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狂滑手機恐成癮症上身,醫師建議6歲以下玩電子產品最佳時間

2021-02-13 溫哥華華人資訊


春節寒假期間孩子待在家中的時間較長,有更多機會玩電子產品打發時間,除了造成視力變差,還可能影響腦部發展及認知發展、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等。醫師提醒,若無法掌控玩電玩時間,優先程度日漸增加或取代日常生活事情,要當心罹患「電玩失調症」,另外,醫師也提出各年齡層孩子建議接觸屏幕時間。

春節寒假期間孩子待在家中的時間較長,恐沈迷電子產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公布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CD-11)草案中,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納入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狀包含「無法掌控玩電玩的時間、電玩的優先程度日漸增加,取代其他日常生活的事情、出現負面後果仍無法停止玩電玩」。

醫師指出,並不是所有在打電玩的孩子都會電玩成癮,世界衛生組織也聲明估計被診斷電玩失調症的只有一小部分的玩家,若上述症狀影響到個人、家庭、社會、教育和職業等各方面,且時間持續超過一年,才有可能被診斷電玩失調症。

進一步解釋,大腦接收屏幕上高強度、快速、新奇有趣的訊息後,腦中的紋狀體會大量分泌多巴胺,增強自我回饋迴路,進一步形成「成癮」狀態,就算未達成癮的程度,長時間面對屏幕,除了影響視力,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同時對於腦部發展及認知發展、睡眠、注意力問題、心理社會健康等方面皆有明顯影響。

為了避免電玩成癮的傷害,美國兒科學會也開始明確建議兒童青少年的屏幕使用時間。許瑜真說,現在孩童平均屏幕使用時間常遠超過建議量,馬上要調整到規範內一定會有困難,建議可從「孩子房間內不要有電視、不邊吃東西邊看3C、睡前一小時不用3C、記錄使用時間」等方式來逐步改善。

當注意到孩子長時間玩電玩時,建議家長一併觀察孩子是否有情緒方面的困擾(焦慮、憂鬱、易怒等)或是出現其他不同於以往的行為,在網路上花的時間越多,孩子會越不習慣處理現實生活中關係的議題,反而會在家庭及社會適應上遇到更多困難,造成惡性循環。

【孩子建議屏幕使用時間】

1歲半以前

不建議接觸除了視訊以外的屏幕電子產品。

1歲半-2歲

家長陪伴觀賞高品質節目/Apps。

2-5歲

小於1小時/天,建議勿單獨使用。

6歲以上

在不影響到睡眠、體能活動的情形下,家長應與孩子約定使用屏幕的種類與時間。

推薦閱讀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你的一句「好看」👇

相關焦點

  • 美女患性愛成癮症
    註:微信圖為當事人 Sami Walton,29歲,來自英國伯克郡的阿斯科特,是位普通上班族,因患有性愛成癮症而失去工作、丟失朋友,現在幾乎離不開男友James Keates。 性癮是指個體出現強烈的、被迫的連續或周期性的性衝動行為,如果這些性衝動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焦慮不安的痛苦感覺。 一個人如果終日沉溺於性愛中,會致正常生活、法律、道德而不顧,就像菸癮、毒癮、賭癮一樣,性癮也會讓人難以自拔,這在醫學上稱之為"性成癮"。
  • 3C的危害:慈濟醫師忠告 視網膜剝離率恐增40倍
    一名15歲的國中生,從小近視加上過度使用電腦,雙眼近視都超過七百度,平時眼睛沒有任何不舒服,只有偶爾覺得看東西變得模糊,有時候眼前會忽然飄浮許多黑點,眨眼好像看見閃電,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了,經過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患有視網膜剝離,接受手術後視力才漸漸恢復。
  • 央視新聞:35歲男子躺床上玩手機 頸椎退化如70歲老人
    診斷結果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長期低頭玩手機,這名男子的頸椎已退化到了70歲老頭頸椎的程度!  據了解,這位35歲的男子是名工程師,不但白天經常低頭玩手機,夜裡更喜歡窩在床上玩,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剛開始,這名男子發現玩手機時間長了會雙手酸麻,但他以為只是肌肉酸了不以為意,直到後來發現不玩手機時,雙手也會酸麻無力,才嚇得到醫院求診。
  • 日本政府鼓勵39歲以下新人結婚補貼60萬日圓 奈良鹿疑鹿餅成癮瘦到皮包骨
    日本政府為鼓勵結婚放寬生活補貼 39歲以下新人結婚最多可獲60萬日圓
  • 年輕人每天花多長時間玩遊戲?鄰國日本做了一項調查
    移動互聯時代,手機玩遊戲越來越方便,各種重度遊戲恨不得玩家時時刻刻都在掛機,除了沉迷帶來的一連串問題,玩遊戲真的一點好處沒有嗎?
  • 雙語: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疾病!這些症狀你符合嗎
    去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遊戲成癮」列入第11次修訂版《國際疾病分類》的草案中,將其定義為「一種持續或經常重複的遊戲行為(數字遊戲或電子遊戲),其中既包含在線遊戲也包含本地遊戲。」目前,一些國家已經將「遊戲成癮」確定為重大公共健康問題,並制定了相應對策。英國有許多私人戒癮機構。韓國政府已經頒布了一項法律,禁止16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午夜到早晨6點之間從網路遊戲中獲取信息。在日本,如果玩家每個月玩遊戲超過一定時間,將會收到警報。Gaming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 貪玩手機麻將,半夜手竟被麻醒!3招伸展活動,教你舒緩疼痛.....
    日前,一名44歲的女性,因經常喜歡窩在床上玩手機版的麻將遊戲,導致右手常會出現麻痛感,有時就連抬頭,也會有一股電流從頸部延伸到手指,而嚴重時甚至會半夜麻醒。 起初原以為是腕隧道症候群所引起,但經過了1個多月的治療,症狀仍不見起色,後來才發現,她除了有腕隧道症候群外,長時間低頭,造成骨刺增生,進而引發頸椎退化壓迫神經,才會使得她右手麻痛感,所幸經過復健治療後,症狀已逐漸獲得改善。
  • 6歲男童玩奶奶手機,下單近200箱方便麵,到貨後全家人懵了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電子產品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已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物品,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近乎讓男女老少們都專注於這一方小小的屏幕裡面
  • 8月1日起,全國啟動醫師、護士電子證照!(附申請流程)
    7 月 22 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關於推行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工作部署,在前期電子化註冊管理改革基礎上,《通知》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以下簡稱電子證照)。通過構建電子化註冊信息系統,優化完善行政審批方式,實現對全國所有醫療機構、醫師、護士從準入到退出全執業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 欲罷不能: 電子設備為什麼讓我們上癮?
    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每天在手機、ipad或其他電子設備上花費了多少時間?沒錯,這是一種新式癮,行為上癮。那麼為什麼電子設備會讓我們如此上癮?讓我們看看社會心理學家亞當·阿爾塔(Adam Alter)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吧。這篇文章是以對話的形式,圍繞Adam Alter的新書《不可抗拒:成癮科技的興起和讓我們欲罷不能的生意》展開的。
  • 印度給中國電子產品使絆子,蘋果iPhone手機遭遇通關延誤
    目前尚不清楚iPhone手機通關時間延誤了多久,但蘋果印度公司高管呼籲印方加快審批速度。據路透社報導,印度標準局(BIS)以往對進口電子產品的審核時長約為15天,但現在有些申請需要審核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 母親節 | 一位媽媽對恐同症患者的控訴
    藉此:UBEAR 公號建議同學們不論你此刻身在異鄉還是家是否給媽媽買了禮物還是要電話或親口對你的媽媽對你的媽媽說:「媽!母親節快樂!感謝您把我生的這麼優秀!我愛您!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We Are One》,在YouTube「愛最大」頻道發布。MV開頭一位拉拉媽媽對恐同症患者的控訴。
  • 戒手機癮神器來了:解鎖一次手機屏幕 ,罰款6元!
    出門不帶手機一整天都心不在焉,吃飯的時候刷個朋友圈,坐地鐵的時候玩會兒小遊戲,更有甚者,上廁所的時候玩手機可以把兩分鐘拉長至兩小時。是不是對手機恨之入骨,又欲罷不能?當然,對手機上癮的情況不僅在國內,國外也有這樣的現象。日本政府的一項調查顯示,隨著智慧型手機逐步取代傳統手機,日本民眾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已經達到2小時50分鐘,較7年前翻了一倍。
  • 深圳靜思書軒 心靈講座《清淨在源頭——舊電子產品的危害》
    電子垃圾對環境的破壞對染比不上核洩漏,排放有毒物體來的直接,但是大多數電子垃圾都含有重金屬,而重金屬滲入土壤,進入河流和地下水,
  • 限制高中以下學生一天只能玩1小時電動,合理嗎?日本這項政策引起超大爭議
    、孩童為對象的相關對策,包括玩遊戲時間(包括遊戲機、手機)平日不得超過60分鐘,假日為90分鐘,夜晚使用時高中生不能超過晚間10時,國中生以下不得超過晚間9時。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遊戲的精彩度不斷進化,大人們擔心孩子們可能過度沈溺於網路或遊戲的擔心其來有自,加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8年6月正式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為新型心理疾病,更讓憂慮有所本,成為國際級的醫療視角。
  • 歐國杯攻略:火力提升 德國勢克恐意症
    惑波經:15815960000  15815961111
  • 睡覺前不要讓孩子玩手機:影響睡眠
    © iStockPhoto.com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說,在本周發表在 JAMA Pediatrics 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表示,有大量而且一致的證據表明,睡覺前接觸或使用移動電子設備,會影響睡眠的時間(正常睡眠定義為兒童不少於10小時,青少年不少於9小時)以及睡眠的質量,往往導致兒童在白天嗜睡。
  • 國足不「恐韓」你就不恐血?!
    簡直比過年還熱鬧,不過也對,畢竟過年一年一次!賽前,小夥伴和小編打了個賭:最帥的人贏球證明,國足的「恐韓症」治好辣!那我獻血來治「恐血症」!現在國足取勝啦!小夥伴,你終於要克服「恐血症」了嗎?不過小編聽說近日重慶高校有大事要發生!
  • 當中國父母還在縱容孩子玩手機時,法國政府卻公開幹了這件事
    手機,或許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必備品,對於成年人來講,它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吃飯,工作,購物,社交,甚至談戀愛都離不開手機。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也開始手機不離手。尤其是一放暑假,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家裡開始玩手機,甚至開學之後,也會帶手機到學校去玩,這種狀況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