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訝的是,小學時候因為太「皮」被老師認為不乖的王浩然卻形容當時的自己為一個內向害羞的小男孩。
「不內向的人對內向的人的最大的誤解就是覺得內向就是應該躲在牆角的那種。」提起性格的轉變,王浩然有自己的理解。「很多時候內心的痛苦不是由外表的痛苦來表達的,而是由外表的喜悅或者奔放表達出來的。我在小學的時候內心不豐富,也沒有一個積極的事情去填滿它,但是我只能在外表上表達一個積極的狀態好像在騙過所有人一樣。雖然可能跟我比較生的人看我跟小時候沒有什麼變化,一直都挺皮,但是真正跟我熟的人看我的話肯定是不一樣的,就是能感覺在康福這幾年的過程中,到我是從內向到外向的轉變。」
談起自己性格轉變的原因,王浩然提到了康福小組合作和開放式學習的教學模式。這樣的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跟老師交流的過程增強溝通能力,比應試教育對能力的培養好很多。開始的時候,內向的他不習慣於表現,於是康福的教學模式「強迫」他打開了自己表達的欲望。「每天上課有百分之十的時間是我在講臺上講課,當時我也不會表達,也不會說什麼,就努力讓自己堅持下來。可能如果真的很痛苦的話,我就放棄了,也不會改變了,但學校的氛圍和老師的鼓勵讓這個過程減少了很多痛苦和掙扎,同時能把我逼一下,這樣我也就成長起來了。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這個模式讓我從原來害羞的小男孩變成了現在開朗的大男孩。小組討論練習了我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對個人能力的提升,包括個人素質方面的培養令我受益匪淺。」
來到康福國際學校以前,王浩然的興趣單一,只對理科方面,尤其是數學和化學感興趣。但劉煜炎博士是國內率先把國際AP和A-LEVEL課程引入中國的專家,因此康福開設的AP課程要比其它國際學校多出好幾門,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相應的AP課程,有利於個性發展。現在的王浩然,開闊了眼界,發展了多方面的愛好,包括文科類的心理學,政治,文學等。除了單純地讀書,他還參加了建模社,擴展了對計算機的興趣,學習了應用數學,程式語言,之後還擔任了社長的職務,鍛鍊了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
「我一直喜歡數學。當時康福最大,歷史最悠久,宣傳力度最強的一個社團就是數學建模社,我有興趣就加入了,學著學著越來越喜歡,高一末的時候我就參加了比賽。然後高三的時候就當了社長。」談起作為建模社長的經歷,王浩然平靜的語氣中出現一絲感嘆,「我當社長這一年,社團面臨了很多困難。當時我們的指導老師暫時離開了,我不得不自己輔導新社員,進行每周的例課。我那一年挺煎熬的,當時為了讓這個社團活下來,到處招募同學。雖然最後社員們參加比賽的成績沒有那麼突出,但是社團還是堅持下來了。現在我們的指導老師回來了,社團也度過了危機。」
雖然作為學校數學建模社長的經歷讓王浩然不無遺憾,卻也讓他積累了很多,成長了很多。「我覺得可取的地方就是我一直沒想過放棄,因為這是我的責任。如果這麼大一個社團,十年的社團在我當社長的這一年就沒了,我不甘心,苟延殘喘也要活下來。就像2018年的企業寒冬,很多企業就倒掉了,就是因為他不願意放手,不願意把一些產業鏈切掉。活下來的企業可能他的布局減少了百分之八十,只留了百分之二十主動脈,但是他活下來了。我當時就是那個思路,就是怎麼砍怎麼去缺胳膊少腿,蠕動著也要爬過去這一年,就是不能放棄。所以當時雖然只有三四個同學,我還是說無論如何也要把今年的比賽參加了。算挺好的,至少活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