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成全球第四大死因

2021-02-15 獅說新語

(華盛頓綜合電)世界銀行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空氣汙染已成為引發過早死亡的第四大風險因素。2013年,全球因空氣汙染引發的疾病而喪命的人達550萬,每年給全球經濟造成的勞動力損失則高達數百億美元。

這份名為《空氣汙染的成本》的研究報告由世行和華盛頓大學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根據2013年的數據合作完成;2013年是研究員能得到的最新數據。

該報告指出,空氣汙染已成為吸菸、飲食和肥胖症之後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

2013年有550萬人死於與戶外和室內空氣汙染有關的疾病,而93%與空氣汙染相關的死亡和非致命性疾病病例都集中於發展中國家。

中低收入國九成人口 生活在危險空汙環境

空氣汙染會導致癌症、心臟、肺和呼吸道疾病,而且對兒童的傷害最大,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和肺部還沒有完全發育。

該報告說,「全球中低收入國家有九成的人口被程度危險的空氣汙染所包圍……(汙染空氣)是指我們所呼吸空氣中那些非常微小的顆粒。這些顆粒來自許多不同地方,大小只有頭髮的三十分之一,因此非常非常的微小。」

空氣汙染不僅威脅人類健康,也造成勞動力損失,阻礙生產率提高。

2013年,空氣汙染給全球造成2250億美元(約3040億新元)的勞動收入損失,福利損失更是高達5萬1100億美元。

福利損失(welfare losses)也稱無謂損失,在經濟學上通常指由於市場未處於最優運行狀態而引起的社會成本。

該報告說,東亞及太平洋和南亞兩個地區是全球因空氣汙染遭受福利損失程度最為嚴重的地區。

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空氣汙染造成的福利損失佔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5%;在南亞地區,這一比例為7.4%。

其中,室內和戶外空氣汙染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0%,印度佔7.69%,斯裡蘭卡和柬埔寨則佔約8%。

世行資深環境經濟學家納拉因說:「南非和東亞地區的空氣汙染死亡率最為嚴重,因為這兩個地區的暴露程度最高,同時也因為這兩個地區內有一些人口最多的國家。南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在勞工收入的損失方面的確最高,因為那裡受影響的人口比較年輕,而且處於就業年齡。研究福利成本就會發現,東亞太平洋地區以及南亞地區(最高)。」

他指出:「這份報告的主要動機是突顯空氣汙染的挑戰,以及空氣汙染的廣泛程度,同時為各國採取行動提供經濟上的解釋。各國不能無視這個問題,而是應採取應對行動。」

相關焦點

  • 全球空氣汙染分布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研究人員繪製了一份全球汙染分布圖,標記出全球範圍內空氣品質指數,從中可以看出你所在的城市是否遭遇空氣汙染。近年來,PM2.5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其來自汽車尾氣和化石燃料燃燒等途徑,對人類健康構成較大的風險。空氣汙染是一種無形的威脅,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引發心臟病,這張全球空氣汙染分布圖可以讓你知道世界哪些地方處於重度空氣汙染中,哪些地方擁有清新的空氣。 圖中用幾種顏色標記出空氣汙染情況,綠色的地方空氣汙染基本沒有,汙染等級為好,空氣品質非常令人滿意,基本不會對人體構成危害。
  • 2016全球空氣品質報告,中國成空氣汙染重災區?
    該報告主要通過測度指標得分,對全球將環境問題視為高級優先領域的180個國家表現進行了環境績效指數(EPI)排名。其中一項關鍵指標是空氣品質。此次EPI空氣品質排名前五的國家,幾乎都是太平洋島國,第一塞席爾,第二千里達及托巴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島國),第三馬爾地夫,第四冰島,第五澳大利亞。中國的空氣品質排名倒數第二,屬空氣汙染的重災區。
  • 全球空氣汙染報告:《2017年全球空氣狀況》
    在印度新德裡或中國北京,街道煙霧繚繞的現象已是司空見慣的空氣汙染。
  • 中國空氣汙染地圖發布:每天4000人死於空氣汙染
    近期兩位美國學者繪製了中國空氣汙染地圖[1]。估計中國每年160萬人因空氣汙染死亡,佔中國總死亡人數的17%。
  • 《2020年全球空氣狀況》報告空氣汙染對新生兒死亡率的影響
    2020年10月,美國健康影響研究所(HEI)發布題為《<2020年全球空氣狀況>報告了空氣汙染對新生兒死亡率的影響》
  • 生態通訊社:全球空氣品質指數最新排名 這個城市空氣汙染最嚴重
    根據全球空氣品質指數(AQI)的最新排名結果顯示,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排在「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城市
  •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研究:15%與空氣汙染有關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報告,全球因染新冠病毒而喪命的病例中,15%可能與空氣汙染有關連,點出溫室氣體排放構成的健康風險。先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廢氣排放和工廠造成的空氣汙染,是如何使每個地球上的男男女女與兒童的預期壽命減少兩年。德國和賽普勒斯的專家如今表示,他們已經估算出新冠病毒(COVID-19)死亡病例中,有一定比例得歸咎於空氣汙染加劇帶來的影響。
  • NASA公布全球空氣汙染數據:北京總體竟好轉
    這種氣體廣泛存在於汽車尾氣、工廠和電廠排放物中,也是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空氣汙染物之一。二氧化氮的含量高低能夠說明某一地區空氣汙染的嚴重程度。 NASA於昨日(2015年12月14日)公布了Aura衛星發射9年以來的全球空氣汙染數據,讓我們得以一窺地球上空氣汙染最為嚴重的有哪些地區。但從該研究提供的熱力圖上,我們同樣還會發現,有些地區的空氣汙染出現了令人驚奇的好轉。
  • WHO世界空氣汙染地圖最新出爐!中國一片紅!加拿大一片綠!
    9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空氣品質地圖。數據顯示,加拿大空氣好到爆表!
  • 【GOVBUY】空氣汙染嚴重,口罩戴起來!
    秋冬季節的來臨,空氣汙染問題話題持續引發人們的關注。
  • 空氣汙染調查報告(演講稿)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空氣汙染調查報告》。最近我們年級組開展了《周圍的環境》綜合性學習活動,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調查,製作環保手抄報,我們進一步提高了環保意識,對環境知識了解得更為豐富了。我們學習小組進行的是空氣汙染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匯報如下: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有以下三點:1、工業是大氣汙染的一個很重要來源;2、生活爐灶與採暖鍋爐;3、交通運輸工具尾氣排放。
  • 【最新消息】WHO世界空氣汙染地圖最新出爐!中國一片紅!加拿大一片綠!
    9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空氣品質地圖。數據顯示,加拿大空氣好到爆表!
  • 空氣汙染相關肺癌的基因組突變特徵被揭示
    最外面一圈是人的23條染色體首尾相接組成的環;往裡的第二圈代表樣本中發現的突變基因;第三圈是拷貝數發生變化的DNA片段;最裡面的一圈則是結構變異,如融合基因等。資料顯示,全球80%的居民生活在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標準的空氣之中,空氣汙染既影響發達國家,也威脅發展中國家民眾的健康。
  • 空氣汙染 | 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
    從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煙霧到室內煙塵,空氣汙染對人們的健康和氣候都構成了重大威脅。
  • 空氣汙染嚴重影響我國太陽能發電?!
    我國是世界上光伏發電第一大國,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光伏併網裝機量達到204.3吉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全年光伏發電量2242.6億千瓦時,佔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3.1%。然而,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太陽能在一個國家能源結構中所佔的比重,不僅取決於安裝速度,還與空氣汙染水平掛鈎。
  • 黑科技 | 空氣墨水「槓上」大氣汙染
    但當我們在抱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轉變思考方式,從行動和創意出發,為我們和子孫後代營造一個良好的空氣環境?2015年,《自然》報導稱,據科學家研究預測,如果再不採取有效措施遏制汙染排放,到2050年,因空氣汙染導致過早死亡的人數將高達6,600,000。《2019全球空氣狀況》報告還首次納入了關於空氣汙染影響人們預期壽命的評估。
  • 現代空氣汙染起源於工業革命
    首先咱們看看,現代意義的大氣汙染是怎麼開始的。雖然空氣汙染古已有之,但是,現代意義上的空氣汙染,還是出現於工業革命後的英國。隨著工業的發展,蒸汽機的應用,煤炭被大規模地應用到,工業生產和生活中。霧都倫敦汙染事件那時候在倫敦,有數以十萬計的煙囪、蒸汽機,釋放出大量的煙塵和有毒有害的氣體。不久以後,空氣汙染的後果就呈現出來了。那是在維多利亞時代,當時冬季的倫敦,經常是因為空氣汙染發生嚴重的霧霾,行人幾乎不能從街道的這邊,看清楚另一邊的路況。
  • WHO世界空氣汙染地圖最新出爐!中國一片紅!加拿大不出所料,果然是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空氣品質地圖。數據顯示,加拿大空氣好到爆表!怪不得都說這裡適合養老!但與此同時,中國卻成了汙染重災區,PM2.5嚴重超標!好在,「世界最大空氣淨化器」近日落戶北京。它不但能夠減少霧霾,還可以把收集到的塵粒製成戒指!9月27日,WHO公布了世界空氣汙染互動式地圖。
  • 空氣汙染指數是怎麼測出來的?
    「紅黑榜」發布並引發熱議時,人們總會更加關注空氣品質指數(AQI)。AQI替代原有的空氣汙染指數(API),已經4年多了。相比原先只監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三要素的API,AQI監測力度更為嚴格,汙染物指標更多。那麼,究竟AQI是如何測量和計算的,又與人們常說的霧-霾有何關係呢?AQI是定量描述空氣品質狀況的無量綱指數,主要是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六項汙染物濃度值換算成相應的指數。
  • 空氣指數235!如何避開空氣汙染?
    青島空氣汙染指數建議:今天青島市空氣重度汙染,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儘量減少戶外運動。空氣汙染對兒童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一天中空氣汙染水平會有不同變化。上下班高峰期,道路空氣汙染達到峰值。在寒冷、乾燥、多霜或多霧的早晨,街道汙染物可能會更多,也更容易被人體吸入。這樣的日子應儘量減少出行,哮喘或過敏患者最好不要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