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民真是好養活,今年一冬天被雨水捂到抓狂,出一兩天太陽就又都活過來了!
一同活過來的,還有田野裡新鮮水靈的薺菜、馬蘭頭……(為避免過於神往以至於羅裡八嗦離題萬裡起見,此處省略小時候挑野菜回憶500字)那一把鮮綠,不管是快火清炒了,還是和著香乾涼拌了,或者打個雞蛋做成湯,都可以讓舌尖精神一振的。
還有尖尖嫩嫩的春筍,更是轉瞬即逝的好味道呀。割一塊鮮肉,小排或五花啥都可以;丟一塊醃製的肉,可以是鹹蹄膀肉鹹腳圈也可以是鹹豬爪(不是鹹豬手哈);親親切切和春筍燉上一鍋,就是江南的著名吃物「醃篤鮮」了,在上海本幫菜、杭幫菜裡都是可以撐場面的傳統菜。
「篤」字只是吳語的音譯,一個普通話裡找不到對應詞的動詞,入聲,小火久煮的意思。有人見過別處的菜譜上寫成「煮」的,少了點時間感;「燉」會更接近些,又缺了點細緻感。所以很多地方還是保留了音譯。
其實,上述這些吃食,都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東,全都是世代平民填飽肚子的生存智慧。
從前,春季有「春荒」,冬天的儲備吃完了,播種的菜還沒有長成,青蔬斷檔四五十天,人們只能從野地裡找到替補隊員,填上這個缺口。薺菜和馬蘭頭在野菜中屬於口味的佼佼者,不像蒲公英、馬齒莧之類的需要淘瀝焯水去除苦澀,而是百般搭配都能清香四溢。於是現在都被請進大棚,大量生產了。春筍更是時令美食霸主,上海郊區的春筍肉餡燒賣,年年初春應市,人們大排其隊,然而過了這時節就收攤,吃客再等明年。
而這個醃篤鮮更是通身的平民氣質,你看,鮮肉和鹹肉的部位都是不挑的,豐儉隨意。富人家要講究,盡可以選料上乘;窮人家有點邊角料,丟進去煮照樣香鮮襲人。
哈哈,只要有小鮮肉和老鹹肉的通力合作,加上春筍的主持大局,這一鍋,決不會讓人失望的。
好了寫到這裡咽了咽口水,這周末也要去煮一鍋了!
最近圖文:
1、《「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本質》
2、《日子都是在熬,有人熬成好湯,有人熬成漿糊》
3、《開學啦,這些太好笑的錯別字別再寫了》
4、《一隻被冤枉的兔子燈》
5、《別發愁生活不夠多彩,生活遲早給你點顏色看看》
6、《好看的皮囊裝裝樣子,有趣的靈魂吃進肚子》
7、《一對吃瓜男女的西瓜島》
舊文穿越通道:
1、《有沒有發現,那些帶過你的老司機都越來越牛了?》
2、《我們是誰?新手女司機!》
3、《比怪馬桶沒吸力更強盜的邏輯,是怪受害者太有吸引力》
4、《<無問西東>裡,那個暴雨中陪跑的大咖還說過些什麼金句?》
5、《大爺就是大爺!讓你看看運動可以到幾歲》
6、《不用懷疑!你就是會越跑越好》
7、《跑步的人,你憑什麼得瑟?》
看我原創這麼用心,點個好看、留個言、轉個發唄~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要走了?握握爪,再會~
奔跑的貓玉
微信id:arunningcat
一枚活到中年後
忽然迷上跑步和畫畫的
很笨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