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倉鎮大陳村的老街上,冬日枯草中一抹亮紅吸引了記者注意,遠遠望去以為是什麼花。走近一看,才發現並不是花,而是密密麻麻長在枝幹上的紅果子。
「這是南天竹,已經種植四年了,每年入冬後都結紅果子。」說話的是這兒的老闆娘李潔瓊,她在老街上開了家私房菜館,又因喜歡花草,店裡店外種植了十幾種草木。這株結了紅果的南天竹,就栽種在大門邊上。
李潔瓊介紹,當初是因為喜歡南天竹「喜慶」的外形,所以在門邊種植了它。「南天竹雖然耐陰耐寒,但是養植不可粗心大意。」李潔瓊說,南天竹在生長季節裡,要半個月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
說起南天竹的名字,會聯想到神秘的國度——天竺國,它是傳說中觀世音菩薩的住所。《竹譜詳錄》中記載:「此本是南天竺國來,自為南天竺,人訛為藍田竺。」南朝程詧在《天竹賦》序中說:「有異草數本,綠莖疏節,葉膏如剪,朱實離離,炳如渥丹,名為『東天竺』。」其實,南天竹並非來自海外,而是我國的「土著」,原產我國南方。
和普通植物不同,南天竹堪稱植物界的變色龍。其葉顏色變化多端,新葉呈粉色偏白,而後逐漸轉綠。待到每年霜後,南天竹的葉子不但不會枯萎、落葉,反而會由綠變紅,似紅楓。到了12月份,它的果實也會成熟,一串串呈現紅色,看起來非常喜慶。
南天竹還是上好的盆栽花卉,不少人把它當作盆中冬景。加上名字中的「竹」字與「祝」諧音,寓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