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肺魚可以離開水面不吃不喝休眠3到5年,當河水再來時它們可以再重獲新生。
研究發現這是一種細胞水平的休眠,科學家們以此為突破口,希望未來人類也可以休眠,從而可以進行超長距離的太空旅行或者為醫學搶救贏得時間。
非洲肺魚(如圖所示)可以不吃不喝睡三到五年,當河水再來時可以甦醒。研究人員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生物鐘被調慢,進入了休眠狀態,肺魚不吃不喝也不排洩,有時可以長達五年。
非洲肺魚可以離開水面不吃不喝休眠3到5年
研究人員聲稱,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的生物鐘被調慢,不再進食,消耗能量極低。
這種休眠現象一直吸引著科學家們,他們希望有朝一日人類也可以休眠。
肺魚
這可以用於某些醫學危重症情況下,例如槍傷,可以在腦死亡前贏得時間進行手術搶救。也可以讓太空人在長途太空任務時進入休眠狀態。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進入並保持這種所謂的「夏眠」狀態涉及不同的細胞活動管制。
「總而言之,我們的研究結果意味著在休眠期間要保持能量而且能量消耗極低,而覺醒階段肝臟內部需要能量修補及結構改造。」他們的研究報告中描述到。
研究項目主管生命科學教授Ip Yuen Kwong比較了非洲肺魚在正常情況下以及休眠六個月後的基因表達的差異。他們同時比較了甦醒第一天和休眠期間的基因表達的不同點。
通過研究肺魚的休眠現象,科學家們希望未來人類也可以休眠,從而為搶救治療贏得時間。圖中顯示了非洲肺魚正在粘液團中休眠。
休眠期間解毒相關基因表達上調,避免有害產物在肝臟積聚。與此同時,凝血及鐵銅代謝相關基因表達下調,這有利於保存能量。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生物學專業雜誌《Plos One》上。
圖中顯示了非洲肺魚正在粘液團中休眠
肺魚在乾旱季節可以用肺呼吸
非洲肺魚是四足動物的近親之一,是第一批離開水生活的四足動物。通過解剖肺魚可以發現遠古動物直接呼吸空氣的線索,肺魚在乾旱季節可以用肺呼吸。
除了可以呼吸空氣,肺魚含氧血液與低氧血液是分開輸送的,這與哺乳動物相類似。在乾旱季節它們可以鑽入泥穴中,分泌粘液抱裹住自己進行休眠。它們可以用鰭爬行離開水面
笑話 · 新聞 · 生活
您的每一次點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聯繫|微信 xqcy1845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