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綜合電)世界銀行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空氣汙染已成為引發過早死亡的第四大風險因素。2013年,全球因空氣汙染引發的疾病而喪命的人達550萬,每年給全球經濟造成的勞動力損失則高達數百億美元。
這份名為《空氣汙染的成本》的研究報告由世行和華盛頓大學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根據2013年的數據合作完成;2013年是研究員能得到的最新數據。
該報告指出,空氣汙染已成為吸菸、飲食和肥胖症之後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
2013年有550萬人死於與戶外和室內空氣汙染有關的疾病,而93%與空氣汙染相關的死亡和非致命性疾病病例都集中於發展中國家。
中低收入國九成人口 生活在危險空汙環境
空氣汙染會導致癌症、心臟、肺和呼吸道疾病,而且對兒童的傷害最大,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和肺部還沒有完全發育。
該報告說,「全球中低收入國家有九成的人口被程度危險的空氣汙染所包圍……(汙染空氣)是指我們所呼吸空氣中那些非常微小的顆粒。這些顆粒來自許多不同地方,大小只有頭髮的三十分之一,因此非常非常的微小。」
空氣汙染不僅威脅人類健康,也造成勞動力損失,阻礙生產率提高。
2013年,空氣汙染給全球造成2250億美元(約3040億新元)的勞動收入損失,福利損失更是高達5萬1100億美元。
福利損失(welfare losses)也稱無謂損失,在經濟學上通常指由於市場未處於最優運行狀態而引起的社會成本。
該報告說,東亞及太平洋和南亞兩個地區是全球因空氣汙染遭受福利損失程度最為嚴重的地區。
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空氣汙染造成的福利損失佔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5%;在南亞地區,這一比例為7.4%。
其中,室內和戶外空氣汙染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0%,印度佔7.69%,斯裡蘭卡和柬埔寨則佔約8%。
世行資深環境經濟學家納拉因說:「南非和東亞地區的空氣汙染死亡率最為嚴重,因為這兩個地區的暴露程度最高,同時也因為這兩個地區內有一些人口最多的國家。南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在勞工收入的損失方面的確最高,因為那裡受影響的人口比較年輕,而且處於就業年齡。研究福利成本就會發現,東亞太平洋地區以及南亞地區(最高)。」
他指出:「這份報告的主要動機是突顯空氣汙染的挑戰,以及空氣汙染的廣泛程度,同時為各國採取行動提供經濟上的解釋。各國不能無視這個問題,而是應採取應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