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上Kijiji遇到騙子! 加國華裔遭遇坑爹的#奈及利亞騙局#

2021-02-25 超級生活

@V小小姐:上Kijiji遇到騙子,簡直是鄙視我天朝人民智商…供借鑑+娛樂一下…@加拿大超級生活sUperLIFE

坑爹的#奈及利亞騙局#

2015年1月21日 09:02

居然被我碰上了所謂的著名#奈及利亞騙局#,這TM是在懷疑我的智商吧…這騙局真的在美加橫行了20/30年了?!

我在kijiji(類似ebay)賣東西149刀,這人非要付我200刀外加100刀的郵寄費,我還反問了一遍「我只要149刀哦!」他還是堅持要付我這麼多錢…還問我還有沒有其他東西要賣的……

之後拿了個明明後綴是in.com的郵箱就想來騙我說paypal付款了,要我把東西寄去奈及利亞……大哥你以為改個發件人名字我就相信了嗎?!我是有文化的人好嘛……

我說不賣了你錢反正是pending你自己拿回去吧,他就馬上打電話來,改口說email給paypal了答應馬上把錢轉給我(資本主義國家啥時候這麼高效率了…),要我查郵箱……

我說我paypal沒收到任何東西,並警告他再騷擾我就報警……之後他居然還發了個FBI郵件給我,還是之前in.com結尾的那個一模一樣的郵箱地址……名字還是Paypal….paypal居然兼職FBI了……人生第一次收到FBI郵件啊,好怕怕……

以後能別這麼鄙視天朝來的人民的智商嘛?

用某人的話說,我們一星期收到的詐騙簡訊比你們一年騙成的單還多……

發個微博@加拿大超級生活sUperLIFE 提醒下大家(雖然我覺得他們騙不到人……),總之,多多留個心眼,不貪財就不會被騙!

作者:@V小小姐

www.sUperLIFE.ca 超級生活網


相關焦點

  • 臭名卓著的奈及利亞(419)騙局是源自尼國嗎?
    以上這種詐騙的模式通常都被介紹說源自奈及利亞騙局(又稱419騙局)。奈及利亞騙局的基本套路歸納一下就是,騙子通過信件郵件方式向收件人介紹自己有一筆巨額財富需要通過第三方轉移,希望借用收件人信頭紙銀行帳戶等使用,承諾事成後一定比例的提成,等到有人主動上鉤以後,藉機以各種理由收取手續費或者其他費用進行詐騙。騙子自稱的身份可能是奈及利亞王子、官員、石油商人等等。
  • 老外貿一針治療「奈及利亞騙局」
    這些詐騙郵件大都來源於一個國家--奈及利亞。從事詐騙活動的奈及利亞騙子數量之多、技巧之高超令人咂舌,因此在國際上出現了一個專門詞語:奈及利亞騙局。      我們來看一下「奈及利亞騙局」是怎麼形成的。      奈及利亞騙局的案發原因與20世紀80年代中期石油價格大跌有關。石油是奈及利亞最大的外匯收入,價格大跌之後對很多從事石油交易的商人打擊慘重。於是那些本來受過高等教育、英語流利的專業人士索性利用自己熟悉國際貿易的特長,改行從事起另一種「跨國生意」:國際詐騙。
  • 5招教你識破來自奈及利亞的騙局
    中國的外貿人很多談奈及利亞色變,確實,與奈及利亞做生意的企業一定要謹防少數不法尼商的詐騙行為,為保護您的利益,在遇到來自奈及利亞等西非國家的郵件時
  • 低利率騙局高發,小心錢落入騙子口袋
    來自四川的陳旭(化名)接到這通自稱某金融平臺客服打來的電話,按照對方操作,把之前借的2萬塊錢打入所謂的「降低利率」帳戶後,不僅沒有降息,錢還落進了騙子口袋。對此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表示,陳旭遭遇的是專門針對借款人的新型網絡電信詐騙,詐騙團夥通過假冒借款平臺客服,以「系統升級/故障算錯利率」為由,告知借款用戶先還本金、再降息,實則實施詐騙,此類騙局年底高發,請大家務必提高警惕。
  • 奈及利亞的新騙局
    之所以今天寫帖子有兩個原因,第一,我猛然發現,我的兩篇原創故事,相繼被阿里巴巴國際中心站和阿里巴巴中西部微信平臺給選中,做了推廣,讓我覺得2016,我要多多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第二,我看到外貿圈一篇文章《要不要把這筆錢歸還給客戶?》,點進去看了,原來是此供應商遇到騙子了。相似的故事情節,我們也曾經遇見過,所以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 遇到街頭換零錢?看「無影手」換錢騙局
    昨天,福州的林老伯就在路上遭遇了換零錢騙局。林老伯說,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的善心讓他損失了一千一百元錢。79歲高齡的林老伯告訴記者,昨天上午九點十分,自己出門準備買菜,經過楊橋路明湖豪門小區時,遇上了一陌生男子。陌生男子說找林老伯的兒子還20元錢,並麻煩林老伯轉交給他兒子。想到對方好心來還錢,林老伯相信了這個男子。
  • 這個騙局「跑遍了全國」
    對於該網友中招的騙局,不少網友紛紛爆料也曾遭遇過:網友「@吳二虎」表示:昨天下午就碰見了,還好看過微博,沒上當。最後走的時候,(他)還一臉微笑地對我說,那您在家千萬多加小心哦,小心家裡被盜。網友「尼菲蒂蒂」表示:同樣遇到過,說是物業統一要求,但是不能提供物業蓋章文件,說是不收安裝費,收維護費100元。
  • 網傳的騙局成真了?口袋裡莫名多個手機,女孩反被騙子誣陷為小偷,最後只好……
    小編提醒大家,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警惕!曾有一則關於「公交車上3騙子誣陷乘客偷手機」的提醒在網上流傳:今年九月,有媒體對這個傳聞進行了闢謠:這則消息是三年前的舊聞,全國多地也出現過落款不同的類似版本,並且多地警方已對此事進行了官方闢謠。但小編發現,最近真有人遇到了類似事件,一位姑娘為了息事寧人,最後不得不賠了對方800元。
  • 買摩託車接到「財政局」電話,小心上了騙子的當!
    摩託車上戶第二天即接到「財政局」電話,小心上了騙子的當!昨天(28日)上午,鳳岡綏陽某村民歐某(保護爆料者隱私,文中人員均為化名)突然接到來電號碼為17057763454自稱是財政局的電話,對方稱自己是財政局補貼服務中心的,有個好消息要通知他:他有一筆購買摩託車的補貼要發給他。歐某當然不信,結果對方將其購買的摩託車型號、車牌及本人身份證號一一報了出來。
  • 在日本工作可能會遇到的常見騙局
    換日幣騙局有些帶著人民幣來日本的朋友,在需要兌換時會貪圖價格差,找手裡有日元的人來兌換,而這些有日元的人打著急需人民幣的幌子,在你轉過去錢後就會消失了。辦網騙局在日本的時候網絡是個問題,所以有些人會聲稱可以免費使用網絡,只要你把自己的個人信息發給他們後,他們就會利用你的信息註冊公司、辦網,套取返傭,如果被電信公司發現,那後果不是拉黑就是擔責。
  • 騙子已經開工!復工的華強北老闆要警惕了
    從2月3日以後,大多數朋友進入線上復工狀態,效率不高,只能簡單地報價、溝通是大部分人遇到的共性問題。伴隨著疫情逐步走向穩定期,從上周開始華強北開始慢慢熱鬧起來,集中時間迅速拿貨、交貨,在露天市場擺攤交易,一切慢慢恢復運轉。疫情之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越在這個時候越要謹慎,減少損失和返工。下面主要從目前華強北兄弟遭遇的一起騙局和少貨、壞貨問題為大家提供一些警醒。
  • 涉及欺詐 多領健保補助 華裔喊冤
    自2014年7月以來,已經吊銷20多間可以給PharmaCare(藥物補助計畫)病人配藥的藥房執照,一家位於溫市中心東端、由一名華裔開的藥房最近也給吊銷執照,不過該名華裔東主喊冤。61歲華裔東主譚先生(Alex Tam)早前更因為服務公眾獲頒女王登基鑽禧紀念章。
  • 全國多地「上演39元貨到付款快遞」新型騙局,多人已中招
    But要遇到這種「39元貨到付款」的情況請一定要小心!這是一場騙局!已有很多人中!招!簡單概括一下,這一起快遞坑爹案的套路大概就是:利用大家網購的習慣,讓收件人到付籤收,也許收件人會有疑惑而騙子就通過貨到付款和實際貨品的價格差,賺到了錢。
  • 小心DHL包裹騙局
    這次同學的電話被轉接到福州市某警察局,偽裝成警察的騙子,其電話號碼也是偽裝的,並假意提醒同學可以上網搜索確實是警察局電話,以獲取進一步信任。接著聲稱金融案情重大,需要進行調查或者逮捕,甚至可以發來偽造的逮捕令。如果配合的話就不用馬上回國接受調查。而配合的方式就是首先保密,不將內容告之任何人包括父母,其次就會要求告之所有銀行帳戶的情況,並將款項轉給官方安全帳戶!(幸好這次並沒有發生!)
  • Kijiji騙子「花樣百出」,加拿大學生租房需謹慎
    今年7月,卡普頓大學的學生AkashShaji在Kijiji網站上發布了一則廣告,描述了自己想要租房。很快他就收到了一個男人的回覆,聲稱自己在新斯科舍省的格雷斯灣有一所房子要出租,這對Akash Shaji和他的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 記者調查:記者遇陌生女子拍車窗 討路費 市民小心詐騙
    記者遇陌生女子拍車窗 討路費 市民小心詐騙 記者遭遇:攔車借路費 9月9日晚6時30分,記者在下班途中,駕車路過承德大橋時遭遇如此一幕:一操外地口音的陌生女子上前拍打車窗,索要5元回家路費。
  • 男子明知遭遇網絡詐騙,卻還給對方轉錢,咋回事?
    一男子「囊中羞澀」就想著通過網貸套點錢沒想到卻遇上了騙子在一番「較量」後男子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騙局可還是繼續向騙子提供的帳戶裡轉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市民林先生近期有一筆資金需求,便在網上多個貸款平臺上預留了個人信息。8月1日,林先生接到一個自稱貸款公司的電話,讓他添加「貸款業務員」的微信號並下載了一個所謂的貸款APP。▲林先生與騙子的聊天記錄林先生在這個APP上提交了個人貸款申請後,APP「客服」就以「會員費」(888元)、「保證金」(2500元)要求林先生轉帳。
  • 【分享】加拿大華裔老人們 退休生活
    編者按:世界衛生組織對各國的平均壽命做排名,日本以84歲排在首位,加拿大則排在第10位,平均壽命為82歲,其中男性的平均壽命約80歲,女性約84歲華裔老人移民到加拿大後,大家是如何安排生活的?加拿大之聲是漢加風平臺之子品牌,聚焦於加國政治、財經資訊、社區動態。致力揭示事件背後的深度、溫度;傳遞正義、擔當;體現社會責任。
  • 男子被騙888元後怕金額不夠立案,又給騙子轉了2500元
    在一番「較量」後,他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騙局,可還是繼續向騙子提供的帳戶轉錢,這是怎麼回事呢?廈門市反詐騙中心通報了一起特殊的網絡詐騙案。林先生近期有一筆資金需求,便在網上多個貸款平臺上預留了個人信息。8 月 1 日,林先生接到一個自稱貸款公司的電話,讓他添加「貸款業務員」的微信號並下載了一個所謂的貸款 APP。
  • 在1號線上小心遇到這樣的騙局!
    2月22日18:38左右,有網友在0516次列車上,拍到了下列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