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開發與同質化嚴重,溼地旅遊怎能好玩?

2021-02-23 每日旅遊新聞

出於對生態環境的考慮,過多的遊客數量對溼地旅遊而言並非好事。有專家稱,西溪溼地每日遊客總量控制在6000人左右最適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查閱攜程等平臺的評價,遊覽西溪溼地的不少遊客都提到了《奔跑吧兄弟》以及《極限挑戰》,並稱自己是受到節目影響慕名而來。相關節目於2015年4-7月間播出,而在2016年春節期間,西溪溼地接待遊客超過了16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5%,旅遊收入與遊客人數均創開園以來的歷史新高。另有數據稱,電影《非誠勿擾》在2009年上半年給杭州西溪溼地帶來了3000萬的額外旅遊收入,入園遊客人次和景區總收入同比增幅均超過360%。

三江源溼地。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出於對生態環境的考慮,過多的遊客數量對溼地旅遊而言並非好事。有專家稱,西溪溼地每日遊客總量控制在6000人左右最適宜。而與綜藝、影視相關聯,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也同樣提出挑戰。

按生態旅遊打造景區

「溼地的生態系統是比較脆弱的,要按生態旅遊的方式去打造景區。」張凌雲表示,「溼地一來風景要好,二來景觀要有層次。雖然無法像主題公園那樣老少鹹宜,但可以做一些專業的科普性的旅遊產品。」

溼地。圖片來源/暱圖網

目前,在圍繞溼地旅遊開發方面,黑龍江溼地旅遊的相關從業者提出了「溼地+」概念。「要在保護溼地生態系統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溼地資源,進行溼地旅遊開發及推廣。」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總經理韋敏芳表示,「我們不僅有網際網路+、旅遊+,更應該有溼地+,讓生態環境與旅遊資源一樣服務於用戶。」據介紹,伏爾加莊園在與傳統旅行商、車友會、俱樂部進行互動,並與攜程等OTA展開合作,進而獲取境外遊客。

另據邛海國家溼地公園保護中心副主任楊軍介紹,邛海則在積極開展溼地科普,結合旅遊、愛鳥協會以及其他兄弟溼地公園,包括廣州海珠溼地,推出溼地遊學計劃。此外,藉助生態旅遊,邛海也推出了陽光康養旅遊、森林溼地觀光旅遊等產品,並圍繞溼地挖掘體育旅遊潛力。

相關焦點

  • 虎丘溼地公園棄土場「棄而失管」
    蘇報訊(記者 惠玉蘭)日前,市汙防攻堅辦對虎丘溼地公園周邊環境狀況開展暗訪檢查,發現虎丘溼地公園西側棄土場揚塵汙染問題突出,路面積塵嚴重,現場管控措施缺失,揚塵防治浮於形式。暗訪車輛跟隨多輛渣土車來到位於顏家圩南虎丘溼地公園西側的虎丘溼地公園棄土場,偌大一個棄土場猶如「荒漠」,現場只有不斷飛揚的灰塵,卻沒有任何揚塵防治措施。
  • 東南亞旅遊「高燒不退」 中國遊客貢獻巨大
    今年1-4月,中國內地遊客赴泰國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7%,是泰國第一大客源國;一季度赴馬來西亞短途遊的遊客中,中國遊客同樣大漲35.2%;數據顯示,中國赴東南亞各國的遊客人數上半年增長迅速,已成為東南亞旅遊的主要客源國。攜程旅行網發布《2016暑期出境旅遊人氣榜》顯示,在旅遊市場最為火爆的暑期,東南亞旅遊繼續「高燒不退」。
  • 興仁市東湖溼地公園:紅梅花開喜盈盈 就近旅遊歡樂多
    春節期間,正值東湖溼地公園紅梅初開時節,競相綻放的紅梅花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就近前往遊玩。大年初四,走進興仁市東湖公園,一簇簇紅梅競相綻放,格外耀眼,吸引不少遊客在梅花樹下打卡拍照,遊客或漫步在環湖道上,或在長椅上小憩,在歡聲笑語中,享受假期生活。此外,還有不少老年人組團在廣場上演奏、歌唱,享受愉悅的老年生活。
  • 高美溼地:最佳日落觀景地
    高美溼地的面積不大,但由於其同時擁有泥質及沙質灘地,加上河口沼澤地帶交會在一起,因而孕育出豐富且複雜的溼地生態,包含了潮溪、沼澤、沙灘、泥地等生態棲息地,並與目前全臺灣省最大族群的雲林莞草區相鄰,進而形成乾濕相間並有植物生長的複雜地形。
  • 渝東南2016旅遊聯盟開啟新徵程
    大家一致認為,今年聯盟將首屆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與區域旅遊品牌建設、旅遊產品營銷相結合,緊跟時代步伐,觀念創新、方法創新,有利於推動區域民族旅遊的發展。會上,市旅遊局副局長秦定波對聯盟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2015年,渝東南各區縣旅遊部門主動作為,敢於擔當、亮點頻出、好戲連臺,創新不勝枚舉,成績可圈可點。
  • 韓國雨季山體滑坡頻發 專家質疑系政府過度開發太陽能發電所致
    不少聲音表示,韓國政府實施『脫核電』政策導致國內太陽能發電設施過度開發,成為強降雨後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主要元兇。8月9日,韓國山林廳透露,2017年至2019年期間,為開發山區太陽能發電,韓國共砍伐樹木232.7495萬棵。
  • 通城紙棚村充分利用大溪溼地公園 擦亮生態名片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嘉 通訊員 李松紙棚村位於通城縣四莊鄉東北端,為大溪溼地公園所在地,2013年元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單位。10月11日,秋陽暖煦,記者來到紙棚村。到達大溪溼地公園管理處,島嶼星羅棋布,島上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島上的村民就以捕魚為生。40多歲的村民劉博曾因當地閉塞落後外出務工,後為了照顧上學的小孩返鄉在大溪溼地公園開了一家小商店。他每天清早把村民曬制的小乾魚、野山菌、竹筍、紅薯粉絲等土特產運往山外銷售,併購回生活用品,為當地村民提供便利。
  • 高美溼地,看那晚霞盛開在天邊
    不過在臺灣這麼多天,發現這裡的計程車司機有三大特點,一是年齡偏大,五十多歲居多;二是健談,一般從上車到下車,除了報目的地,我只有當個安份的聽眾;三是熱情,總很真誠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旅遊景點,沒有任何忽悠的意思。高美溼地就是其中一位強烈推薦的。 高美溼地的人群充分印證了這裡很高的人氣,離日落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人行棧道上已經摩肩擦踵熙熙攘攘。
  • 高雄林園海洋溼地水母爆多,人也進來
    高雄林園區海洋溼地公園倒立水母遽增,罕見的黃金水母再度現身,林園區紅樹林保育學會總幹事蘇文華指出,寒假、春節期間水母數量可望達高峰,可結合市境之南樹、月牙灣夕陽,來場生態旅遊饗宴。林園區海洋溼地公園每年入冬後,就會出現倒立水母聚集、繁衍,有水母湖之稱,最近假日時遊客如織,水母大多集中在舄湖人工島及木棧橋岸邊,方便就近觀賞。
  • 最新:金山「鸚鵡洲」溼地公園在建進展 2016年年底能全部完工!
    根據規劃,「鸚鵡洲」溼地公園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即:溼地淨化展示區、鹽沼溼地恢復區和自然溼地引鳥區。該工程主要通過溼地基底修復、本地植被恢復、水體生態修復和景觀造景技術,形成獨具特色的杭州灣潮灘溼地景觀。
  • 最好玩的小遊戲都在這了!
    如果你之前錯過了這幾期好玩的、走心的、別出心裁的策劃推送,那你來對地方了。今天是「春節看什麼」的第一期,請查收。在二〇二〇年 我們依舊是最好玩 也最會玩的公眾號博主比如【小瓶子】系列——瓶子裝的越滿 越能代表你的喜好程度
  • 巢湖溼地:生態好,鷸鳥來
    圖丨鷸鳥來了!圖丨溼地,鷸鳥天堂圖丨冬季的溼地,更顯寧靜和夢幻圖丨反嘴鷸款款降落在溼地水面連日來,有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巢湖半島溼地觀測時發現,溼地鴴鷸類候鳥種類、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有反嘴鷸、黑翅長腳鷸、紅腳鷸、青腳鷸、鶴鷸、白腰草鷸、扇尾沙錐和金眶鴴等近10種。
  • 一大波美女將聚集海藏溼地公園......
    強勢地產品牌,為卓越者背書新城21萬芯區,匯通商脈財富5星級酒店,締造高端品質商務智慧物管系統,睿者的貼身商務管家開放式商業街區,體驗非凡商務+生活1350畝海藏溼地天一御龍灣坐擁1350畝海藏湖溼地公園,獨享海藏湖龍背風水寶地,毗鄰常州大學,與重點小學、南鄰實驗小學、社區自帶雙語幼兒園等優質教育配套;周邊擁有大型商業綜合體、三甲醫院、不夜城、國際五星級酒店、國際商務中心、城市旅遊綜合體等高端生活商業配套
  • 西安澤源溼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澤源溼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逐步研發形成人工合成溼地、生態汙水處理廠、生態文化創意、區域生態綜合體四方面主營業務,成為以人工溼地技術為核心的生態綜合服務提供商公司以「生態綜合體 ppp模式 資本市場」為市場戰略,始終堅持規劃、諮詢、科研、設計、工程、投資相結合的立體業務模式,向客戶提供生態特色定製一站式綜合服務。已獲得國家專利七項,擁有三十多項專有技術。
  • 民權溼地公園,驚現世界極危物種!
    這是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拍攝的青頭潛鴨(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民權縣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  李傑是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他口中「稀客」指的是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青頭潛鴨的傳統繁殖地位於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在朝鮮、日本、緬甸、印度、泰國等多地越冬。
  • 溼地的傳說 | 老風
    既然是溼地,這裡就不允許風沙四起,不允許人間處處可見的薄情寡義乾燥了理想的臥室。丹頂鶴喜歡這裡,白鷺喜歡這裡。它們的翅膀翻閱了萬裡人間書卷,十之有九的地方都是烏託邦的世界。當別處的人們也看到密集的鳥兒,放棄五湖四海的背景,來到這座名叫射陽城東部的海濱,他們會和我一樣相信它們真的忘卻曾經的寒冷、乾燥,尤其忘卻了弓箭、鳥銃和網,忘卻土地因被汙染而失去的尊嚴。
  • 懷氏虎鶇首次現身華僑城溼地
    董江天 攝深圳晚報訊 (記者 李晶川 徐婭) 12月10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12月11日,經深圳市觀鳥協會鳥類專家鑑定,最終認定這隻「不速之客」實際上是懷氏虎鶇。
  • 牢記囑託保護好湄洲島——莆田持續推進湄洲島生態文明建設,開發與保護並舉,打造生態島、文化島、旅遊島和智慧島
    曾經汙濁的湖石淉,華麗變身為生態溼地公園。為全面化解海島汙水直排大海現象,湄洲島實施了海島汙水收集、處理等系列汙水治理工程,並將汙水處理廠尾水用於綠化灌溉、生態補水等。目前,湄洲島已建成約160公裡的汙水主次幹管,農村三格化糞池納管應接盡接,在全市率先實現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利用。同時,常態化開展河道保潔、河道清淤、河道修復和水質監測,改善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