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每天會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為葡萄科植物廣東蛇葡萄的根或全株。
全株在夏、秋季採收,洗淨,除去雜質,切碎,曬乾。秋後挖取根部,洗淨,切片,曬乾。
生於海拔500-1500m的山區灌叢或密林中。
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別名無莿根、牛牽絲、紅血龍、山甜茶、白菇茶、辣梨茶、獅子藤、蝦須藤、過山龍、骨疼搜、紅腦藤、藤茶、鐵甲將軍、母豬精藤、田浦茶、背帶藤。
廣東蛇葡萄木質藤本,全株無毛。莖柔弱,多少被白粉,枝纖細,有條紋;卷鬚粗壯。
一回羽狀複葉互生;小葉3-5,或為近二回羽狀複葉(即最下1對小葉再各分為三小葉);
小葉近革質,卵形或卵狀長圓形,最大的長5-8cm,小的長不及2.5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鈍或圓形,有時闊楔形,邊緣有不明顯的鈍齒,下面常被白粉。花兩性,三至四回二歧聚傘花序與葉對生或生於小枝頂端,多花;
總花梗長4-6cm;花長約2mm;花萼淺杯狀,邊緣不分裂;花瓣5;雄蕊短,與花瓣同數;花盤明顯;花柱短,圓柱狀。
漿果倒卵狀球形,直徑5-6mm,熟時深紫色或紫黑色。花期4-7月,果期5-8月。
《中藥大辭典》
消炎解毒。治骨髓炎,急性淋巴結炎,急性乳腺炎,膿皰瘡,溼疹,丹毒,癤腫,嗜鹽菌食物中毒.
根:消腫毒。全株:清暑熱。
《中華本草》
辛;苦;涼
歸心;脾經
祛風化溼;清熱解毒。主夏季感冒;風溼痺痛;癰疽腫毒;溼瘡溼疹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搗爛或研末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