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員深海發現神秘海洋生物:全身透明還不怕人!不是水母

2021-02-15 科學解碼

11月12日,據媒體報導,國外一名61歲的潛水愛好者在馬爾他海域潛水時發現了一種神秘海洋生物,該生物全身半透明,外形十分像魚類。

報導稱,這位名叫拉尼爾·博格(Raniero Borg)的潛水員有多年的潛水經驗。

近日,他在馬爾他海域潛水時拍攝的一段視頻走紅,視頻中出現了一種半透明的奇特海洋生物。

博格表示,在他發現這個神秘海洋生物時非常好奇,它幾乎全身透明,體內的構造清晰可見,因此認為其是一條「透明魚」。而當自己靠近該生物時它沒有逃走,反而在他手中玩耍。

對此,專家表示,這是一種類似水母的半透明海洋生物——樽海鞘。它們在海洋食物鏈中的位置並不重要,但是卻是為海洋提供溫室氣體的重要成員,也正是如此大大提升了樽海鞘在海洋動物中的地位。

據了解,樽海鞘通常生活在寒冷海域,身長在1釐米到10釐米之間,南大洋最多。身體呈膠狀,靠吸水在水中移動,以浮遊生物為食,而其透明狀形態則可保護自己免受天敵傷害。

樽海鞘在海洋中往往成群出現,它們上十億的聚集在一起,生活在海洋中的「熱區」,每天可以將海洋中成噸的碳從海洋表面運輸到海洋深處。

它們通過從前面吸進海水然後從後面排出的噴氣式方式運動,當水通過其黏膜的時候,樽海鞘就將其中的可食用成分吸收的一乾二淨。

有科學家曾對一群面積大約10萬平方千米的樽海鞘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樽海鞘會大約消耗由浮遊植物產生的碳總量的74%,同時利用自己的「排洩小球」向深海轉運大約四千噸碳。

此外,它們還會將零散的碳聚集到一起,使之沉降的更快。在以前的研究中樽海鞘的排洩小球一天大約下降一千米,即使是死亡了,它們每天也能以475米的高速沉降。

不過,雖然樽海鞘對人類無害,一般生活在寒冷的海域產生大量的熱量。但有一些專家研究後產生懷疑,全球變暖有一部分原因也許就是成群的樽海鞘造成的。

相關焦點

  • 海洋生物:僧帽水母
    僧帽水母並非通常意義上的水母,它的真身是水螅的集合體。僧帽水母上部是一個充氣的囊狀浮器,用於在水面上漂浮;下部分為三類——指狀個員,負責抓住獵物;營養個員,負責食用獵物和生殖個員。各個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分工明確,人類被它蟄傷會比被蜜蜂蟄傷還要疼痛,嚴重時可能休克甚至死亡。然而這種讓人避而遠之的生物在攝影師Aaron Ansarov的鏡頭下,呈現出了一種奇特的迷幻美感。
  • 你怎麼變透明了?
    深海捕到異形生物,全身透明只有中間一點橘,這種怪生物中間的橘色專家推測是蝦的內臟,為了繁衍生息而用。深海捕到異形生物Cystisoma 全身透明只有中間一點橘。深海捕到異形生物Cystisoma 為什麼會呈現透明體態,專家說這是為了在深海中的起到欺敵效果。來源:東洋故事館
  • 世界上最大的水母:越前水母,先吃為敬
    獅鬃水母的外觀上與越前水母有明顯的不同,它的絕大多數個體的傘徑普遍還沒有越前水母大,普遍都在50公分到一米多點左右(不過也有少數兩米左右甚至更大傘徑的個體),而它能夠登頂的原因,在於其超長的觸鬚。      在1870年,一隻傘徑達到了2.3米的獅鬃水母被海浪衝上美國麻薩諸塞灣,其觸鬚達到了37米之長!
  • 廣西柳江河再現桃花水母群 對人無害說明水質不錯
    據介紹,當晚發現的桃花水母有10多隻、成群,都處在水下3-7米深的水體中,但是密度並不大,每隔幾米能發現一隻,它們並不怕人的接近。&nbsp&nbsp&nbsp&nbsp柳江河早就發現過水母&nbsp&nbsp&nbsp&nbsp昨日中午,記者在該俱樂部看到了被捕捉到的一隻桃花水母。
  • 巴西海溝驚魂,潛水員發現深海怪物?自然探索領域 未解之謎!(精彩圖文)
    據傳,在巴西海域曾連續10次出現一隻超過30米長的兇猛深海怪物,襲擊漁船的現象,使漁民根本不敢出海捕魚。
  • 重要提醒:蘇梅島劇毒箱型水母出沒!!!
    蘇梅島首例遊客因箱型水母中毒事故發生於7月31日,從8月1日至12日,蘇梅島共有4名遊客在玩水時因箱型水母中毒住院,另有10名遊客輕傷。方水母(又稱箱形水母),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及紐幾內亞的北部沿海水域、菲律賓和越南。因其外形微圓,像一隻方形的針而得名。有毒,人若觸及其觸手,很快便會死亡,被認為是最致命的水母,沒有之一。
  • 盤點:世界十大最長壽動物 燈塔水母「不死生物」
    ◆ 燈塔水母:一種被稱為「燈塔水母」的微型海洋生物,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會死亡的生物。
  • 盤點海洋深處神秘生物:恐怖毒蛇魚,海蜘蛛
    人類總想在其他的星球上找到一些生命的跡象,但是一直沒有什麼重大的發現。在海洋中,有無數的神奇物種在等待人類的探索。海洋深淵是人類最少勘測探索的區域。海洋攝影師詹森·布拉德利曾公布了一組高清圖像,它們主要是死亡生物。這有助於人們洞悉地球上最大卻最少勘測的生物棲息環境。科學家探索月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尚未獲得重大發現,相比之下,地球海洋深處卻給科學家帶來了更大的期望。
  • BBC最新紀錄片展現罕見海底之美 發現一冬眠就變性的神奇魚類
    綜合媒體報導,《藍色星球》是BBC(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海洋生物紀錄片,自2001年播出以來,便廣受好評。
  • 連江:周邊「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大約誕生於5.5億年前
    近日,福州黃先生爆料稱,國慶假期期間,他到寧德古田水口水庫釣魚的時候,在漁排上見到了幾隻淡水水母,很像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GIF漁排老闆吳先生表示,這些水母大約是半個月前發現並打撈起來養著玩的,被人認出可能是桃花水母后,有人出價一萬元錢一隻要購買,但自己拒絕了,目前這些水母都被放生了。
  • 新加坡聖淘沙出現極強毒素的箱形水母
    聖淘沙發現一隻擁有極強毒素的箱形水母(box jellyfish)。在本地推廣海洋保育工作的非牟利組織MarineStewards,最近通過社交媒體Facebook轉載一段由民眾Quek Wee Teck拍攝的視頻,顯示這隻半透明看似塑膠袋的白色箱形水母,擁有三條長長的觸手,緩緩地在水中漂遊。
  • 聖淘沙再現致命性劇毒箱形水母,將禁止訪客在西樂索海灘遊泳!
    聖淘沙發展局於10月9日晚間發出公告,表示在10月9日於西樂索海灘Siloso Beach水域發現一隻箱型水母Box Jellyfish,因此將禁止訪客到西樂索海灘遊泳,直到另行通知為止。本地水域在今年已經有至少兩人被箱形水母蟄傷。這是聖淘沙繼7月之後,再次出現劇毒箱型水母的蹤跡。
  • 逼得萬米深海洋生物吃塑料!
    據報導,近日,科學家在海洋最深處生物的胃裡第一次發現了塑料纖維。
  • 日本潛水員與一條魚保持著25年的友誼
    ✦  男子是日本千葉縣的一名潛水員荒川博幸,大魚是一隻亞洲羊頭瀨魚,他們25年前在當地的立山海灣第一次相見,之後便時不時到這個海灣和對方見面。✦  荒川博幸是當地的一位潛水員,主要負責照看管理水裡的立山神社,這份工作他已經做了二十五年了。與此同時他還兼職當一名潛水嚮導,給其他遊客介紹海裡的魚類。某次,給遊客介紹魚類時,他和一條亞洲羊頭瀨魚成了好朋友。
  • 俄羅斯漁夫又曬「深海怪物」(組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漁夫羅曼·菲德特索夫(Roman Fedortsov)曾在網上曬過自己捕捉的「深海怪物」,在網上引起一片轟動。近日,他又發布了其在俄西北部巴倫支海(Barents Sea)中最新發現的一些海洋生物。這些生物同樣大多外形恐怖,包括八條腿的海洋「蜘蛛」和仿佛長著「人類牙齒」的怪魚。
  • 黃金水母又現身!高雄林園海洋溼地水母爆多,人也進來
    高雄林園區海洋溼地公園倒立水母遽增,罕見的黃金水母再度現身,林園區紅樹林保育學會總幹事蘇文華指出,寒假、春節期間水母數量可望達高峰,可結合市境之南樹、月牙灣夕陽,來場生態旅遊饗宴。林園區海洋溼地公園每年入冬後,就會出現倒立水母聚集、繁衍,有水母湖之稱,最近假日時遊客如織,水母大多集中在舄湖人工島及木棧橋岸邊,方便就近觀賞。
  • 男子在環島路沙灘撿到100斤大水母,哇,美食來了!圍觀群眾卻說...
    這時圍觀的小夥伴們可就不同意了大家可不是為了分食水母,而是勸阻他「水母是有毒的,不能碰啊!」水母有毒???印象裡的水母,傘狀的透明精靈,忽閃忽閃,高貴又悠然的在水中徜徉!「僧帽水母」中分泌的毒素非常殘暴,成千上萬刺細胞所積累的毒素的烈度,不輸於世界上任何的毒蛇!在2000年,被這種水母蜇傷的遊泳者中,有68%的人死亡!任何被蜇傷者的身上,都會出現恐怖的傷痕,經久不退:
  • 疫情嚴重汙染海洋,義大利海域口罩數量比水母還多
    根據清理海洋組織(OpérationMer Propre)的報告,以這種速度,地中海口罩的數量將比水母多。海上丟棄的手套和口罩最終落入義大利漁民的網中,而瓶子,用於清潔耳朵的棉棒,塑膠袋中又添加了另一種汙染嚴重的廢物。
  • 神奇的合體:被困在水母體內的活魚
    有時候生活會讓你覺得你一無所獲,但這時候想一想去年年末一條可憐的魚被困在了某隻水母的身體裡,你就會覺得其實自己的人生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