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歡迎你繼續收聽良友電臺幸福滿家園的節目。我們再來談《網絡新世代》的年輕人他們的工作觀是什麼?
黃燕君:馬老師好。
馬老師:燕君你好,聽眾朋友大家好。
黃燕君:我們今天再來談一談網絡新世代到底是怎麼樣生活工作的。我看到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在工作上面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不斷的換工作。對我們父母而言會覺得不可思議,那到底網絡新世代的人是用什麼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工作。
馬老師:我們要知道「為五鬥米折腰」的時代過去了,網絡新世代的年輕人不再是在貧窮飢餓當中長大,大多生活還算過的去,不再是為了吃的飽,還要吃的好。第一個是因為他們生長的時代不同了。第二個是網絡新世代他們從小是在網絡環境下長大,網絡已經培養了他們寬廣的視眼,也提供了各樣的行銷管道。以前買東西是實體店,現在年輕人買東西他們會選擇在網絡上。網絡給了他們各種各樣的資訊,當他們要自己賺錢、自己工作的時候,他們對自己的工作也有屬於他們自己想法。尤其是網絡上有很多的創業故事,這些故事聽起來連我們都會心動。這些資訊都會讓我們怦然心動,也想著去嘗試。再就是這一代的年輕人有一個好的優勢就是他們的父母開始懂得鼓勵他們,在教養他們的過程中會告訴他們要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有潛力的,只要努力就會達到某一個目標,往前走夢想總有實現的一天。因為他們成長的背景加上網絡給他們的機會,所以通常等到他們自己要工作的時候,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有很多的選擇。他們認為自己有很多的自由,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什麼,這個對他們來講是很重要的一個理念。現在我們買電子產品會說這個東西耐不耐用比較重要,可是年輕人會覺得這個產品能不能給他們最大的自由度,這是最重要的。
黃燕君:這個真的是和我們的想法很不同,所以你今天要跟我們講一下網絡新世代的年輕人他們是怎麼樣思想的,這可以幫助父母對他們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而不是把他們定在一個位置上說他們是不對的,是沉迷網絡,或者是怎麼樣!怎麼樣.如果父母對他們的想法有更多的了解,就可以接納他們。
馬老師:對他們來說工作也是需要賺錢的,他們也不是那麼不切實際。可是對他們來講,賺錢不只是工作唯一的目的。他們很強調為自己工作,不是為別人。不是只是為賺錢,他們真心的會把工作當成是一個發現世界、探索自己潛力、甚至是一個尋求人生方向的途徑。所以你要告訴他為了生存、為了家庭責任委屈自己成為賺錢的工具,對他們來講沒有多大作用,這不是他們工作的目的。
黃燕君:雖然他們有很多想法希望去實現夢想,但是實際呢?
馬老師:是啊,要找到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工作何等的不易,沒有一個公司的存在是為你自己個人的。也因此有一個統計出來大概在美國有百分之五十的學生在畢業前是計劃自己創業開公司。現在網絡上也要很多創業的點子,這讓很多人蠢蠢欲動。記得有一年我兒子生日,我們想為他買一個四軸遙控飛機。然後就在網上面搜價、比價半天找到了一家離我們不遠的代理公司。當我們進去才發現那個所謂公司其實的只不過是一個倉庫隔出來一個小小的辦公室,只有一張辦公桌,上面放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對面堆了一堆退貨的飛機。那個老闆剛好是中國人,大概有二十多歲,有點靦腆。我們進去的時候他都不太會打招呼,看到我們也沒有任何推銷的動作。我們問一句他答一句,眼睛一直盯著他面前的熒幕,看都不看我們一眼,好像熒幕比人要安全。然後我們告訴他我們需要一架遙控飛機,是買給兒子的生日禮物。他就起身進了倉庫,我們很納悶,他這是賣不賣呀?十分鐘之後,他手裡拿著一架遙控飛機出現在我們面前。當他知道飛機是我們給兒子的生日禮物,這時候他笑了。他為我兒子能有這樣的生日禮物開心,因為他自己小的時候是沒有這麼好的飛機玩的。從小到大他就不是很愛讀書,所以現在自己開公司做這個生意,因為這是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一個不講話到談到飛機就滔滔不絕的人,他在做著自己開心的事。飛機的功用在他手裡發揮的淋漓盡致。我覺得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網絡新世代年輕人對工作的看法,他們不只是要做事,不只是要賺錢,而是他們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歡的,為了這個緣故他們就選擇自己創業。
黃燕君:是的,這就是他們的想法。但是有時候我們用我們的想法去套他們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衝突。
馬老師:當然因為我們的閱歷我們會問百分之五十的都創業,創業有這麼好嗎?成功率有多少呢?其實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真正創業成功的人並不是那麼多,所以很多人在創業一段時間後還會回到現實裡面去,也稍微會為「五鬥米折腰」。所以你會看到他們常常不斷的換工作,這也是其中一個道理。有些工作對他們來講只是一個過渡,先賺一點錢。然後才有資本做下一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這一代人不再像上一輩喜歡有一個鐵飯碗就好了,他們不甘於平淡。
黃燕君:我們想到網絡新世代的年輕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創業雖然不見得都能夠成功,但是他們這種心志我覺得我們作父母的應該學習去接納。再就是這些年輕人到底想在哪裡工作呢?
馬老師:美國有一個高中生協會,他們每年都會發問卷給一萬八千個網絡新世代,其中包括高三的學生、大學的學生、還有年輕的專業人士,讓他們在美國200多家著名的公司選出他們心目中夢想的工作環境。從2013年到2015年連續三年,雖然前五名的工作排名有些調整,可是大概都超不過這五家公司。第一家是科技公司---谷歌;第二家是娛樂---華特迪士尼公司;第三還是科技---蘋果;第四是一家聖猶兒童研究醫院,這個醫院是研究兒童絕症的;第五是地方醫院。那麼他們到底看重什麼?為什麼會選擇這五家公司?第一他們看重的是公司所做的東西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力是什麼?比如研究兒童絕症的這就醫院,因為他們覺得這個醫院所做的事情會幫助在疾病中的兒童,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地方醫院也是有服務性的。華特迪士尼當然跟他們童年的夢想有關,跟創意有關,同時對他們來講娛樂能夠讓人開心、減壓。他們知道蘋果、谷歌科技對未來世界發展的重要性,很多慈善事業都需要高科技。他們去做的時候絕對不只是看到這些公司有名,而是這個公司本身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黃燕君:所以這五家公司是年輕人畢業之前非常嚮往去的地方,如果我們再深入一些去觀察,這些網絡新世代的年輕人有什麼樣的公司對他們來說比較呆的長呆得住,還有什麼是他們所看重的。
馬老師:我們看到四個特徵是他們看重的,第一個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公司做的事情有沒有意義之外,還有公司對員工的公平,對社會要有貢獻,公司不只是自己賺錢,在賺錢之外還有對社會有貢獻,這些都是他們所看重的。
黃燕君:這一點讓我很驚喜!
馬老師:我們通常會覺得實習經歷、薪資福利會是他們看重的首選,他們也不是不看重這些。但是他們會在薪資跟福利的基礎上看重工作時間的彈性,不是朝九晚五。他們更希望是可以集中精力在短時間內把工作做好,然後可以照顧家庭,可以休息。第三點他們也蠻看重這個工作本身提供他們什麼樣的學習機會,他們能不能學習到新的科技,好讓他們將來可以晉升。另外一個是他們看重公司能不能提供給他們一些國際經驗。網絡不受限,他們在現實中也不願意被國際的界限所攔阻。所以如果這個公司能夠提供他們一些國際經驗,包括外派他們去國外實習機會或者有一些學習的機會,他們會更喜歡。另外一個他們看重公司要個人獨自作業還是團隊作業?他們更喜歡團隊作業。我常常會覺得這個時代的人是關在自己的房間裡,可是你會發現其實真正去做研究的話,網絡新世代比以前的時代更看重團隊作業。也許對他們來講個人英雄的時代過去了,他們喜歡團隊英雄。
黃燕君:這讓我們對網絡新世代的年輕人有更多的認識,因為有時候我們的想法很狹隘,我們以為他們只是盯著熒幕。其實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他們不再被傳統的思想所束縛。
馬老師:我們說現在的年輕人很自我為中心,他們自己的意見都很大,他們怎麼肯協作呢?協作跟合作又不太一樣,協作就是大家可以一起做,但是有可以保有自己個人的想法。也就是說他們的環境裡面讓他們覺得我不需要忍氣吞聲,協作的意思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放棄自己的想法聽從指示。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把他的獨特性擺上去,看團隊如何整合。用彼此之間個人的特性合在一起做,這叫協作。回到剛才所談的看重的第四點,就是他們非常看重職場的氣氛跟環境。以前的人覺得是只要工作穩定,只要賺錢不錯,福利不錯,公司穩定就好了,即使不喜歡同事或老闆也沒關係。但是網絡新世代他們更多看重的是工作環境,同事和老闆對他們很重要,如果他們的同事不夠友善,對不同背景的員工沒有包容心的話,他們就會覺得需要換工作了。甚至包括工作地點的方便性對他們來講都非常的重要。
黃燕君:馬老師我還看到現在這些年輕人他們在工作的時間上非常的有彈性,他們可以早上隨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我只要把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他們已經顛覆了朝九晚五的傳統想法,這個是不是在所謂的工作倫理上有一點差異。
馬老師:我有個朋友是公司的老闆,很多年前網絡還不流行的時候,網絡新世代才剛剛成長要進入社會工作的時候。他用了一批之後就跟我們宣布他決定以後絕對不用公元某個年度出生的人。他說他們早上可以名正言順的遲到,早上遲到了我晚上補回來。中午有事還要走,這那是員工,讓他們當老闆就好了。他就覺得這個新世代的人很沒有工作倫理,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我記得很多年前我們的老二剛剛高中畢業有個機會到一家公司實習,朝九晚五。剛開始一個禮拜,每天都準時下班,然後那個周末她跟我說,每一次下班都是她第一個走,其他人都不動。一次在晚上九點半,我們在地鐵中碰到她的同事。她同事是剛剛下班,我們就很驚訝,不是每天五點就下班了嗎?怎麼會現在下班?後來她從同事那裡知道,公司規定是五點下班,可是每個人沒有九點是不會離開公司的。我女兒很不理解,以為大家有很多事要做,或者會加薪。其實都不是,大家就是閒坐也要等到九點半。如果你九點之前走就表示你是一個不認真不負責不努力的員工,女兒就說這有什麼意義呢!我女兒的問法是非常典型的網絡新世代的想法,對他們來講工作倫理是用自己的方式有果效的完成手中的工作。對於他們工作倫理不是朝九晚五的框架,而是實際的為事情負責任。工作倫理是我對交代給我的事情有意見的時候,我敢起來跟你討論,這才叫做負責跟工作倫理。他們不會局限自己在那裡完成工作,他們可以把工作帶回家裡或者星巴克,他們也不會被時間約束,可以工作到很晚,也會因為很晚睡覺而遲起。他們的重點是我無論在那裡我把工作做好了就行。因此現在有很多信息比較好的公司,他們已經給員工很大的自由度。上班的時間可以隨時去休息,喝杯咖啡,甚至在公司裡面就有健身房,你實在太疲倦了,工作做不下去了就可以去放鬆一下。這是我們傳統裡面都是不能接受,而且會覺得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黃燕君:這是他們的工作倫理觀,跟以前的人不一樣。他們儘自己的力量做好了一件事情,而不再把它限制在某個時間或某個地點。雖然作父母的不能夠接受,但是我們要學習改變我們一些觀念。當然我們並不是允許孩子偷懶,而是如果在他們能做到的這個範圍之內,他能夠把他的工作做好,我想這個比較重要。
聽完馬老師給我們講網絡新世代的工作觀,確實跟我們這一代有很多不同。我們看到網絡這個平臺充實了年輕人,擴展了他們的眼光,相信這些都是正面的。然而對我們父母而言,我們也要知道從小教導孩子成為負責任的人,等他們長大了在他的工作上、家庭裡面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謝謝你的收聽,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