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俗稱叫做拉肚子,拉稀。顧名思義,就是大便特別稀。然而腹瀉在醫學中的定義,卻很有爭議。
那麼
按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每天三次以上全水或者稀便,或者比個人正常排便次數更頻,就是腹瀉。
但世界衛生組織隨後又補充道:經常排洩成形大便,或用母乳餵養的嬰兒排洩的鬆散 「糊狀」大便,不是腹瀉。
世界衛生組織是越解釋越讓人摸不著頭腦,一會兒說稀便,一會兒說鬆散的糊狀又不算,到底「稀」和「糊」,有什麼區別?
官方解釋確實很讓人頭痛,但靠譜爸爸個人有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
首先腹瀉有無數種原因,有輕度的,有重度的,可對於媽媽來說,輕度的腹瀉並不需要特別治療,只需要充分攝入液體,不脫水就好了。那麼這種腹瀉,我們不要管他是不是符合官方腹瀉的標準,正常餵養就好了。
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需要去醫院的腹瀉,這種腹瀉的特點是:有脫水的風險,同時有全身感染的跡象。
因此,靠譜爸爸認為,頻繁大量,尤其是集中一小時多次大量的稀水便(直接拉出沒有固體的黃水),精神萎靡,或者伴有發燒的腹瀉,才算得上嚴重腹瀉,需要考慮治療或者去醫院。
首先靠譜爸爸在群或者其他文章都說過很多次,腹瀉最大的風險,就是脫水。
啥叫脫水?就是水都隨著大便拉掉了,身體的水分不足了,脫水脫的多了,體液不平衡,器官中毒,嚴重還會致命。
那怎麼解決脫水呢?很好理解,就是補液。
補液,就是補充失去的液體,可以喝水,可以喝奶,也可以喝湯,但是不要喝太甜,太濃稠的液體。
最好的補液材料,叫做口服補液鹽iii,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補液寶寶拉肚子,你該怎麼辦?
如果沒有口服補液鹽iii,那就能喝奶喝奶,能喝水喝水,還可以用1:1稀釋的蘋果汁餵他。
具體喝多少沒有硬性規定,一般6個月以下,大量腹瀉喝50ml,6個月以上到1歲,腹瀉以後喝100ml左右,再大的孩子,腹瀉了就儘量鼓勵喝,多喝點也沒事。
腹瀉要不要去醫院?你可以問自己5個問題:
精神怎麼樣?
有沒有脫水?
有沒有高燒?
有沒有膿血便?
有沒有劇烈腹痛或腹部腫塊?
如果精神萎靡,平時能爬,現在爬不動,平時能笑,現在都不笑,平時愛看動畫片,現在動畫片都不想看,整個人蔫蔫的,懶洋洋的,雙眼無神。
那果斷去醫院。
還有就是有沒有脫水跡象,比如說哭的時候沒眼淚,3-6小時都沒有尿,嘴唇發乾,眼窩凹陷,精神萎靡。這就是要脫水了,你可以馬上補充液體,如果補充液體以後還是拉,還是脫水。
那果斷去醫院。
有沒有高燒?一般腹瀉至多是低燒,但少數細菌感染,會造成高燒。高燒未必一定要去醫院,但是發高燒的同時,頻繁腹瀉且精神很差,還有膿血便,就要考慮比較嚴重的細菌感染,需要去醫院。
有沒有膿血便?膿血便不是一點點血絲,也不是單純的粘液,而是拉出帶血的粘液,好像帶血的膿鼻涕一樣,這種情況是需要去醫院,甚至要化驗大便的。
有沒有劇烈腹痛或者腹部腫塊?什麼叫做劇烈腹痛?就是抱著肚子打滾,額頭冒冷汗,腹部腫塊就是你摸摸他的肚子,開始有硬塊,不那麼軟了。這種情況就不是單純的腹瀉了,可能是闌尾炎或者腸套疊之類的。
果斷去醫院。
很多媽媽會問,要不要化驗大便?
這要看怎麼化驗,很多醫院,化驗大便的項目,就是看白細胞,脂肪細胞幾個+,有沒有隱血。這種初級的化驗,其實對診斷病情沒有什麼太好的幫助。在早期的醫學教材裡,認為白細胞幾個加,就是細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
然而,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病毒感染,白細胞也會有幾個加,不能說明問題。
這時候用抗生素,就是濫用抗生素,不但不利於腹瀉恢復,還可能加重病情。
另外就是跟媽媽們說一下,化驗大便沒那麼神,粗淺的化驗項目,基本沒什麼意義,如果是做糞便細菌培養,又沒那麼快,可能有時候腹瀉都好了,糞便結果還沒出來。
那麼到底什麼情況下需要化驗呢?就是化驗結果可以指導醫生用藥的時候。
比如說高燒,膿血便,腹瀉很久不改善。那麼醫生會化驗大便,看看到底是哪一種細菌感染,然後可以針對性用藥。
而實際情況中,膿血便高燒都是很罕見的,緊急情況下不要化驗結果,也可以經驗性用抗生素,只有經驗性用抗生素效果不好的情況下,才會去看化驗的結果,這種情況一般都是住院了,門診化驗意義不大。
很多媽媽喜歡問這個問題,然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寫一本書都不夠。
營養不良會腹瀉。
病毒感染會腹瀉。
細菌感染會腹瀉。
腸道過敏會腹瀉。
中毒會腹瀉。
中耳炎會腹瀉。
尿道炎會腹瀉。
闌尾炎會腹瀉。
……..
反倒是,你們經常以為的「受涼」,至多刺激一下腸胃,讓你想大便。但是並不會引起腹瀉。
腹瀉原因這麼多,但最常見的還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腹瀉,吃藥沒啥用,主要還是補液等自愈,自愈過程一般5-10天。
期間你們不要信偏方,不要亂吃藥,差不多時間就好了。
至於細菌感染,也不是說一定要吃抗生素,甚至有些時候,細菌感染吃抗生素,還會加重病情。所以,如果你懷疑細菌感染,建議找個靠譜的醫生做個治療方案。
至於其他腹瀉原因,你也別想了,在家根本診斷不出結果,甚至去了醫院也找不到原因,嚴重的情況讓醫生去想,不嚴重的也許自己就好了。
而如果你想預防腹瀉,也只需要注意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預防方法也是老生常談,打疫苗,勤洗手。目前預防腹瀉的疫苗有五價輪狀疫苗,國產的輪狀疫苗,其中五價輪狀疫苗效果比較好,2個月就可以打。
首先主流的醫學裡,大部分腹瀉是不需要止瀉的。這個也很好理解,如果腹瀉是病毒細菌感染,你止瀉了,這些致病菌不就留在肚子裡了嗎?那豈不是越繁殖越多?
因此,你可以補液,但不能輕易的去止瀉。除非是非常嚴重的情況,不止瀉馬上脫水。
所以,雖然醫學上存在很有效的止瀉藥洛哌丁胺,但是大部分醫生都不會給你用。
益生菌,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治療腹瀉,所以益生菌不是醫生的第一選擇,然而在中國,卻成了第一選擇……
大概是因為,吃了也沒害,且說不定有用,同時還能安慰患者。
如果非要嘗試益生菌,可以嘗試的菌種有布拉氏酵母菌,乾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
轉發可以幫助更多媽媽,有問題諮詢靠譜爸爸育兒交流群。
.END.
精彩回顧
太長不看?關於輔食最簡單的答疑在這裡!
兒科醫生發聲:這12種情況通通不是缺鈣!
煩人的溼疹折騰寶寶更折騰媽,靠譜爸爸教你怎麼辦!(2017 修訂)
輪狀or諾如?你真的需要知道腹瀉的原因嗎?
面對普通感冒,最重要的是別想太多!
孩子發燒,為什麼我可以那麼淡定?
靠譜爸爸育兒交流群已經建立啦!
每天靠譜爸爸都會為大家解決各種關於寶寶的疑難雜症,寶爸寶媽請加【掃描二維碼】,備註一下進群,我們一起科學育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