸的藥物包括PPI和H 2 RA等。促動力藥可作為抑酸藥物的輔助治療。此外還可使用黏膜保護藥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H 2 RA緩解輕、中度胃食管反流病症狀的療效優於安慰劑,常用藥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等,療效為60%~70%。
  • 尋人啟事|膽結石微創手術急尋1000名山區貧困患者
    做完膽結石微創手術的第3天,52歲的王鳳俠在寧夏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的病房區安詳地散步,主治醫師問她:「感覺怎麼樣?」王鳳俠掀起衣襟讓大夫看肚皮的傷口:「肚子上就兩個小疤,用創可貼貼著,感覺不到疼。是不是明天就能出院了?」看見大夫點頭,笑容立即爬上了王鳳俠的臉頰。
  • 食管癌系列:食管癌早期症狀及預防
    1.保護食管:食管是一切飲食經過的器官,食物在食管內成團,有序進入胃內消化。要細嚼慢咽。唾液由三種腺體分泌,與食物充分混合後,能促進消化,水解澱粉或麥芽糖等;稀釋、溶解食物,增強味覺;粘蛋白能潤滑食物,便於吞咽;中和有毒物質和殺菌。狼吞虎咽會使食管受損。不吃過熱、過硬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否則增加了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受損的風險。刺激性食物還包括濃茶、濃咖啡、烈性酒等。
  • 微新聞 | 腫瘤長在脊髓內,刀尖起舞完美切除 ——雞西市中醫院成功完成「脊髓內腫瘤切除術」治療
    腫瘤長在脊髓內 刀尖起舞完美切除雞西市中醫院成功完成「脊髓內腫瘤切除術
  • 和濟眼科:玻璃體切除術
    玻切手術治療是眼底病治療發展史上的裡程碑事件。
  • YK Chao, SYK Law 和譚黎傑:兩岸三地食管癌治療差異
    AME特邀記者、來自河南省腫瘤醫院的鄭燕醫師和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的楊弘醫師對話長庚紀念醫院的趙盈凱(Yin-Kai Chao)教授、香港大學的Simon Law教授、上海中山醫院的譚黎傑教授,大家就兩岸三地食管癌的綜合治療進行探討。其中,香港和臺灣都是遵循NCCN指南進行術前放化療,而中國內陸很多時候都是直接行手術治療。
  • 心胸外科:胸膜外全肺切除術復發性胸腺瘤伴胸膜轉移
    完整手術切除一直被認為是治癒胸腺瘤的唯一治療方法。
  • 【Journal of Hepatology】:BCLC不同分期肝癌患者肝切除術的生存獲益:一個多中心研究
    巴塞隆納分期(BCLC)是一種肝癌臨床分期系統,這種系統的引入將有助於評估病人的患病情況,提供準確治療方案和預測患者預後,於1999年提出,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