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

2021-02-25 IEST巴西商業

在過去的25年裡,美國農民越來越意識到南美的農業產量在穀物和油籽全球供應中的重要影響。舉個例子,近年來,巴西已成為第一大豆出口國。此外,巴西和鄰國(阿根廷和巴拉圭)的產量,已威脅到美國作為玉米供應商的領先地位。

巴西是獨一無二的,由於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多年來作物生長所需的雨量充沛,它的農業產量相對穩定。氣候和種植模式落後於農業生產的增加,這使得有可能將生產移到不易發生乾旱的地區。同時也有可能擴展到未開發的土地,雖然基礎設施和土地所有權問題是一個限制因素。同時,由於開發商喜歡巴西有充足的降雨和土地資源優勢,多年後巴西可能成為一個農業大國。

在農業展望論壇期間,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領袖Robert Tetrault會調查怎樣改變耕作方式,使得巴西生產者充分利用有利的氣候條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產量,以及巴西在未來的全球市場中將扮演的角色。

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氣象學家副首席Mark Brusberg關注著巴西氣候與種植模式,強調將農業生產轉到不易發生乾旱的地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的變化非常迅速,有時難以量化。美國宇航局哥達德的Douglas Morton將描述一些用於跟蹤土地變化的創新技術以確定農業生產和擴張潛力。巴西利亞農業顧問Clay Hamilton就基礎設施和其他因素的改善對當地市場和巴西作為穀物和油籽主要出口國會帶來的影響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原文連結:中國農業網

本文來源:http://www.agronet.com.cn/News/1045843.html

相關焦點

  • 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裡在2021年氣候適應峰會發表講話
    (AP Images)1月25日,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裡在2021年氣候適應峰會發表講話:「不論是公共意識
  • 【動向】巴西版「川普」暫不從巴黎協議退群,但砍掉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機構
    被輿論視為巴西「川普」的新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在競選期間,曾威脅要退出「巴黎協定」,但在國際抗議之後,他的立場有所緩和。
  • 別小看氣候變化,西班牙可能以後不能「靠天吃飯」了!
    據歐洲環境署(EEA)消息稱,由於氣候變化,到2050年南歐的旱田作物,如小麥,玉米或甜菜等,產量將可能減少一半,因此該行業要求「優先考慮」 的機制方案。在一份基於對溫室氣體高排放的預測的報告中,歐洲機構警告稱,儘管大陸上各國各區域會有所不同,但總體到2050年農業收入將「大幅下降」,國內生產總值(GDP)也會平均下降1%,到本世紀末,農業用地價值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南歐和地中海超過80%的地區可能放棄土地種植。
  • 極端天氣頻發 巴西氣候風險升高
    【南美僑報網編譯楠木12月5日報導】本周二(4日),德國觀察(Germanwatch)在波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布了最新版
  • 郫都區召開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編制...
    2021年1月15日,成都郫都區召開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會,傳達學習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徵求區級有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對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研究發現,一氧化二氮排放物對氣候的威脅越來越大
    目的是對迄今為止全球所有N 2 O來源和匯進行最全面的評估,他們的發現表明,N 2 O排放的增長速度快於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制定的任何排放情景,與導致全球平均溫度升高的溫室氣體情景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3°C以上,《巴黎協定》旨在將升溫限制在2°C以下,但理想情況下不超過1.5°C。
  • 哈佛研究: 大部分菲人認為氣候變化影響生活
    哈佛大學人道主義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儘管被調查者對氣候變化了解較少,但仍有七成菲人表示擔心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哈佛人道主義研究所(Harvard Humanitarian Initiative)於本月20日發布的研究表明,有71%的菲人認為他們至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約46%的人擔心自己會因氣候變化而受損、受傷或生病,有22%的人認為會遭受收入損失。
  • 哈佛研究: 大部分菲律賓人覺得氣候變化影響生活
    哈佛大學人道主義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儘管被調查者對氣候變化了解較少,但仍有七成菲人表示擔心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哈佛人道主義研究所(Harvard Humanitarian Initiative)於本月20日發布的研究表明,有71%的菲人認為他們至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約46%的人擔心自己會因氣候變化而受損、受傷或生病,有22%的人認為會遭受收入損失。
  • 芬蘭氣候變化專家小組主席就IPCC 新氣候報告指出:芬蘭的林業政策應該做出新調整計劃
    過顆流星:譯《赫爾辛基日報》相關報導,圖片來源於網絡https://www.hs.fi/politiikka/art-2000005856844.html根據 芬蘭氣候變化專家小組主席土地使用部門特別指的是森林和農業用地的碳排和碳匯。「芬蘭在任的政府從未考慮過,一般都是設定這是下屆政府的工作,」Ollikainen 教授說。Ollikainen特別挑戰生物經濟計劃。「我不支持生產燃料的生物煉油廠。它們的負擔是化石燃料的四倍。
  • 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寶武應對氣候變化
    11月6日,必和必拓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籤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計劃投資3500萬美元,共享互通低碳減排技術知識,旨在共同應對全球鋼鐵產業所面臨的氣候變化挑戰。根據這份備忘錄,雙方合作首期為5年,重點將聚焦低碳技術創新和減排路徑的研發和部署,從而推動鋼鐵生產整體流程走向低碳化。雙方還將以中國寶武的生產基地為依託,就在鋼鐵行業應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開展研究。
  • 中科院博士走進楓葉|《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與啟示》
    17個目標建立在千年發展目標所取得的成就之上,增加了氣候變化、經濟不平等、創新、可持續消費、和平與正義等新領域。這些目標相互關聯,一個目標實現的關鍵往往依賴於其他目標相關問題的解決。對可持續發展的投資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強氣候適應能力,從而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反過來,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將促進可持續發展。
  • 丹麥啟動全球氣候行動長期戰略:「一個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2019年,丹麥政府提出了國家氣候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0%(較1990年),2050年實現碳中和。該戰略是實現國家氣候目標的具體舉措,為丹麥未來幾年的創新研究和國際合作制定了明確的方向,其中涵蓋了四項任務和五個方向。
  • 後疫情時代︱新冠疫情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除地面交通以外,用出行數據容易高估排放變化,這就是為什麼CO2排放量比前面兩組評估高的原因。但是,美國國家層面、州層面的出行排放估值均與Le Quere等的排放變化研究結果高度一致。在工業領域,數據差異可能源於工業活動排放量與出行趨勢關聯較小,因為谷歌出行數據僅顯示手機位置的變化,無法反映由於機器自動化、關閉操作或其他非工作模式的慣性、重工業無生產時的基本排放水平數據。
  • 一周精讀 | 《南方公園》道歉了,為了 12 年前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嘲諷
    牛奶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旁邊,有一個由英文和數字組成的暗碼,這組暗碼才是真正的牛奶生產日期。其中,第一個英文字母代表年份,第二個字母代表月份,第三個英文字母和數字代表日期。果真如此?關鍵詞 | 謠言+牛奶+生產日期快遞盒裡不為人知的隱藏財富
  • 柬埔寨應對氣候變化 承諾2030年減碳18%
    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1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洪森總理在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國家都經歷了氣候變化的衝擊,例如柬埔寨不久前遭受的大洪澇。他說,雖然柬埔寨釋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總量很小比例,惟柬埔寨承諾將在力所能及和有限資源內,對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發推:感謝中國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圖源:美聯社)英國路透社26日報導稱,巴西總統博索納羅25日連發兩條推文,感謝中方迅速批准出口用於生產新冠疫苗的活性成分。巴西外交部長和農業部長相繼轉發總統推文,並積極評價兩國關係。中國駐巴西大使楊萬明也發推稱,團結是抗擊疫情的正確方式。博索納羅在兩條推特中,一方面陳述了中國政府給予巴西的幫助,將獲得中方5400升用於生產新冠疫苗的活性成分,它們已被送往巴西,在未來幾天抵達;另一方面感謝了中國政府:「我感謝中國政府的體恤,也感謝巴西部長們的努力。」
  • 聯合國安理會就氣候變化問題舉行高級別會議
    #聯合國安理會#今天在輪值主席國、英國首相詹森的主持下,就#氣候變化#與和平和安全問題舉行了高級別辯論。
  • 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五洲豐 走五洲 環球農業採訪」 巴西節目圓滿收官
    巴西節目在2017年4月曆時半個月時間進行前期採訪,回國後經過後期認真編輯,於2017年8月正式登上農林衛視螢屏,呈現在大家面前,截止到2018年1月底巴西節目全部播出完畢。節目採取周播方式,播出集數為18集,每集10分鐘,總播出時間跨度6個月,總播出時長180分鐘左右,內容也以7大主題對巴西農業進行了系列報導:一、第1集:巴西採訪行程、內容概述;二、第2-5集:巴西第二大港口【巴拉那瓜港】所見所聞;三、第6-9集:36000
  • 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峰會展望 ——前途多舛(1)
    那我們如何看待國際社會持續不斷的努力嘗試達成一個有關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強制性協議呢?今年12月將是全球氣候變化哥本哈根峰會(COP15)五周年的日子。全球許多偉大和重要的人物曾齊聚一堂,試圖籤署有關氣候變化的生死契約。新晉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當時表示他的就職正好在「全球海平面上升開始放緩和我們的星球開始療傷的關鍵時刻」。
  • 巴西近5億蜜蜂農藥中毒死亡 !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中央社」17日報導,巴西兩機構在分析各州農業廳報告後表示,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間,巴西有近5億隻蜜蜂死亡,其中80%的死蜜蜂體內有芬普尼等殺蟲劑。據報導,2019年1月22日至31日,巴西南部聖卡塔裡納州檢察廳等部門在視察其北部原始森林地區的蜂蜜生產商時,發現約有5000萬隻蜜蜂死亡。檢驗結果發現,死亡蜜蜂體內含有3種殺蟲劑,其中最多的是芬普尼。農業學家諾達裡指出,這些殺蟲劑對蜜蜂的殺傷力很致命。一般來說,農藥對蜜蜂有慢性的神經傷害,而像芬普尼這類的殺蟲劑則是直接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