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藍字關注」……
水紅花子別稱水葒子、葒草實、河蓼子、川蓼子等,為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除西藏外,廣布於全國各地,入藥具有散血消瘕、消積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用於瘕瘕痞塊、癭瘤、食積不消、胃脘脹滯、腹水水腫等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水紅花子的功效與作用吧!
水紅花子的藥用功效
【性味】味鹹,性微寒。
【歸經】肝、胃經。
【功效】散血消瘕、消積止痛、利水消腫,主治瘕瘕痞塊、癭瘤、食積不消、胃脘脹痔、水腫腹水。
水紅花子的炮製方法
1、水經花子: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果穗,曬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及灰屑,用時搗碎。
2、炒水紅花子:取水紅花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爆裂,有香氣逸出為度,取出放涼。
水紅花子的藥用選方
1、治腹中痞積:水紅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攤貼,仍以酒調膏服。忌葷腥油膩。
2、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水紅花子五錢,大腹皮四錢,黑丑三錢。水煎服。
3、治脾腫大,肚子脹:水紅花子一斤,水煎熬膏。每次一湯匙,一日二次,黃酒或開水送服。並用水紅花子膏攤布上,外貼患部,每天換藥一次。
4、治瘰癧,破者亦治:水葒子不以多少,微炒一半,餘一半生用,同為末,好酒調二錢,日三服,食後夜臥各一服。
【性味】鹹,涼
【功能主治】活血、消積、止痛、利尿。用於治療:肝硬化腹水、頸淋巴結核、風溼性關節炎、毒蛇咬傷引起紅斑、皮膚潰瘍久不收口、細菌性痢疾。
【附方1】肝硬化腹水。
藥方組成:水紅花子15克,黑醜9克,大腹皮12克。
用法:水煎服
【附方2】頸淋巴結核(無論未潰已潰都可用)。
藥方組成:水紅花子200克。
用法:將水紅花子的一半微炒,一半生用,烘乾,研細末,每次6克,每日3次,飯後晚睡前服。
【附方3】風溼性關節炎。
藥方組成:葒草根、莖15克,豬瘦肉90克。
用法:加水燉爛,吃肉喝湯。
【附方4】毒蛇咬傷引起紅斑。
藥方組成:鮮葒草葉35克。
用法:水煎服。
【附方5】橫痃。
藥方組成:葒草花(鮮者佳)30克,紅糖15克。
用法:共搗爛,加熱外敷患處,1日1換。
【附方6】皮膚潰瘍久不收。
藥方組成:水紅花根、葉適量。
用法:以根煎水洗後,用葒草葉曬乾研成的細末撒患處。
【附方7】細菌性痢疾。
藥方組成:葒草花、葉適量。
用法:晾乾,研細末,每次10克,赤痢蜜開水送服;白痢白糖開水送服。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點個在看,一起為健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