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5年裡,美國農民越來越意識到南美的農業產量在穀物和油籽全球供應中的重要影響。舉個例子,近年來,巴西已成為第一大豆出口國。此外,巴西和鄰國(阿根廷和巴拉圭)的產量,已威脅到美國作為玉米供應商的領先地位。
巴西是獨一無二的,由於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多年來作物生長所需的雨量充沛,它的農業產量相對穩定。氣候和種植模式落後於農業生產的增加,這使得有可能將生產移到不易發生乾旱的地區。同時也有可能擴展到未開發的土地,雖然基礎設施和土地所有權問題是一個限制因素。同時,由於開發商喜歡巴西有充足的降雨和土地資源優勢,多年後巴西可能成為一個農業大國。
在農業展望論壇期間,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領袖Robert Tetrault會調查怎樣改變耕作方式,使得巴西生產者充分利用有利的氣候條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產量,以及巴西在未來的全球市場中將扮演的角色。
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氣象學家副首席Mark Brusberg關注著巴西氣候與種植模式,強調將農業生產轉到不易發生乾旱的地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的變化非常迅速,有時難以量化。美國宇航局哥達德的Douglas Morton將描述一些用於跟蹤土地變化的創新技術以確定農業生產和擴張潛力。巴西利亞農業顧問Clay Hamilton就基礎設施和其他因素的改善對當地市場和巴西作為穀物和油籽主要出口國會帶來的影響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原文連結:中國農業網
本文來源:http://www.agronet.com.cn/News/104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