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徵新聞】老年之家:空巢老人的愛巢

2021-03-05 融儀徵

張震宇書記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對空巢老人老有所養問題的憂思。而在真州鎮新村社區,作為一個老小區,住著許多年過花甲的老人,他們中大多數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日常生活變的孤單許多。在社區工作人員和老人們的共同努力下,新村社區成立了社區老年之家,建起了調劑室,通過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既為老人們人送去了溫暖,也讓他們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在新村社區的老年之家調劑室,幾位老奶奶正在穿針引線,為一批衣服縫製紐扣,戴著老花鏡的她們,做起活來卻十分麻利。這是一批工廠送過來代加工紐扣的衣服,因為老人們豐富的經驗和一絲不苟的態度,許多廠家都願意找她們合作。老人們做的嬰兒鞋、小肚兜、鞋墊、拎包等手工藝品擺滿了調劑室的貨架,這些純手工製作的物品不僅精緻,而且實用,售價也便宜,吸引了許多小區內外慕名而來的顧客。

【採訪 顧客:這鞋冬天夏天的都有都是自己做的,特別實惠特別好,穿了放心,小包小塊的我們都來拿,圍裙什麼的都用,在外面也是買,沒那麼實惠 ,這做的實惠。】

為了方便社區內其他一些空巢老人或者留守婦女們能夠豐富生活,同時貼補家用,社區還專門開設了一個淘寶網站。

【採訪 社區志願者 楊玉芳:費用的話就是她們自己做除了手工以外,別的費用,她們自己拿過來的,我們把這個錢給她們,我們社區這邊做的,大部分的錢都捐出去的,就留一部分把成本留下來,別的就基本上捐給那些需要的人。】

老人們說,她們製作的這些產品,有很多是不直接收費的,想買的人只要把錢投進專用募捐箱裡就行了,以後用於社區的公益事業。老人們還把愛心人士捐贈過來的舊衣服,義務進行加工,送給有需要的人。

【採訪 趙忠英:我們這個調劑室它為啥叫調劑室,就是居民交來的這些衣服,有的好多都是新的,有的商標都沒弄掉,我們就調劑,大概我們今年調劑了四次了,大概調劑,我上次統計了一下,大概七八十件衣服,就是比如說你交來的衣服,穿著不合適,我穿著合適,我就可以把它拿走,就這樣。】

鏡頭前的老人笑容滿面,容光煥發。其實,她們中的有些人曾經因為生活的變故而鬱鬱寡歡,趙奶奶朝夕相處的老伴兒在前些年突然離世,失去至親的她情緒變的特別低落,終日把自己關在家中,不願和外人接觸交流。社區的工作人員為了改變她的生活狀態,帶她來到了老年之家,在這裡,趙奶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

【採訪 趙忠英:我那個時候真的好像也瘦那個時候只有90來斤,現在在這裡也身寬體胖,因為從我自己感到心態比較好,對身體也有好處,所以我就是感謝周圍的人,我們每個月就是一次說說笑笑,大家這些跟我同齡的人,都應該把這個包袱,思想上的不管家裡的負擔放下,走出來就是要放平心態。】

此外,社區還經常在老年之家組織公益交流活動,老人們每天都自發相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在做手工的同時,互幫互助,打開了彼此的心扉,生活也充滿了陽光。

採訪後記:隨著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處境越來越受到關注,新村社區的「老年之家」,讓空巢老人不再「空心」。同時,我們也希望,在外的子女能夠常回家看看,只有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讓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寂寞。希望新村社區的一些做法能為解決好空巢現象提供一些好的經驗。

編輯:許鑄

我們是儀徵電視臺的官方公眾微信發布平臺,我們與您一同分享儀徵的大事小事以及老百姓關心的事!

關注本微信號,共享最新資訊!

您有新聞線索、您有料要爆,請聯繫微信號:ninicccc

或者撥打儀徵電視臺新聞部熱線:83418515

相關焦點

  • 新村社區老年之家:空巢老人的愛巢
    而在真州鎮新村社區,作為一個老小區,住著許多年過花甲的老人,他們中大多數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日常生活變的孤單許多。在社區工作人員和老人們的共同努力下,新村社區成立了社區老年之家,建起了調劑室,通過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既為老人們人送去了溫暖,也讓他們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 關愛空巢老人,隨園之家在行動!
    臨近春節,萬科隨園之家迎來了第一個為老服務的春節,在農曆的最後一個月,與社區一起為老服務,形成了敬老愛老服務月。
  • 【調查】關愛空巢獨居老人
    金平區暖陽婚姻家庭諮詢中心的志願者們就已率先行動起來,他們在汕頭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的資助下,來到金平區金廈街道梅翠社區,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的服務項目。在每一位老人家中,志願者耐心地了解老人的健康狀況,詢問老人的生活需求。老人的鄰居說,志願者的到來讓大家都感受到溫暖。
  • 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原標題: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在山東省利津縣鹽窩鎮新董村幸福院,40餘名70周歲以上的老人高高興興地吃著1元午餐,老人董俊然感嘆道,「早上,村書記董福星到鎮上超市買了菜和肉,給我們這些老人們準備了包子、炒菜還有菜湯。雖然我們年齡大了,但覺得活得越來越滋潤了!」
  • 關愛「空巢老人」 老人呼叫器情暖老人心
    疫情發生以來,孫耿街道聚焦老弱病殘、鰥寡孤獨等特殊群體,加大關心關愛力度的同時,通過上門服務的方式,為街道172名空巢老人安裝老人呼叫器,切實提高空巢老人獲得感
  • 【瑤池資訊】銀天使,老有所倚關愛空巢老人,瑤池在行動...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2016年農曆九月初九,瑤池集慶攜手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成立的「銀天使,老有所倚」項目」,在這個專屬於老人的重陽佳節裡,於甘肅省蘭州市大沙坪小學正式啟動。
  • 喜訊:燕達醫院心臟中心開設老年精準門診, 75歲以上高齡老人享受免掛號費
    但截至2016年,中國人口特大鎮前10名榜單發布,燕郊以常住人口75.0萬位列全國第一,燕郊地區人口的特點具有流動人口多,城鄉人口交錯,人口年齡結構呈兩極化,往返奔波於北京城區和燕郊兩地的年輕人和常駐燕郊的老年空巢人群佔據人群的大多數。        短時間內人口的劇增,帶來的是配套設施和服務的短板,健康、養護等醫療健康服務體系面臨新的挑戰。
  • 母親節——空巢老人不空心 ——淇畔愛心公益聯盟在行動
    ——淇畔愛心公益聯盟在行動    2018年5月12日母親節到來前夕,淇畔愛心公益聯盟志願者一行,帶著滿滿的愛心,驅車數十裡來到臨淇鎮大山深處的龍泉村與空巢老人一起共度快樂的節日    志願者給老人們帶來了各種蔬菜、大肉、水果等,大家一起動手,一個多小時有條理有節奏,緊鑼密鼓的勞動,為老人們準備了一頓豐盛可口的午餐,大家一起入席,與空巢老人們共進午餐。
  • 你是「空巢青年」嗎?
    之所以類似「空巢青年」、「屌絲青年」這類低迷的詞語迅速流行,因為它們都是廉價而低成本的慰藉。但這種慰藉就如同毒品一樣,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你獲得群體的認同感,暫緩心理上的空虛和孤獨,但其實,當你一旦認定自己就是「空巢青年」之後,你就會陷入到更深的孤獨和迷茫中去。所以,我完全地反對類似」空巢青年「這種描述群體詞語的流行和泛濫。
  • 儀徵:養老機構安享晚年 老人臨終捐贈錢款
    2月25日上午,一場特殊的捐贈儀式在儀徵市華康老年康復中心舉行,今年78歲的徐嘉森老人受其已故哥哥徐培森老人的委託,向老人身前所住的華康老年康復中心捐贈
  • 銀灘福星老年公寓 伴老人度過不老人生
    10月20日下午,筆者一行走訪了位於乳山銀灘的福星養生老年公寓。在參觀公寓的過程中,該處優雅的環境和適宜的氣候,給筆者的印象尤為深刻。   作為威海市養老服務業協會理事單位,福星養生老年公寓2010年3月實現竣工。其坐落在國家4A級景區——銀灘旅遊度假區內,北靠多福山,南臨黃海,佔地面積達38000平方米,可容納800——1000人入住。
  • 「幸福之家」將幸福直抵人心
    為讓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金谿縣黃通鄉墩厚村把養老事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著力推進幸福之家項目建設。12月22日,金谿縣黃通鄉墩厚村幸福之家正式啟用。當天,該村首批13位老人歡聚「新家」,老人們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真想不到現在年紀這麼大了,還能熱熱鬧鬧吃上這麼便宜的熱飯熱菜,住上新房子,真是吃得舒心,住得放心,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 我們在裘村 | 讓音樂環繞空巢之家 多樂米為祖國70周年獻禮
    一進院門,就看見星火公益的志願者在給老人們洗剪頭髮、按摩、掏耳朵、修指甲。小小的院子一片和氣,老人們開心的與志願者嘮著家常。和社區負責人做了簡單溝通後,我們將這次公益活動需要的琴具和老人們的禮物抬進院子,並一一與大家問好。看著我們帶來的雙排鍵,老人們都好奇的圍過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家乾脆坐下來彈奏一曲。
  • 老人入住十餘天后去世,子女狀告老年公寓索賠
    17天後被告知老人已經去世,為此姐妹將老年公寓訴至法院。原告李女士姐妹倆訴稱,2014年10月19日,姐妹倆與老年公寓籤訂了《養老服務協議》,約定二人將母親送到老年公寓,老年公寓提供養老服務,護理級別為特級。協議籤訂後,二人之母入住老年公寓。17天後,二人接到老年公寓的電話,被告知其母親已經去世。二人趕到老年公寓,發現母親已經被穿上壽衣、化好妝,躺在冰棺裡。
  • 花溪區小河香江路上的誠善助老免費餐廳也恢復為孤寡空巢老人免費供餐了
    6年至誠至善  6年真情大義 6年敬老助老  6年愛心奉獻  貴陽誠善助老免費餐廳不僅是一個孤寡空巢、殘疾、低保、獨居、失獨、無人照料等困難老人的免費大餐廳;也是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成功居家養老平臺!
  • 菱角塘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成老人們的第二個「家」
    目前村民廣場和文化禮堂還在建設中,為了實現便民、娛樂、衛生等一體化服務,老年照料中心於四月十五曰開業,村民可看書,下棋,打牌看電視等活動。       今天走進花橋鎮菱角塘村黨群服務中心好一派歡樂祥和的畫面吸引了小編,在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0多位老人在活動室內讀書看報、打牌下棋、健身休閒,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愛心助餐解決失能老人吃飯難問題
    和半失能失智困難老人提供助餐服務在推進千名困難老人助餐服務中,市民政局依託配送餐網點和社會力量開展了助餐服務工作試點,並形成社區自建食堂配送、偏遠山區鄰裡助餐等多種助餐服務模式。在蓮花鎮齊平村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年食堂,每天上午10點起,就有老人陸續過來,到了中午11點,就餐的老人已經坐在桌子旁,開始有說有笑邊吃邊聊天。目前,有30多位老人在該老年食堂就餐。有個別因身體不便,無法來食堂就餐的,就由志願者送餐到老人家裡。
  • 一日播一村│龍崗鎮新溪新村:有一個老人吃飯也要辦食堂
    上午8點,廚師湯春仙早早地來到老年食堂,涮洗、切菜,為中午的飯菜做著準備。冬瓜、茄子、紅燒肉、番茄蛋湯,所有蔬菜都是早上去買的,紅燒肉則是用高壓鍋燉透了的五花肉。但是不論菜價和社會工資怎麼漲,老年食堂依然會堅持原來的標準,70歲以上老人3元/餐,80歲以上老人2元/餐,90歲以上老人則免費用餐。
  • 滄縣老年大學開設多彩課程豐富老人晚年生活
    、擴大受眾面,滄縣老年大學開設了更多老年人想學、愛學的課程,營造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良好氛圍,讓老人們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走進縣老年大學,悅耳的二胡聲飄入耳畔,牆壁上一幅幅精美的書畫作品映入眼帘。在老年大學的課堂上,一群銀髮老人正認真聽講,上老年大學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種堅持學習的人生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老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 走失老人重陽之夜與家人團聚
    就在節目播發後不久,在28日晚8點左右傳來好消息:好心人在路邊發現老人,並將老人帶到了大港派出所。青島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也在第一時間通過藍睛App連線傳來好消息:重陽節之夜,走失老人與家屬團聚,一家人掛念多時的心結終於放下,此時他們並不希望媒體拍攝拍照、採訪打擾。據了解,老人一切正常,身體並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