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這邊風景正好

2021-02-22 環境生態網

  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2020年,記者先後兩次走訪西雙版納景洪市、勐海縣,因當地生態保護較好,野象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在景洪市大渡崗鄉、景訥鄉等地,均有野象活動。此外,在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記者也親眼目睹了金絲猴群。

  2019年7月15日,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在雲南省香格裡拉市成立。該機構由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多家公益組織、科研和民間機構推動建立,為保護世界瀕危物種滇金絲猴開展相關工作,是雲南首次嘗試建立多方參與的聯合保護機制。成立一年多來,以加強滇金絲猴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為目標,引進社會公益組織支持,投資1000餘萬元,為滇金絲猴棲息地實施6100畝廊道修復造林,共種植雲杉、華山松、冷杉等樹木63萬棵。

  據悉,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成立後,實行保護管理機構、公益組織、科研機構、社區、公眾和愛心企業等廣泛參與的聯合保護機制,吸引越來越多的公益機構投入到滇金絲猴及其棲息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事業中。截至2020年12月,網絡成員單位發展到26個。

  為有效解決野生動物肇事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等問題,1993年雲南在全國率先建立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制度。2014年以來,共核定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案件13萬餘件,兌付保險金2.97億元。

  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今年開始實施以後,全省穩步推進處置和補償任務。雲南省及時印發補償標準,明確補償範圍和補償指導標準。同時,做好資金籌集下達,穩妥推進補償。截至目前,全省共兌現21383.25萬元補償資金,其中省級財政資金6197.57萬元,禁食野生動物退出補償兌現完成率達到100%,實際籤訂退出協議的養殖機構1770個,分類處置在養動物74萬餘只。

相關焦點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展望:以國家目標推動落實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2021年5月,《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合力奏好「兩部曲」 唱響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旋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安寧市組織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活動,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號召市民關注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持續增強群眾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升全民環保自覺,全方位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踐行「兩山」理念! 紅河「曬」出生物多樣性雄厚「家底」
    生物多樣性是檢驗自然生態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的重要一環。
  • 迎COP15解鎖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 和動植物做朋友
    ,走進科研機構,解鎖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點,和動植物做朋友,成為當下昆明市民迎接Cop15的時尚體驗。《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是具有全球影響力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大會,對展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宣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5月,Cop15將落地昆明舉辦。
  • 綠會標準中心向ISO/TC331提交制訂生物多樣性評估國際標準提案
    為推進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標準的國際化,綠會標準中心在發布實施《生物多樣性評估標準》的基礎上,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生物多樣性技術委員會(ISO/TC331)提交制訂生物多樣性評估國際標準的提案,推動全球環境治理。
  • 盤點丨生態環境部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旨在進一步喚醒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崔書紅介紹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健全生物多樣性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工程,持續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督和執法力度等措施,著力提高生物多樣性管理水平,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 【中文原聲&英文同傳&雙語全文】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
    President,Colleagues,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在各國致力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推動經濟高質量復甦這一特殊時刻,聯合國舉辦生物多樣性峰會,大家共同探討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 黑嘴鷗攫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生物多樣性保護任重道遠
    作為國內第一家民間環保組織(NGO)、唯一的專業黑嘴鷗保護組織,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第一時間在該協會官網、公眾號公布了好消息,會長劉德天在接受青年學者、作家陶凱龍採訪時表示,從1991年成立黑嘴鷗保護協會以黑嘴鷗為主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迄今已經走過
  • 樂見其成:國際生物多樣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積極回復 | 中國綠髮會申請成為國家鏡像委員會
    尊敬的工作人員,作為新成立的關於生物多樣性的ISO / TC 331的委員會主席,我感謝您的來信,它讓我們明白了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CBCGDF)合作的諸多利好。我們將持續關注中國即將成立的生物多樣性鏡像委員會,並祝願此次合作前景良好。
  • 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牽頭組織編制 《城市綠地鳥類多樣性生態恢復技術導則》行業團體技術標準丨中國園林·理事單位信息
    為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改革的總體要求,推進風景園林行業技術的規範化發展,保障質量安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生態環境保護,2020年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啟動《城市綠地鳥類多樣性生態恢復技術導則》團體標準制定工作。該標準彌補了目前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團體標準中「城市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空白。
  •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題口號徵集邀您參加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題宣傳口號徵集啟事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我國召開。為增強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參與共建地球命運共同體行動,COP15籌備工作執行委員會(執委會)決定開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題宣傳口號」徵集活動。具體情況如下:(一)應徵作品結合「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主題,高度概括COP15的理念和願景,充分體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對共建共享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作用和意義。
  • 202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生物多樣性邊會召開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視頻講話
    7月1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期間,《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召開主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行動刻不容緩」邊會,來自埃及、德國、哥斯達黎等國家政府,以及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糧農組織等組織的代表參加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應邀為會議錄製視頻講話。
  • 它被譽為「地球之腎」,不僅能淨化水質改善環境,還有如畫的風景和諧的生態……
    市民 周修遠:「這個溼地至少是有上百種鳥的,這邊的環境是挺好的,包括你看它的這個生境,還有它的這個自然生態,我覺得都是特別好的,所以才會吸引那麼多的鳥來。」南滇池溼地公園位於滇池西南角,由滇池南部水域和南滇池湖濱地帶組成,包含滇池入湖河流流域面積最大的東大河河口,總面積1220公頃。
  • AFM:生物墨水組合化設計策略
    生物3D列印技術是一種很有潛力的類組織結構製造技術,但生物墨水缺乏多樣性是限制其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 - 北京林業篇
    唯有攜手合作,我們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汙染、生物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實現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只有並肩同行,才能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
  • 遺傳多樣性:影響人類身高和思維
    英國一個研究團隊對各國人口基因的研究發現,得益於遺傳多樣性,人類進化得比祖先更聰明,並且身材更高了。這一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首次回答了達爾文提出的遺傳多樣性有何益處的問題。 該研究由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資助。研究人員分析了世界各地100多個健康和遺傳信息研究,包括來自城市和鄉村35萬多人的詳細信息。
  • 巴西發布新生物群落圖 亞馬孫群落佔國土面積一半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0月30日,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IBGE)發布一份最新地圖,其中標註了巴西六大主要生物群落,面積最廣的生物群落為亞馬孫生物群落,約佔巴西領土的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