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個子,大大的能量,胡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大兒童。她總是希望能成為孩子的玩伴而不僅僅是老師,在遊戲中與孩子分享成長的喜悅。
早在12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至今,他依舊持續強調並明確指出,「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作為一名中國人要保護的綠水青山是生態環境,那作為一名教育者,教育的綠水青山分為「綠水」和「青山」兩部分來理解。
教育的「綠水」指我們良好的師德。
首先,師德引導我們要有愛心。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得人,才能教育孩子」。師德是人間任何一種愛都無法比擬的,因為這種愛是一種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它是無比神聖的,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孩子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靈薰陶,更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對於我們幼教的教師來說,因為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往往最直接、最有效的和孩子交往的方式就是——微笑。用微笑向每一名孩子傳遞我們內心對他們的愛。
其次,師德引導我們要有耐心。教師的職業很辛苦,特別是幼兒園老師。我們不僅要「傳道授業解疑惑」,還要教會他們生活、遊戲、做人。教授的過程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免不了乏味。我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有幾個孩子很想當天使,上帝給他們一人一個燭臺,叫他們要保持光亮,結果一天兩天過去了,上帝都沒有來,所以小孩們已不再擦拭那個燭臺。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訪,每個人的燭臺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塵,只有一個小孩叫「笨小孩」,堅持每天擦拭燭臺,所以他的燭臺是一塵不染的。於是,這個笨小孩就成了天使。原來當天使很簡單,只要持之以恆地去做就可以了。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不能操之過急,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步調,我們只要耐著性子適時激發便好。
最後,師德引導我們要有責任心。對孩子負責任,我們要平等地欣賞每一位孩子,為他們提供均等發展的機會。對家長負責,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承載的未來,當這份未來送到我們手上的時候,是如此沉重。我們要向爸爸媽媽一樣呵護孩子、關愛孩子、幫助孩子,同時還要做到他們做不到的事,引導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對國家負責,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他們是將來建設祖國的後備軍。如果現在姑息了孩子犯得一點小錯誤,可能會在將來做出對國家有害的事,又怎能指望其建設祖國?所以對祖國負責,我們要懷著責任心告訴孩子對與錯,幫助他們分清是與非、榮與恥,成長為一名對他人對祖國有用的人。
教育的「青山」指是孩子最赤誠的童心。
泰戈爾說:「詩人把最偉大的童年時代,獻給了世界」。
王開嶺線上說:「孩子把他最美好的 ,獻給了成人社會」。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必須把人當作人來看待,把兒童看待,對兒童進行教育必須遵循兒童的自然天性」。
薛湧先生說:「所謂童年本位,是通過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來調動其身的潛力,把他們從課堂上解放出來,追尋著內心的渴求,大膽地任意地探求世界」。
蒙臺梭利說:「父母不要試圖當自己孩子的老師,而要當他們的夥伴,滿足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自然生長的環境」。
劉曉東先生也振臂高呼:「兒童身上有人的天性資源,人的天性資源遭受抑制、破壞和浪費,是最大得暴遣天物和暴殄天物,是個人、民族、國家、人類最寶貴的天性資源的浪費」。他還說對於許多民族來說,兒童的天性沒有得到尊重和保護,是民族難以昌盛的根源。
是啊,無論是詩人、作家、還是哲學家、教育家,都在表明著我們應該向兒童學習。在我看來「以幼兒為本」就是守護童心最好的方式。「孩子是有一百種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他們是一本讀不完的書,這也使得走進他們的心是那麼有趣,新鮮十足。走進他們的視角,我們才能更好的守護。
綿延不絕的「綠水」才能滋養壯麗的「青山」,「綠水」與「青山」交融才能展現出壯麗美景。守護教育的「綠水青山」,我們幼教老師一直都在。
圖文供稿 | 胡珏
圖文編輯 | 蔣曉 胡珏
總編 | 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