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面對貧富懸殊?

2021-02-15 今日佳音

據臺灣財政部發布的2015年綜所稅申報結果,臺灣的貧富懸殊到達100倍,年收入是4百多萬與4萬多的差別。這當然不是完全準確,因為單從報稅來說,很多低收入是不報稅的,某些高收入是逃漏稅的。但我們還是可以發現貧富懸殊正在擴大是不爭的事實。這個現象在全世界都在發生,也就是「財富集中化」——有錢的人愈來愈有錢,窮的人愈來愈窮,極少數人把錢都賺光了,剩下的人再去瓜分桌上剩下的零碎。只是,多數人對此並不在乎:「與我何幹?」,只要自己不是最窮的那一群,努力往上爬就對了。

 

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表面看來,貧富的問題是「誰叫你不爭氣?」,但是實際上,貧富不均是制度出現問題,會導致一個人再怎麼努力都賺不到錢。那又如何?後果非常嚴重!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曾說,全球頂尖百分之一的富豪繼續貪婪下去,後果遠比金融海嘯更嚴重。多嚴重?想也知道,最終會導致對立衝突進而引發革命與戰爭。

 

許多研究則是指出,貧富與教育確實有很直接的關係,愈多接受高等教育,就愈拉開與底層的距離。(這年頭,大學畢業可不能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不保障致富,但是卻可以產生「物以類聚」的效應。

 

大家以為名校的「企管班」這類學歷的威力真的是去上課寫作業嗎?當然不是!答案是「人脈」。(美國長春藤名校要的就是『校友』二個字)。當社會精英透過制度(類似「證書」之類)甚至法律限制其他人進來瓜分資源,當整個社會高層愈來愈壯大而底層愈來愈薄弱的時候,社會(包括國際社會)就失衡了。

 

至於這個時代,經濟崩解產生的連鎖反應那就不用多說了。當一個人賺一年比你一輩子不吃不喝還多的時候,誰還相信這個社會?

相關焦點

  • 正確理解貧富懸殊,從而正確理解天價飯局
    Aleksandra Ekster | Wine上海40萬元的一頓飯,引發許多議論,最多的莫過於感嘆貧富懸殊。
  • 這篇文章指出,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
    中國人權研究會發表文章指出,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中國人權研究會14日發表《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一文,揭露了美國在整體富強面紗的掩蓋下,貧富分化愈加嚴重的現實貧富分化加劇導致美國社會的經濟不平等進一步暴露,底層民眾陷入更為艱難的生存困境,人權問題日益凸顯。文章指出,美國收入分配兩極分化趨勢顯著,中產階級規模持續萎縮,貧困率居高不下。相關數據顯示,美國最富有0.1%家庭的財富相當於最底層90%家庭的財富總和。
  • 基督徒:環保如何從身邊做起?
    環保如何從身邊做起?
  • 9位基督徒藝人合唱:《仰望》
    基督徒藝人邰正宵談《仰望》的創作: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風浪,不安和恐慌,我們全心仰望。
  • 問題:在這樣一個反基督教的世界,基督徒應該如何堅持他們的信仰?
  • 菲人過聖誕貧富兩樣情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特稿)菲律賓過聖誕節,就在大部分民眾飽餐山珍海味之際,街友在富家高牆外的垃圾堆翻東西果腹,一個聖誕節、貧富世界兩樣情。
  • 基督徒新年約會交友的8大須知,你知道幾條?
    春節回家過年,基督徒面臨著交友約會的問題。那麼,如何帶著正確的動機和成熟的心態慎重對待這一問題呢?主內一「建造幸福家庭」的博主發布博文,分享基督徒交友之前要先省察下列8個問題:1、我為什麼要開始交友約會呢?2、我是一個正常聚會服事,靈命成熟的基督徒嗎?3、我的交友婚姻觀,是否受世俗社會影響而隨波逐流?4、我是否清楚知道聖經對交友婚姻的教導,願意照著遵行?5、我有無長期禱告尋求主的旨意,知道自己有結婚的需要呢?
  • 基督徒應該「為正義而戰」嗎?
    很多人還沒弄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就跟著捲入洪流。大家都希望能有分於善事,卻不願意花費精力,所以心想,『那就表示一下同意好了』。然後,我們就看到各種問題被誇大。那麼,作為基督徒,我們應不應該追隨社交媒體上最新的話題或活動?我們應不應該參與這些,「為正義而戰」?或許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是問:「上帝怎麼說?」
  • 山寨版的基督徒?
    」老虎聽了後,在他身上聞了聞,仍「吼」地一聲撲上去,把他給吃了,只剩下一對嘴唇沒吃。其他老虎問這隻老虎為何要這樣做?這隻老虎回答:「老實說,我在這傢伙身上嗅了老半天,除了那張嘴以外,沒有一個地方像個基督徒。」 我們會不會只是習慣性地每周上教堂,守著某些宗教儀式,但在生活中卻無法實踐最基本的愛與關懷?
  • 講章 | 提摩太·凱勒:基督徒為什麼要成長?
    基督徒是需要成長的。這一期的內容取自提摩太·凱勒講章中的一節,特別談到基督徒為什麼要成長。願你也在上帝的恩典中日漸成長,「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基督徒為什麼要成長?一般城市人成為基督徒後都有以下這種感覺。他們說:「啊,我必定與眾不同、獨樹一幟。我必定很有洞察力,我發現別人發現不到東西。我大多數的朋友都認為我瘋了,但我找到真理了。」你對自己有很好的評價。然而,你不應該這麼想。你只是一個屬靈嬰孩。不管你的智力如何,不管你的財富有多少,不管你有什麼成就,你只是一個屬靈嬰孩。每個人初信的時候都是嬰孩。你不相信嗎?
  • 新頌敬拜領袖感謝信仰動搖後,基督徒顯出的善意
    桑普森說雖然基督徒「對許多教義持不同立場」,但他們仍然能彼此相」愛」,他補充道:「愛能遮掩許多過犯。愛不是緊揪著錯誤。愛永不止息。」桑普森說自他宣布信仰動搖以來,他一直感受到基督徒的「善意」。「他們向我顯出極大的善意,」他繼續道。「我看到了,我感覺到了,我聽到了。
  • 約翰·派博:與非信徒結婚的基督徒必須處以絕罰
    派博在其廣受歡迎的網站「渴慕神」(DesiringGod)近期的博客文章中回復了一位讀者,後者問到教會該如何應對基督徒明知道結婚對象為非信徒。牧師首先強調了此種情況的嚴重性,解釋說自稱信徒的人「拒絕教會長老們的忠告,與非信徒結婚」存在有多重「罪惡層面」。他援引《哥林多前書》7:39說:「首先,自稱信徒的人反叛違抗著上帝在新約中的明確命令」。
  • 基督徒的憤怒管理:憤怒是罪嗎?
    靈恩派基督徒演說家、作家喬伊斯·梅爾(Joyce Meyer)說並非完全如此,但有一些形式的憤怒確實可以歸入罪。她在她的網站上寫到,甚至神自己都對罪、不公、悖逆和卑鄙之事感到憤怒。因為有些憤怒服務於有用的目標,這可能是善的。然而,憤怒如果帶領人去做壞事,那就錯了。
  • 【基督教新聞】 基督徒離開中東影響甚巨
    新一項報告稱,基督徒繼續流失將令該區損失嚴重。           該報告由三間基督教慈惠機構及一所大學聯合撰寫,內容稱,基督徒是中東歷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部份,至今在社會發揮影響力,特別在教育、醫藥、科學與工程學等方面。又指敘利亞與伊拉克流失基督徒人口,不僅破壞社會結構,更有損兩國經濟。
  • 剛果:極端組織殺害100餘人,多為基督徒
    根據迫害監察機構敞開的門(Open Doors)的報告,最近幾周,一個具有擴張主義議程的伊斯蘭激進團體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至少殺害了100人,其中大部分是基督徒
  • 南蘇丹內戰屠殺基督徒(漁夫)
    根據《基督教郵報》(Christian Post)的報導,數以百計的基督徒被用不同的殘暴手段屠殺。有被燒死,被窒息而死,槍殺,或吊死。甚至兒童與殘障人士都無法倖免。女人被強姦的更是不計其數。 當地教會人士告訴真理新聞社(Fides News Agency):「雖然截至目前為止,還不能確定受害的人數,但我們確定這些基督徒被屠殺了。
  • 《中東的希望》報告:基督徒離開中東影響甚巨
    戰爭與迫害令中東基督徒不斷流失,敘利亞與伊拉克情況尤其嚴重。新一項報告稱,基督徒繼續流失將令該區損失嚴重。該報告由三間基督教慈惠機構及一所大學聯合撰寫,內容稱,基督徒是中東歷史文化不可或缺之部份,至今在社會發揮影響力,特別在教育、醫藥、科學與工程學等方面。又指敘利亞與伊拉克流失基督徒人口,不僅破壞社會結構,更有損兩國經濟。
  • 雙胞胎基因「偏心」,發量懸殊走紅,網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兩個孩子因為發量懸殊,被網友稱「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也是非常的形象了。兩個孩子在發量上有這麼大的差別,也絲毫不影響兩個孩子在一起玩的快樂,而且坐在一起默契十足,動作都出奇一致。兩個孩子是雙胞胎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難道不應該是一模一樣的嗎?
  • 為什麼基督徒不能過萬聖節
    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這個節日呢?很多的基督徒都會慶祝萬聖節,一些教會甚至牧師也在慶祝。最近我看到一個教會竟然廣告說他們開展一個殭屍快跑的活動。真的嗎?在上帝的家中?In a spirit of full disclosure, when I was a brand-new believer, I allowed my son to go trick-or-treating.
  • 統一復活節日期有助強化合一及基督徒的身分
    教宗六月十二日就「復活節統一日期」說:「我們必須要有一致的協定。」  這是他在羅馬聖若望拉特朗大殿舉辦的全球司鐸避靜活動中的講話。該次活動由天主教國際神恩復興運動主辦,吸引了來自五大洲的神職人員參與。  教宗開玩笑稱,基督徒可以對彼此說:「基督什麼時候從死者中復活?我的基督是今天,你的是下星期。」他指出,這種不統一讓人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