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上次寄信是什麼時候嗎?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從前慢》裡的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
在這個手機、QQ、微信廣泛使用的時代,
對很多人來說,
寫信寄信可能只是腦海裡的美好記憶了。
但是仍有很多人記掛著這些「老物件」。
近日,就有市民在網上「懷念」起了這些承載記憶的寄信郵筒。
現在宣城街邊還有多少綠色郵筒?離你家最近的郵筒在哪?
宣城發布記者從宣城市郵政公司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181個郵筒,其中市區共有20個郵筒,再加上可以寄信的135個網點,全市每年處理5.6萬份信件。「雖然較以往信件數量大大減少,但郵遞員每天仍然會打開郵筒,看有無信件。」市郵政公司渠道平臺部負責人告訴記者,10年前,平均每天一個郵筒要收三四十封信,現在每個郵筒只有幾封,碰上節假日的時候會多點。
「現在寄信的都以老年人和學生為主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信件上的字跡和寫信格式來看,基本上都是上個年代人的書寫習慣。同時,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逢年過節的明信片、賀卡也比較多。
雖為「老物件」,但郵筒也在努力跟上時代節拍。
宣城發布記者了解到,市郵政公司對郵筒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全市的郵筒已全部裝上感應器,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與郵遞員手機的連接。市民投遞後,郵筒自動簡訊通知郵遞員,郵遞員也會在第一時間將信件取走。
在市政府附近的網點前,記者見到了其中一個「智慧郵筒」。還是原先的郵政郵筒,但收件箱裡安裝了一部智能感應器,當信件投放到信箱時,會觸發感應器,後臺就會把取件提醒發送到綁定的郵遞員手機上。
同時,為了保證郵遞員每天按時上崗取信,每個郵筒內都安裝了二維碼。郵遞員取信時掃碼,後臺就會彈出信息。「這樣也是為了保證每個信箱,都能被按時取信。」
記者了解到,近5年來市區的郵筒都沒有減少或者挪動過位置。
市區郵筒的具體位置表格如下圖,有需要的市民可以留意一下哦~
(全媒體記者 餘健 文/圖 程敘/視)
來源 | 宣城日報
編輯 | 張蓉
審核 | 唐燕群
主辦 | 宣城日報社融媒體中心
本文版權為宣城日報社融媒體中心所有,
如欲轉載請聯繫告知,
並在轉載時文章開頭或結尾處明顯註明文章來自
「微信公眾號:宣城發布,ID:xuanchengfabu」
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