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恐傷肺 巧燉梨湯解肺熱

2021-02-22 艾絨液

一、冰糖燉雪梨:梨潤肺清熱,生津止渴,與冰糖同用,增強潤沛止咳作用,可治療小兒肺燥咳嗽、乾咳無痰、唇乾咽乾等症。

[用料]200g雪梨,100g冰糖,20g枸杞

1、將雪梨洗淨,切去梨蒂和梨把兒,把雪梨切成大片。

2、將雪梨片放在容器中。

3、加入冰糖,上鍋蒸30分鐘左右。

4、把泡好的枸杞放入鍋中,再蒸五分鐘左右即可。

小貼士:梨不能與螃蟹同食,同食會傷到腸胃。



二、銀耳川貝雪梨湯:銀耳功能滋陰補肺,潤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熱生津,潤肺化痰:川貝母功能補肺清肺,化痰止咳。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補肺、止咳化痰之功。

[用料]水發銀耳20克,雪梨1個,川貝母5克,冰糖(或白糖)30克

1、將水發銀耳揀去根蒂及雜 質,洗淨,撕成小片。

2、將雪梨洗淨削去皮,除去核與籽,切成小丁塊。

3、川貝母洗淨。

4、將上述處理好的原料一同放入燉盅內,加入糖和水1杯,上籠蒸約1小時,取出即成。

5、服法:每日1劑,早晚空腹食用。

三、枸杞雪梨湯:此湯有明目、潤肺之功效。

[用料]枸杞300克,胡蘿蔔225克,雪梨4個,蜜棗3顆,瘦肉225克,姜2片,鹽適量

1、只取枸杞菜葉,洗乾淨。

2、把枸杞梗清洗乾淨,捆成一紮。

3、胡蘿蔔去皮,切塊;雪梨洗淨後切塊;蜜棗洗淨。

4、洗乾淨瘦肉,汆燙後再衝洗乾淨。

5、煲滾適量水,放入枸杞梗、胡蘿蔔、雪梨、蜜棗、瘦肉和薑片,水滾後改慢火煲約90分鐘,取出枸杞梗,然後再放入枸杞葉續滾約20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四、金針木耳雪梨湯:金針又名「忘憂草」,有利尿、消炎、解毒之功效。

[用料]金針19克、木耳19克、雪梨5個、瘦肉225克、蜜棗4顆、無花果4顆、陳皮1小塊、鹽適量。

1、金針和木耳浸泡後清洗乾淨。

2、雪梨洗乾淨,切塊。陳皮浸軟,刮去瓤。

3、洗乾淨瘦肉,汆燙後再衝洗乾淨;蜜棗和無花果洗淨。

4、煲滾適量水,放入金針、木耳、雪梨、瘦肉、蜜棗、無花果和陳皮,水滾後改慢火煲約90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五、燕窩雪梨湯:燕窩性味甘平,有滋肺胃、益氣陰、生津液、除虛熱的作用。 雪梨清潤生津,冰糖益氣、和胃潤肺。合而為湯,補而不燥,潤而不膩,是調理虛勞贏弱之佳品。本湯滋陰潤燥,益氣補中。陰虛燥熱,肺燥乾咳,或虛勞咳血,口燥咽幹,潮熱,或津枯氣弱之噎膈,氣喘等。

[用料]燕窩120克,雪梨3個,冰糖適量。

1、燕窩用清水浸泡,洗淨,撿去羽毛、雜質。

2、雪梨去皮、取梨肉並切小塊。

3、把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3小時,調味供用。

特別提示:感冒發熱及脾胃溼盛者不宜用本湯。

(本文圖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養身心經】 秋季最需要防治肺熱咳嗽
    秋季天氣忽冷忽熱且乾燥,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傷肝傷脾,是肺熱的高發期。肺熱是一種常見的內臟熱病。
  • 秘方來啦;潤肺散結、補肺養氣、鎮咳除痰,貝梨燉豬肺首選藥膳
    2、以上原料一起放入砂鍋,加冰糖、水適量,煮沸後改文火燉3小時。雪梨川貝燉豬肺具有潤肺化痰止咳。燥熱傷肺,症見咳嗽痰稠,咯痰不易,咽幹口渴。亦可用於上呼吸感染、支氣管炎等屬肺燥者。雪梨,味甘性寒,含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等,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等。川貝的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 肺熱生痰,嗓子總有痰的人,肺喜歡的2種水,經常喝,潤肺祛痰
    到了冬天季,不少人有肺熱的症狀,吃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可以改善,那麼肺熱吃什麼好呢?雪梨、百合、銀耳、無花果、鴨肉等都有清肺熱的功效。
  • 秋季養生,白色入肺,蓮子銀耳粥尤佳
    這個季節,養生應當遵循潤燥、補肺、養陰法則,可選用防燥不膩的立秋3寶——南瓜、銀耳、水梨,調理脾胃,或是蓮子銀耳粥,以達到到滋陰、潤肺、護脾胃的補益效果。立秋是鍾夠民俗中24節氣之一,每年8月7、8日為立秋。因正逢夏、秋季節交替,大家的日常飲食應該少吃生冷寒涼食物,多吃熟、溫、軟、易消化食物,應以蒸、煮、燉、燜為主,忌油炸、燒烤、煎等烹調方式,以調養脾胃。
  • 【每日一膳】潤肺利咽湯:潤肺利咽,化痰止咳,特別適合秋燥傷肺而至的咽喉不適,咳嗽咳痰,也適合長期吸菸人群.
    漸入深秋,「秋燥」成了常見的健康問題。
  • 【養生保健】秋燥溼熱從何治
    清代俞根初《感證輯要》明確提出「肺燥脾溼」之論。秋燥溼熱的形成與目前環境、飲食習慣關係較大。秋冬之際,北方地區多乾燥少雨,且霧霾較重,這是燥邪產生的基礎;目前人們飲食偏於油膩、辛辣,此易助溼生熱,這是溼熱產生的根源。燥邪侵襲,最先傷肺;溼熱內生,易困脾胃。故患者一方面有乾咳、口咽乾燥、舌少津等肺燥津傷表現,另一方面又有口黏膩,胃納差,便不爽,苔黃膩等中焦溼熱證候。
  • 花椒燉梨,強力止咳!
    你吃過花椒燉梨嗎?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兩種食材,一起煮盡然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強力止咳,應對秋冬咳嗽,效果十分神奇。
  • 天氣漸燥,燥為陽邪,易傷津損肺,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立秋已至,意味著秋天來了,天氣漸燥,燥氣過重,人體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腔、鼻孔發乾,秋在五行中屬金,肺屬金
  • 梨皮煮水,潤肺降燥!秋天這麼吃,好處多多!
    市衛計委開啟《名醫面對面》欄目,今天邀請市中醫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楚佳梅,來談談秋季如何養肺。中醫認為「肺為嬌髒,其位最高,不耐寒熱」,且肺「喜潤而惡燥」,最易受燥邪傷害,而秋季往往比較乾燥,因此秋季是最傷肺的時候,也是最應該養肺的時候。秋季要多喝水,一天6-8杯(每杯約200ml)。
  • 【紅酒燉蜜梨】
  • 央視又為梨開專欄了:教你如何正確吃梨!不同做法,不一樣的功效!
    一下子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了梨的獨特功效!(原文連結:央視曝光新冠肺炎患者的抗疫「大餐」:中藥+梨)近日,我們的梨再次登錄央視,在中央1頻道的《生活圈》欄目,就如何正確吃梨、梨的不同食用方法,有哪些不一樣的功效等問題,主持人和專家一一為全國的電視觀眾進行了解答!
  • 「秋燥」對身體危害大!秋梨膏、雪梨膏,吃哪個更潤肺
    燥邪性乾澀,易傷津液,容易導致人體津液的損傷,出現皮膚乾燥、眼睛乾澀、口鼻咽幹、口腔潰瘍、乾咳聲沙、鼻出血、大便乾結等「燥」症狀。「秋燥」最易傷肺,出現「肺燥」症狀。燥勝則幹,肺為「嬌髒」,其性喜潤而惡燥。
  • 房事+宴會+醉酒+當風=咳嗽|秋天到了,謹防秋燥傷肺
    附清金止嗽膏方藕汁、梨汁各四兩 薑汁、蘿ト汁、白蜜各三兩 巴旦杏仁(去皮)、川貝 (去心)各二兩磁瓶內炭火熬膏,不時噙化。廉按:春月地氣動而溼勝,故春分以後風溼、暑溼之證多,秋月天氣肅而燥勝,故秋分以後風燥、涼燥之證多。若天氣晴暖,秋陽以曝,溫燥之證反多於涼燥。
  • 【視頻】對抗秋燥的最佳湯飲:人參燉雪梨!一個燉鍋輕鬆搞定
    ▲ 人參燉雪梨
  • 養頤居專欄:花旗參燉烏雞
    秋天乾燥的氣候,使人常感到口鼻咽喉乾燥以及發生燥咳,又因肺與大腸相表裡,秋令還可出現大便燥結。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基本原則,可多吃梨、蘋果、葡萄、香蕉、蘿蔔及綠葉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同時也要多喝湯,一方面可以滲溼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花旗參燉烏雞湯,可謂一款經典的女人湯,是補氣養血、滋陰美顏、清熱潤燥之佳品,非常適合女性秋季養生。
  • 蜂蜜搭配山藥,4種吃法輕鬆抗秋燥!
    秋天,大家會不同程度地感覺到口、鼻、
  • 冬季養肺護肺的十大食物推薦!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主治節。肺氣以宣發肅降為基本運行形式。
  • 秋冬養肺五大攻略
    11月14星期六下午兩點半,中醫蘿蔔公益學堂「秋冬養肺五大攻略」順利開展,講座邀請了湖南中醫藥大學青年講師團的彭豔老師為大家講解。她帶領我們從起居、情志、運動、食療、經絡等方面了解如何養陰潤肺,把握秋冬養生好時機。
  • 秋冬易感冒,梨加花椒一起煮水喝可治療咳嗽,但並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適用!
    有人推薦用梨加花椒一起煮水喝可治療咳嗽。這樣的做法靠譜嗎?梨的涼+花椒的溫=清熱化痰花椒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散寒、除溼止痛的功效,對多種細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還能鎮靜、調節免疫功能;梨味甘、性涼,入肺、胃經,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