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
被霜打過的黑菜是南通人餐桌上的最愛
黑菜根源到底在哪裡?
帶著這個疑問
南通電視臺記者做了一些探訪
記者發現如皋的黑塌菜是最為有名的,在如皋種植有上萬畝,而且經過農業部門提純和復壯,應該是南通保存最好和推廣規模最大的地方品種。
如皋的黑塌菜因塌地生長而出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時期,當時的如皋縣誌有過文字記載。就外形而言,它和南通市區常見的菊花黑菜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如皋的黑塌菜生長期還是蠻短的,它也是特別耐寒的蔬菜。
黑塌菜維C含量比較高,每100克鮮葉中維C含量高達70毫克,另外它的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也高,在如皋黑塌菜被稱為長壽菜。在它的生長期基本沒有病蟲害,不用打農藥,所以比較綠色環保。但是黑塌菜比較容易變種,所以必須對種子進行提存復壯技術處理。
黑塌菜最高畝產可以達到2500公斤左右。在當地,為了提高土地產出效益,還把黑塌菜和荷仁豆、西蘭花等一起夾種,這樣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益,而且被整體收購加工出口到國外。這種標準化技術推廣,還被評為市農業科技推廣獎項目之一。
接下來讓小編給大家科普下
如皋黑塌菜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歷時3年國內首個土壤微量元素與長壽關係的研究 發現,如皋之所以壽星眾多,與當地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息息相關,硒有抗衰老、防癌變的作用;鋅能維持細胞膜穩定性,提高免疫功能;硼影響人體鈣、維生素 D、胺基酸或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代謝。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組合正好適合人體,通過食物鏈,長壽區的人們長期從環境中獲取這些微量元素,抗衰老能力更強。
在我們如皋,黑塌菜的吃法有很多,可炒食,也可做湯,還可以涼拌,清炒香氣撲鼻、鮮美肥嫩,燉湯湯色晶瑩透亮、宛如碧翠,是如皋長壽老人冬天飯桌必不可少的佳餚。
▲爆炒黑塌菜
黑塌菜葉肥、梗少、極易炒熟,所以如皋人在做黑塌菜時,總是以旺火輕油爆炒,待菜炒癟後加一點點白糖以提鮮,再加入少許鹽調味出鍋。牙口好的,以吃口脆響為妙,家有老人的可加點水再多炒兩鏟子。
▲黑塌菜粉絲湯
黑塌菜往往還被用來做紅燒肉、扒紅蹄等葷菜的「襯菜」,而結果總是下面的「襯菜」先被吃光。
▲黑塌菜燴肉圓
▲黑塌菜炒香菇
▲黑塌菜煮饊子
哎呀呀,不說啦
配上自家灌的香腸、醃製的臘肉
小編一頓能扒兩大碗飯
來源 | 南通新聞圈
編輯 | 史勇華
校對 | 吳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