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國旗圖案留有中國文化的痕跡,一個是韓國的太極旗,一個是不丹國的龍旗。《周易》中內涵豐富、富有深刻哲理的太極圖成為了韓國國旗圖案。不丹人稱自己的國家為「龍國」,並把龍作為自己國旗的主要圖案。
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國旗圖案留有中國文化的痕跡,一個是韓國的太極旗,一個是不丹國的龍旗。
中國的《周易》和道教在韓國頗有影響。1882年8月,兩位李氏王朝的使臣樸泳孝和金玉筠奉命赴日本談判。當時李氏王朝尚沒有國旗,這兩位使者認為,作為一個國家的代表,沒有國旗是不行的,兩人商議,決定用《周易》中內涵豐富、富有深刻哲理的太極圖作為國旗圖案。於是,他們在去日本的船上繪製了一面太極旗。兩人回國後,將繪製國旗一事向政府作了匯報,受到肯定和讚揚。第二年即1883年,李氏王朝正式頒布該旗為李氏王朝的國旗。
1948年,韓國政府成立時,決定將太極旗作為韓國國旗,並於1949年頒布了製作標準:太極旗橫豎比例為3比2;白底代表神聖的國土;太極圖象徵宇宙天地渾成以及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中間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太極的兩儀為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陰陽。
韓國國旗
韓國國徽
不丹在中國西藏的南面,海拔在2000米以上,風俗習慣和西藏相似,「不丹」之意就是「在西藏的邊緣」。
不丹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丹人非常喜歡中國的龍,認為龍是四靈之一,是吉祥的動物,掌管著雷雨,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不丹在喜馬拉雅山山麓,打雷的時間很多,不丹人認為雷鳴是龍在叫,具有無窮的威力。所以,不丹人稱自己的國家為「龍國」,並把龍作為自己國旗的主要圖案。
不丹國旗和國徽
不丹的國旗為長方形,由兩個三角形組成,左上方的三角形為金黃色,同中國一樣表示帝王之色,象徵國王在領導宗教以及世俗事物方面的權力和作用。右下方的三角形為桔紅色,象徵佛教的精神力量。圖案是一條足登四顆白珠的白龍。白龍象徵國家的權利,代表「神龍之國」;四顆白珠象徵威力和聖潔。
不丹的國徽用的也是龍的圖案,在蓮花的兩旁是雌雄兩條神龍,也代表著「神龍之國」的意思。
世界國旗地圖|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國旗|越南歷史上的國旗變化|國旗,漲姿勢|為什麼世界各國的國旗從來不用紫色|十分鐘帶你認清各國國旗|1949年除五星紅旗外,還有38面備選國旗|這些國家的國旗,如同孿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