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備受全球矚目的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出來了,川普所在的共和黨獲得了參議院(senate)的多數席位,在眾議院(house)輸給了民主黨。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制衡的政治博弈。如此有中下層民眾支持的川普,在面對頑固強大的既得利益者,想要獲得兩院全勝,也是很難的。
在分析具體的影響前,首先要搞明白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區別。參議院和眾議院,都能對總統實現制衡,但參議院的制衡能力更強,主要是由於參議員的任期,每屆任期為6年,且沒有次數限制。而眾議院任期兩年。在權力方面,總統與外國締結的條約及總統任命的官員須經參議院。參議院有權在特定條件下複選副總統。眾議院有權提出財政案和彈劾案,有權在特殊條件下複選總統。但彈劾案須經參議院審判。副總統是參議院的當然議長;而眾議院議長是全院大會選舉產生。
由此可見,這樣的結果,將會干擾川普的很多政策的具體執行,畢竟民主黨執掌的眾議院有財政預算的批准權限。眾議院的任期只有兩年,2020年將全部重新競選,如若在此期間,川普繼續保持對中下層的強有力的支持政策,那麼,眾議院如若橫加幹擾,將有可能得罪佔大多數的中下層民眾,到時候,失去的可能是民心。因此,18-20年,將開啟新的政治鬥爭格局。
對我們的影響,首先要看雙方的對華政策,其實,兩黨在對華政策方面是一致的,Amercia first的政策將繼續執行。
儘管最近,中美貿易戰爭緩和下來的消息較多,但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中期選舉之前的作秀。川普太懂得談判的技巧了,他也知道,自己的主要票倉州,在此次的貿易戰中,遭受損失不少,中期選舉前,釋放些利好消息,其實還是為了能夠大獲全勝。對華政策將大概率繼續保持強硬下去,而對我國房市股市影響較大的美聯儲,將會按既定步驟,繼續加息,從而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形成進一步的壓力。如果中國央行不放棄心理上對匯率的底線,那麼中國貨幣政策放鬆的空間就被進一步壓縮。如果中國放棄匯率上的底線,那麼恐慌性貶值和資本外逃,是貨幣當局需要考慮的另一個風險。
18年終究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年份,無數的轉折點都出現在今年,全球政治經濟,都在不斷的接受新舊兩派勢力的博弈考驗,相關政策也逐漸衍變進化。全新的鬥爭格局已然到來。是尊重底層浩浩湯湯的民意,還是聚焦上層權貴的既得利益,將是擺在執政者面前一個必須儘快選擇的頭等大事。而作為底層普羅大眾中的一員,是時候聚焦自己真正剛需的時刻了。昨天與家鄉一友聊天,銀行內部人員已然看透了縣級政府的財政情況,銀行儲蓄基本為零,卻仍大肆借款貸款的企業家,比比皆是。
既往不戀,未來不期,徐徐而行,聚焦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