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貧富懸殊,從而正確理解天價飯局

2021-02-23 連嶽

Aleksandra Ekster | Wine

上海40萬元的一頓飯,引發許多議論,最多的莫過於感嘆貧富懸殊。

 

恐懼貧富懸殊,以為它將導致天下大亂的人不少,這可能源於對貧富懸殊的理解不對。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貧富懸殊是財富積累的自然現象,富裕社會沒有巨富,是講不通的。

 

人有智力上的差距,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材,學霸與學渣的智愚懸殊,而且這差距沒有彌補的可能,往往越來越大。但人們都喜歡學霸級的天才,也認為,創新的任務將更多由他們完成。人們並不害怕這種差距,也沒人提出要經常性給學霸拍一磚頭,讓他頭暈,從而縮小智愚懸殊。

 

一個人在市場競爭中,變得特別富裕,不過就是市場的學霸而已,錢就是分數。此時卻要求他們把一些分數轉給學渣,以為學渣從此就會變聰明,是滑稽可笑的。

 

一個人在市場競爭中,長期保持他的財富,並持續增加與他人的差距,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反而是值得讚嘆的事,就像亞馬遜的貝佐斯一樣,這位全球首富,第二名的比爾·蓋茨,差距都被越拉越大,更別說其他人了。這背後,是靠其長期保持公司的創新能力,不停滿足和發現顧客的需求。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40萬一頓飯足以引起許多人的不適。

 

人怎麼花自己的錢,是其絕對主權,否則,就談不上對財產的保護。別說40萬,更貴也行。

 

一頓飯貴不貴,對應其財力談更合適,花得起40萬的人,覺得值,對工薪階層來說,貴極了。自己半輩子的錢,人家一頓吃了,心理反應是自憐,進而嫉妒,喚起攻擊性。

 

攻擊他人,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貧富懸殊是罪惡」就成了一個正當的理由,可以掩蓋自憐與嫉妒。

 

對他人智力、容貌、地位與財富的嫉妒,極端情況下,會引發零星的衝突、甚至謀殺,但這種人性不至於釀成大禍。一是被嫉妒者的能量更大,足以抵擋嫉妒者的攻擊,嫉妒者卻會在嫉妒中更加虛弱;二是嫉妒畢竟是不太光彩的行為,絕大多數人將克制,激情會轉化成自我進步的動力。

 

有種觀點認為,富人不分錢給窮人,窮人最會就會搶劫殺害富人。這就是對嫉妒情緒的極度放大,也是對人性和窮人的誣衊。這也是對貧富懸殊的第三種解讀,是權術的利用。

 

一個精通權術的人,未必精通經濟學,但一定精通人性的黑暗,他知道,只要將這種黑暗正當化,將仇恨變成正義,將嫉妒變成悲憫,那麼,零星的、轉瞬即逝的黑暗人性就可變成持續燃燒的烈火,他像擁了一支黑暗的大軍,可以肆意傷害、搶劫和毀滅,最後,將人們帶到一個貧窮世界,富人沒有了,沒有誰吃得起一頓好飯,除了少數的統治者。

 

經濟學常識多一點,對自願的消費行為,對一切自願的行為,都能夠理解並接受,我們的心理就會更正常,就不會被利用。否則,有人渲染消費降級,你跟著焦慮,過幾天,來了一個40萬元的消費升級,你又跟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腦子都沒法正常思考,怎麼能夠過上好日子呢?

推薦:人脈很重要,如何得到?

上文:中秋快樂!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如何面對貧富懸殊?
    據臺灣財政部發布的2015年綜所稅申報結果,臺灣的貧富懸殊到達100倍,年收入是4百多萬與4萬多的差別。這當然不是完全準確,因為單從報稅來說,很多低收入是不報稅的,某些高收入是逃漏稅的。但我們還是可以發現貧富懸殊正在擴大是不爭的事實。這個現象在全世界都在發生,也就是「財富集中化」——有錢的人愈來愈有錢,窮的人愈來愈窮,極少數人把錢都賺光了,剩下的人再去瓜分桌上剩下的零碎。
  • 請正確理解「死者為大」
    另一方面,我挺理解派出所和和事佬,談判6次還不罷休,這家人鬧得不是一般的厲害,出於穩定角度,他們說的話雖然有失偏頗,但也挺無奈。  事已至此,有網友撐腰,我看這個張總也那麼怕被鬧事了,接下來這事很可能就按法律來。你要錢可以,去起訴就是,該打官司打官司。要鬧事,不好意思,尋釁滋事和敲詐勒索罪等著你。
  • 閱讀理解:選項同義替換就是同義詞替換嗎?
    他們回答說用來做閱讀理解。我一看,就是列舉了一大堆所謂同義詞,比如,其中一個我記憶猶新:achieve=obtain=gain=access to sth.我接著問:「有用嗎?」同學愕然:「不知道啊,還沒考呢?」然後,繼續低頭猛背。這是多少同學的通病啊,拿到一個江湖偏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了再說。
  • 如何正確理解TDS淨水指標值?
  • 『如何像日本人一樣說出正確好聽的日文發音』
    這次我們主要是想教大家『如何像日本人一樣說出正確好聽的日文發音』。
  • 【飯局讀圖】40種地圖讓世界理解中東
    40.航拍中東夜景
  • HACCP:關於驗證,驗證和監控,這幾個例子幫你更好理解
    這裡我們舉出幾個例子幫你理解。先看看幾個概念:關於確認:取得依據以證明,如果正確實施控制措施或組合控制措施就能足夠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確認是對當下的控制措施,或者是食品安全控制系統的評估,當發生變更時需要重新確認。確認控制措施要儘可能的在全面實施HACCP之前進行執行。
  • Psy.P:我開始理解PG ONE 理解陳冠希
    Swerve year by year It hurts flying like a birdI’m sick I got sick flow my flow sick想計算我的身價你得需要計算器hookpsyp我感到很噁心比如最近的遭遇潛伏在周圍的小人在等著你就因為成了明星要來扯上個關係我開始理解
  • Hipster的正確中文翻譯是什麼?
    5. 你精通身無分文並開心的生活之道,因為#快樂無處不在所以,問題是,Hipster的正確中文翻譯是什麼?
  • 如何正確理解「TDS」這一淨水指標值
  • 兔寶寶:熱熔膠怎麼用才正確?
    兔寶寶定製封邊熱熔膠正確使用五部曲1、確認工作溫度(是指操作需求的溫度)。封邊機由於較長時間的運轉,在熔膠罐中會積存一定的餘膠,如果定期不清理,會出現糊膠的現象,影響封邊的效果,從而造成一定的損失。3、塗膠裝置應避免過堂風。熱熔膠在融化後,流出膠罐在粘接的過程中,如果有過堂風經過,會在瞬間降低膠的溫度,使膠出現不易發現的固化現象,從而降低膠的粘度和強度,影響封邊效果,所以塗膠裝置的擺放位置要避免放在有過堂風經過的地方。
  • 韓語學習:如何才能正確有效的學習韓語
    在韓語學時,很多人往往面臨都半途而廢,這主要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此,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正確有效的學習韓語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正確有效的學習韓語的方法  1、整體感,從一個意群結構去把握詞根、單詞、短語、句子、段落、甚至全文、全書。  培養:練習圓體行書,一筆寫就一個單詞。
  • 俞敏洪:可怕的「正確臆想症」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病,我把這種病叫做「正確臆想症」,其病症就是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無可挑剔的,別人身上卻有著各種毛病和問題。這種病的危害在於得了這種病的人不是以自我欣賞為界限,而是總希望改造別人,糾正別人。    個人得這種病危害還不算太大,最可怕的是組織和制度也得這種病。
  • 這篇文章指出,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
    中國人權研究會發表文章指出,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中國人權研究會14日發表《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一文,揭露了美國在整體富強面紗的掩蓋下,貧富分化愈加嚴重的現實貧富分化加劇導致美國社會的經濟不平等進一步暴露,底層民眾陷入更為艱難的生存困境,人權問題日益凸顯。文章指出,美國收入分配兩極分化趨勢顯著,中產階級規模持續萎縮,貧困率居高不下。相關數據顯示,美國最富有0.1%家庭的財富相當於最底層90%家庭的財富總和。
  • 【信用動態】福建整治「天價巖茶」 實行明碼標價杜絕虛假宣傳
    近日,媒體曝光福建省個別地區「天價巖茶」亂象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 「綠色能量」的正確獲取方式
    這就要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綠色出行,是一種平等對待自然的態度!對於綠色的理解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是怎麼看的吧!
  • 寵物訓練師:決定養狗的那一刻起,你應該學會理解它
    他有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說法:決定養狗狗的那一刻,我們就應該學會理解它。在寧蔚訓練的這麼多動物中,最難訓練的動物,居然令大家都意想不到,就是我們最常養的狗。最後,把寧蔚對寵物的理解送給所有的主人:寵物是我們的選擇,也是我們的責任。
  • 口腔科普:正確的刷牙方法
    正確做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刷頭誤區二:用冷水刷牙很多人習慣用冷水刷牙,但冷水容易導致牙本質敏感的人牙齒酸痛,而且不利於牙膏內的有效物質發揮活性,所以用溫水刷牙更好一些。正確做法:水溫37°最佳誤區三:進食前刷牙年輕人早上比較匆忙,太多都是刷牙之後再吃早餐,這會使牙膏裡的有效護齒成分太多隨著早餐吃到了肚子裡,所以應該餐後再刷牙哦。如果想起床後清潔一下,可以用清水漱漱口,然後在吃早餐。
  • 今日特稿丨所有「正確的集體記憶」都是錯的
    此時有人提出,我們要有「正確的集體記憶」。集體記憶是一種時代的迴響,也是歷史的刻度,本屬正常。但當有了「正確」一詞的加冕,則顯得青面獠牙,露出背後妄圖攫取與控制的醜態來。我們共同經歷了這個動蕩年代,每一樣因素激入我們內心,蕩滌起不同反應。這些個人記憶才最為珍貴,也是他們的點滴構成了集體記憶的敘事。
  • 付諸行動,輸出思想,理解企業力量的源泉丨中國益公司
    企業在創造財富第一線,對社會現實有深入的認識,並對自身價值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他們需要向公眾解釋,自身產品給用戶帶來多少便利,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讓消費者理解企業,讓外界讀懂商業,亦是改善商業文化的一部分。要讓人們知道,商業是最好的慈善,改善商業環境,讓企業活得更好,可以幫助到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