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胸膜外全肺切除術復發性胸腺瘤伴胸膜轉移

2021-03-04 醫博士網

完整手術切除一直被認為是治癒胸腺瘤的唯一治療方法。雖然有些報導描述在有限的情況下,胸膜外全肺切除術(EPP)對於IV期胸腺瘤有效,但其療效仍有爭議。只有少數報導研究EPP胸腺摘除後的胸膜轉移。

回顧既往研究,多數報告描述了EPP後胸腺瘤合併胸膜轉移的復發和生存率,無手術過程及生活質量的描述。在本例報告中,作者描述了EPP治療復發性胸腺瘤伴胸膜播散的預後和術後生活質量。

39歲女性患者,既往B2型胸腺瘤的胸腔鏡胸腺切除術史,在當地綜合醫院的胸部X光檢測中發現左縱隔一異常陰影。所有實驗室檢查均正常。胸部CT掃描顯示左頂葉、縱隔、胸膜和內臟瀰漫性腫瘤,並可能侵犯到肺和心包(圖1)。經皮穿刺活檢發現胸腺瘤復發。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CT掃描顯示播散性腫瘤攝取氟脫氧葡萄糖(FDG),無遠處轉移證據(圖2)。

圖1.術前胸部CT;CT圖像顯示左側胸膜腔播散性結節,鄰近心包腫瘤,表明心包可能被侵犯


圖2.術前FDG-PET掃描;FDG-PET掃描顯示左側胸腔內的廣泛傳播

患者接受胸膜外全肺切除術(EPP)。患者右側臥位,經第七肋進行左側開胸。第三肋和肋間肌作為13 年前切除原發腫瘤的手術埠。由於腫瘤切除術。左側膈神經、心包及膈肌均因腫瘤侵犯而切除。用聚四氟乙烯補片重建心包和膈肌。切除縱膈上、下淋巴結,通過EPP完成腫瘤切除。手術時間為499 min,出血約1090毫升。

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該腫瘤為一種B2型胸腺瘤,直接侵犯心包、縱膈脂肪組織、肺門淋巴結、第三肋和肋間肌肉。然而,未侵入心包腔及心肌(圖3)。顯微鏡下手術切緣組織陰性。

圖3.病理結果;蘇木精伊紅染色顯示腫瘤未侵及心包腔(A)及腹膜(B)

手術過程很順利,術後37天出院 。術後9個月患者恢復全職工作,術後31個月無復發跡象。

完整的手術切除對原發性及復發性胸腺瘤患者取得良好的生存結局至關重要。很少有研究證實復發性胸腺瘤伴胸膜播散。既往的大多數報告只描述了EPP後的生存率及復發率,沒有詳細描述術後生活質量、一般情況和日常活動水平。本病例中患者術後情況良好,手術後9個月恢復了全職工作。如果充分利用,這種治療可能獲得更好的預後和術後生活質量。

醫博士編譯自:Shiiya H, Hida Y, Kaga K, et al. Extrapleural pneumonectomy of recurrent thymoma with pleural dissemination. Respirology Case Reports. 2018; 6(4):e00308. doi:10.1002/rcr2.308.

作者:李勝佳

來源:醫博士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郵箱:zhaohui@yhbj.cn。

相關焦點

  • 爭鳴:手術在惡性胸膜間皮瘤治療中有用武之地嗎
    正方專家為比利時魯汶大學醫院胸外科主任Paul De Leyn博士,他的觀點是:①惡性胸膜間皮瘤外科手術治療還處於研究階段,文獻資料研究的結論相互矛盾,但是並不意味著手術在早期(Ⅰ期和Ⅱ期)MPM中無用武之地!
  • 2015.07.29 中國心胸醫學影像論壇英語讀片 PPSS(胸膜-肺滑膜肉瘤)
    20:36肺外的,肺組織整個壓迫性不張張佳胤 20:37看來大家對肺外的定位佔多數啊!神~琪~星~������������ 20:46韌帶樣纖維瘤張佳胤 20:46胸膜來源的惡性腫瘤有什麼顧愛華 20:46sarcoma*項萍  20:47肉瘤張佳胤 20:47胸壁(肌肉軟組織神經)來源的像不像中國心胸醫學影像論壇 微信群上的聊天記錄*項萍
  • 肺尖部的額外肺葉:肺奇葉
    奇葉(Azygos lobe)為肺的解剖變異的一種少見類型,發生率約為 1%,為正常變異,無需治療。
  • 肺超聲:術後大量胸腔積液.
    圖3 1 肋骨影  2 胸膜影 A A線(胸膜線的偽影)      下藍點有時候可以發現單根生理性B線:提示肺葉裂,也是生理性的液氣混合區。圖4 1 肋骨影 2 胸膜影 3 B線(起於胸膜向屏幕遠端無限放射)      當我們用M型超聲可以發現肺部的呼吸運動。
  • 市一院胃腸外科開展院首例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
    12月15日,胃腸外科手術團隊在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孔明,手術室護師孫曉晨配合下,在氣管插管全麻下為患者行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全胃切除、Over-lap吻合),術中見腫瘤位於賁門口附近、上至胸腔內及食管下段,下至胃底部,大小約5*4cm、質硬、活動度稍差,侵犯至漿膜,游離全胃後並離斷胃後血管至賁門上緣約9cm位置與左右側游離緣會師(術中注意離斷迷走神經、注意勿損傷兩側胸膜及心臟包膜,勿損傷食管壁肌層
  • 淋巴瘤肺實質浸潤:常見類型、影像表現
    ,一類與現有或既往治療的淋巴結病變相關,一類由原發性肺淋巴瘤引起(霍奇金或非霍奇金)。肺實變區可見空氣支氣管徵,可呈肺段或肺葉狀,常見從肺門或縱隔呈放射狀非肺段分布,這種表現與肺浸潤是直接通過受累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蔓延的觀點不謀而合。外圍胸膜下腫塊或肺實變,不伴任何縱隔及肺門淋巴結腫大,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均常見。
  • 【前沿診療】不開胸,就能切除食管癌—我院心胸外科開展首例「單孔充氣式縱隔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
    12月14日,地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的阿布力孜·買買提艾力副主任醫師帶領科室的腫瘤組團隊,成功地為一名66歲的患者實施了不開胸的「單孔充氣式縱隔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只在患者的頸部、腹部處開了6個小戳口(5毫米、10毫米小切口),就能將食管癌的病灶成功切除,同時,還為該患者實施了頸部胸骨後巨大甲狀腺腫的切除術。
  • 神經指南: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關於重症肌無力胸腺切除術的更新指南
    但是,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在2000年發布的關於胸腺切除術對於MG治療效果的實踐指南得出的結論是,無法確定「觀察到的胸腺切除術和MG結局改善之間的關聯為胸腺切除術獲益還是僅為手術組和非手術組之間基線特徵存在多種差異的結果」。建議設計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明確。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MG患者胸腺切除術隨機試驗的結果。因此,AAN在現有證據基礎上對2000年的指南作出更新。
  • 中國心胸醫學影像論壇------雙語讀片(Gauze granuloma)紗布瘤
  • 手術視頻:腹腔鏡左半肝切除術
    入院查體:神清,精神可,皮膚鞏膜未見明顯黃染,淺表淋巴結未及明顯腫大,兩肺呼吸音清,未及明顯乾濕羅音,心律齊,未及明顯心雜音,腹平軟, 無壓痛及反跳痛,未及明顯包塊,Murphy 徵陰性,移動性濁音陰性,神經系統檢查陰性入院檢查:HBV(+),HBV-DNA 67.8IU/ml,術前四項、凝血、肝功能及三大常規無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