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美麗的西南邊陲走來的窈窕淑女:絳唇皓齒,比雛菊更晶瑩;螓首蛾眉,比雛菊更柔美;顧盼神飛,比雛菊更靈秀;神清骨秀,比雛菊更雅致。」在浙江公安邊防總隊杭州邊檢站的文明之星評比中,有這麼一段形容張月娟的話。說話細聲細語,慢條斯理,幹起活來一絲不苟,井井有條,在驗證臺前,旅客總能看到她溫暖的微笑,也正是她熱情周到的服務讓她獲得了2014年度文明使者的榮譽。
「作為一線檢查員,服務的核心環節在於與旅客接觸的那短暫的45秒鐘。一名優秀的檢查員可以在這短短的45秒中內,既為旅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又能夠敏銳地發現問題。」畢業分配到浙江杭州邊檢站之初,站裡結對的師傅就這樣告訴張月娟。
在驗證臺,「接證、查驗、遞還」三個動作雖然簡單,但背後是她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細節養成, 「四指併攏伸平」、「右手手掌向上翻轉45度」,千百次繁複枯燥的練習讓簡單的手勢變得剛毅而富有表現力,漸漸地她感覺連手也會微笑了。在杭州邊檢站,張月娟的旅客量、滿意率、認可度三項數據一直在單位中名列前茅,並18次獲得「文明使者」榮譽稱號。
「嫂子,嫂子,你是我們全省邊防官兵的嫂子。」在浙江邊防總隊,大家見到張月娟都會親切地叫她「嫂子」,「嫂子」這一稱呼源自她在總隊文藝小分隊下基層慰問中的小品表演《出發之前》。舞臺上,張月娟活靈活現的表現讓大家記住了她,一個無私的軍嫂。
「『嫂子』真的是多才多藝,舞蹈,小品,烹飪樣樣精通。」每年,這個總隊都會組織文藝小分隊到基層各個單位慰問演出,張月娟作為文藝小分隊的骨幹已參加演出多次,能歌善舞的她有不少粉絲。
在張月娟的朋友圈裡,看到最多的是她親自製作的各式料理,每次一有新作品出爐,戰友們都會為她點讚,料理中她最喜歡做的是甜品和糕點,因為甜品能給品嘗者帶來幸福感,5月6日是同事小林的生日,為了給她慶生,張月娟打算給她一個驚喜,當天,張月娟將製作蛋糕的水果和原料放在小林面前,送上了自己的祝福,「生日快樂!我們一起做蛋糕為你慶生,工作、慶祝兩不誤。」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張月娟對愛情、婚姻最美的願景,然而從結婚那天起,一切卻又別有一番滋味。結婚初,兩地分居,可以說小別勝新婚;但長時間的雙城生活,加上兩人執勤休息時間不同,很難像平常夫妻一樣有很多共處的時光。張月娟養成了一個習慣,遇到什麼煩心事,從不麻煩丈夫也決不向其嘮叨,總是一個人咬緊牙關、獨自忍受。
2013年,婆婆因胃病突發住進了醫院,急需動手術。此時,丈夫張燁煒正在參加培訓。張月娟在醫院一呆就是十多天,吃喝拉撒,忙前忙後,夜以繼日地悉心照顧著婆婆。她去圖書館翻查資料,學習按摩恢復知識,在手機上下載了「下廚房」軟體、每天製作養胃的點心、小吃,上班前會將之前做好的包子熱著,等婆婆醒來吃。來探望的親戚都向婆婆稱讚說:「比親閨女還孝順呢!」婆婆驕傲地說:「嗯,她就是我親閨女!」
「謝謝您!你就是一個美麗的天使!」這是一名外籍華人曾經對她的讚美,的確,她就如同一位美麗的天使,她的美讓人甜在心間、過目不忘。
編輯:吳宜真 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