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第 16屆亞運會在廣州舉行,主會場設在海心沙,龍舟賽場設在增城。扒龍舟——這項水鄉風俗,被列入國際賽事,著實可喜可嘉!
2012年農曆5月初一,是新塘田心村的龍舟節,我與一幫扒龍舟的愛好者慕名前往。村民們非常高興,並熱情地安排村裡優秀選手與我們一一對接。既加深交流互動,又照應新手的安全。統一的黃帽子、紅T裇,讓村裡村外選手的混搭組合,頓時面貌一新,容光煥發!
扒龍舟、吃龍舟飯,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
2013年6月27日上午,我應邀參加「黨代表聯繫村」活動,到了田心村,參加迎「七·一」村支部黨員大會。我按村支部的活動安排,還認真地給農民兄弟講黨課。散會後,有位老黨員拉著我的手說:「您講的都很好。我就希望您呼籲一下,把田心與外界連接的一條橋給建好!多少年了,反映多少次了,如石沉大海。老實說,橋不建好,我死不瞑目!」
聽完老黨員的話,我的心裡非常沉重,顧不得與他們共進午餐,立馬趕到了增城市政府,向一位姓鄧的副市長報告。鄧副市長,也曾當任過新塘鎮的領導,非常了解田心村的情況和同情建橋這件事。
於是,鄧副市長囑咐我,當天下午分別約上新塘鎮、市水務局、市交通局和市供電局的領導。約上供電局,是因供電局要在田心的地域新建一座新塘片的變電站,將有一個近100噸的大型設備通過。所以,建橋通車還關係到這片區域經濟建設的電力保障。
當天下午,到會的還有新塘鎮的其他相關的人員,和田心村兩委班子主要領導。大家認真聽取了田心村村支書、村長關於建大橋的情況匯報。
應邀領導也就建設的相關問題展開了認真、熱烈的討論,並形成了一份書面報告。一項反映農民訴求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就此拉開了解決的序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到田心的頻率更高了。在市委市府的關心支持,和市直有關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歷時兩年,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一件令我每每想起來都產生美好記憶的事。
建橋是大事,更是難事,遠不是靠一、兩個人拍腦門子就能做成。而必須是建立在集思廣益、同心同德的基礎上,精心謀劃、狠抓落實才能見到成效。
雲過天無影,船過水無痕。扒龍舟,早已成往事;而大橋竣工通車,田心與瓜嶺近在咫尺確是實事。
2020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