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新 鎮(下)
回顧歷史,北新鎮的工商業在某些方面經久不衰,久負盛名。如「老黑剪刀」就是如此,至今曾暢銷全國。這是在民國初由南通人郭老大、郭老二弟兄來北新鎮辦二爿剪刀店而起家的,今傳到第三代。現農機廠打剪刀基本上是郭家傳業的。不過,現在除老黑剪刀外,本鎮的龍鋸和木、竹、泥等多數匠作工具質高量多,產品同樣暢銷全國。這是本鎮農機廠當今興盛的根本原因。太和齋的糕點也享譽千裡之外,其中雲片糕最有名,它用料考究,味道極美,清朝御用食譜上曾記載美食唯太和齋雲片糕為最佳。章震的賀年片也曾聞名遐邇,暢銷新加坡和印度支那等地。這是1925年左右開始創業的,當時有2間房子,職工二三十人,到抗日戰爭爆發時停業。1959年本鎮由集體辦了畫品廠,後與貝雕廠合併稱工藝美術廠。
建國以後,鎮上辦了百貨公司批發部、糖煙灑公司批發部和供銷合作社三個國營商業單位和17個合作商店。1958年撤銷了批發部,辦了供銷社和商業聯營社。商業聯營社包括大眾聯營社、利民聯營社和利眾聯營社。目前本鎮有供銷社的10多個門市部,集體商業總店和分店近10個,個體商業100多個。工業方面,這裡有啟東造紙廠、啟東農藥廠、啟東化工廠和北新棉廠四家縣屬廠。鎮上有8個鎮辦企業,它們是針織廠、服裝廠、工藝廠、無線電八廠、漂染廠、鐵木業社等。有了個事業辦的企業,它們是中心校辦的領襯廠,地毯廠;建新中學辦的襯布廠,塑料廠;醫院辦的橡膠廠和供銷社辦的領襯廠等。鎮上還有3個村辦企業和6個家庭辦的工廠。在上述諸多企業中,領襯成了:本鎮的拳頭企業,僅鎮上就有10多個領襯廠。
除建新中學外,這裡還有幼兒園、中心小學和北新鎮中。三校共33個班,1200名學生,110多名教職工。鎮衛生院有45名醫務人員,22間病房,70個床位。鎮上還有信用社、農行和建行的營業所、稅務所、郵電支局、房管所、派出所等事業或行政單位。文化娛樂生活方面,鎮上建有一個電影隊,一座電影院,也有一個溜冰場。目前,本鎮全長725米,面積651畝,人口1712人。
解放後至1988年,鎮附近先後建立了三和港,啟東港輪渡碼頭,來往旅客很多,鎮上也很熱鬧。解放以後,這裡一直是啟西區和北新鄉(鎮)兩級機關所在地,成為區、鄉(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北新老鎮將煥發青春。
(根據宋德茂、周家樣、戴浩、顧恩望、沈文星、張漢忠提供的資料整理)
來源:滬啟雙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