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到了日本著名歌手森田童子的去世的消息。
森田童子在今年4月24日去世,享年66歲,日媒今天才知道這個消息。
如果我死了
請別忘記
以前每當我寂寞時
總喜歡在開滿油菜花的田裡哭泣
夜裡失眠時
從對著大海的窗戶望出的一片黑暗中
大叫著我的名字
讓它乘著風飛去
如果雨停了
杏花謝了
我會將上衣的領子豎起
一步步的離開故鄉
如果划起了火柴
悲傷也會跟著燃燒
我很容易掉淚的
是懷念吧
如果我死了
請別忘了
以前每當我寂寞時
總喜歡在開滿油菜花的田裡哭泣
森田童子 ——《如果我死了》
她永遠帶著墨鏡,穿著黑色的衣服,還有一頭凌亂的捲髮
作為70年代,日本人盡皆知的民謠歌者,森田,代表了那個時代青年的精神面貌。
1952年,森田童子生於日本東京。
高中是森田童子人生一個轉折點,在那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森田童子倍感精神壓力過大。
而唯一能夠緩解壓力的就是音樂。她經常會一個人在夜裡聽那些歐美感傷歌曲,後來開始接觸吉他創作。
這是森田打開音樂世界的一個缺口。
兩年後,由於不堪精神壓力的重負,森田童子中途退學。
退學後的森田,選擇不停的旅行,探索內心的自我。在這期間她結識了許多那個年代追求自我精神理想的年輕人。
這使得她感覺自己深處在一個自由的遊樂場,外表陽光燦爛、內心卻空曠孤獨。
後來被Polydor公司發現,成為了一名城市民謠歌手。
▲ 森田童子
她的音樂有小眾音樂的格調,又有不輸給主流音樂的旋律性。
森田童子並不是一位高產的歌手,她的一生只出過6張專輯,每張專輯都是她尊崇內心。
分別歸屬於Polydor和華納兩家公司。
1972年,森田童子的一位好友去世。在感慨生命脆弱無常的同時,二十三歲的森田童子發行了第一張專輯《GOOD BYE》。
△《Good-Bye》專輯封面
我踽踽獨行在不斷循環的寂寞季節
風中留下了悲傷
香菸的煙霧寂寥
天下著驟雨,
我獨自一人,
站在沒有了你的街道上。
——《驟雨》
夏日裡竹葉在窗外搖曳,
喜歡太宰治的你,
飲下了安眠藥。
——《耀眼夏日》(まぶしい夏)
於是掀起了森田童子熱,其裝束也成為了日本當時新一代年輕人爭相模仿的對象,中性、迷幻、沒有半點虛假的優美。
她也由此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
出道以後,森田童子始終保持著低調的姿態,無論去到哪,她都戴著墨鏡,墨鏡與和黑色長捲髮成了她個人的標誌。
△森田童子標誌性造型
她從未在公共場合摘下墨鏡,也從未有樂迷或媒體見過墨鏡背後的她,墨鏡下的她藏著神秘的孤獨感。
在第一張專輯《Good Bye》大獲成功之後,森田童子又陸續在76年和77年推出了專輯《Mother Sky》與《A Boy》,三張專輯組成了她的Polydor三部曲。
《Mother Sky》專輯封面
《A Boy》專輯封面
1983年,在新宿LOFT的最後一場演出結束後,森田童子淡出樂壇,銷聲匿跡在眾人的視線裡。
從1978年到1983年是森田童子音樂事業的巔峰,之後森田童子的歌聲逐漸在歌壇消失,結了婚基本處於半休業狀態,過著神秘低調的生活。
直到1993年,經典日劇《高校教師》播出,主題曲[我們的失敗]和[如果我死了]大火,於是又掀起了一波森田童子熱,所有人都在問,《我們的失敗》這首歌是誰唱的。
1993《高校教師》劇照
十年後的《高校教師》翻拍再次延續了該主題曲。
面對遲到的大火,大眾對自己作品高漲的熱情,森田童子卻只是淡淡地說:
「想一心做主婦,完全沒有重新開始音樂活動的想法」。
有人說,森田童子曾代表了日本整個70年代,她歌中的蒼涼與悲情成了當時日本都市青年的時代輓歌。
這是一個永遠帶著墨鏡歌唱悲傷的孤獨歌者,也是一輩子都在迴避表面歡笑的歌者。
她在告訴你,她是黑白的,而人生,是無一場無聲的伴奏。她的人生雖然已經永遠的謝幕,但她那份崇高的孤獨會成為永久的旋律。
就像她說的:「讓我再一次,為一個消逝的時代唱出我最後的夢吧。」
△森田童子演出視頻《再見了我的朋友們》
《文藝》藝術類欄目合作請聯繫小編:puzisidian
《文藝》客服微信: yishupin118
合作須知: 轉載、授權、投稿請聯繫客服微信,藝術類欄目合作對象為藝術家、展覽展訊、人物訪談等。
底下有評論,你參與了嗎?
【文藝】雜貨鋪子
三店又開張了
掃以下微信進去逛逛吧
註明「我愛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