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
「好男寧窮死,不要過牆妻」,這句俗語究竟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錢鍾書在《圍城》中有這樣一句話:「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婚姻就如同「圍城」:「牆內的人想出來,牆外的想進去。」明白了這一層含義,「過牆妻」 就很容易理解,那就是指舊社會不守婦道,紅杏出牆的女子。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更何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為什麼老祖宗對於「過牆妻」就不能管寬容一點呢?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方面是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之中難免會犯下各種錯誤。但是,有些錯誤犯過之後,只要總結經驗、深刻反思,那麼就值得被原諒;而有些明知是錯誤,卻仍舊心存僥倖、火中取慄,那麼最終受傷害的不僅是自己,也會連累家人,「過牆妻」就屬於此類錯誤。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爛泥糊不上牆」;雖然「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是不守婦道的人一旦養成「出牆」的惡習,那麼就會死性不改,甚至破罐子破摔。
即便你勇氣可嘉,娶她為妻,也只能是暫時讓她收斂心性,然而「朽木不可雕也」;一旦遇到合適的時機,她依舊會再次「出牆」。
由此及彼,對於留戀風月場所的男性而言,亦是如此!不是每個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
因此,老祖宗才會有這樣的忠告:「好男寧窮死,不要過牆妻」!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始於顏值,終於人品。」這句話的出發點其實就有問題,因為容貌是天生遺傳的,我們無從選擇;如果愛情或婚姻是從「始於顏值」,那麼也會「終於顏值」。所以一段美好的姻緣,一定是「三觀相合,久處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