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回家的魷魚,居然用水一煮就化了?
最近,有條視頻在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
近日,四川成都一名女子從市場購買的魷魚經焯水後「消失」,鍋中僅剩魷魚的殘渣與絮狀物體。
評論中,有網友質疑該視頻的真實性。
次日,她又到菜市場買了魷魚放到鍋中水煮,並用定時器計時。5分鐘30秒過後,魷魚不見了,鍋中的水變成白色,表面漂浮著泡沫。煮到約8分鐘時,鍋中的水變成粉紅色,完全不見魷魚。
記者聯繫到視頻當事人,她表示:「我當時確實挺生氣的,(買魷魚的)錢也不多,我只是覺得吃到肚子裡面確實挺危險的。」
27日,成都溫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回應稱,該事件在受理當中,已抽檢樣本。
網友對「魷魚焯水後消失」視頻各有不同觀點。
有網友表示,煮化了主要是因為魷魚品質不行。
也有網友指出,這是水發海鮮的正常表現,魷魚在鍋裡化掉,主要是po主煮的時間太久了。
認證為「中國漁業協會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卓誠」的博主@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亦轉發相關報導並分析,
「水發的魷魚,用海水+淡水+碎冰泡發,原本一斤可以(泡)發一斤半,這個多燒一會就化了。以及,即便正常魷魚,不夠新鮮,燒太久也會化。」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四川手機報採訪時表示,
出現前述情況最大的可能是魷魚被反覆解凍後導致細胞被破壞,細胞中的液體流出,食材新鮮度下降,在生物學上叫「凍融」。加上長時間蒸煮,視覺上產生了「化」的感覺,海參等水產品也會有這種現象。此外,食材中的細菌腐爛、食材在大量吸水泡發後長時間蒸煮,也會導致「融化」。你遇到過一煮就化的海產品嗎?
編輯:阿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