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的整治改造被稱為「家門口的實事工程」,市區綠苑、文景、富景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的老牌小區都被列入我市50個老舊小區改造名單中,居民關注的用水難、停車難等問題有望得到妥善解決。
老牌小區
富景小區是我市建市初期建成的居民住宅區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80%的原業主已經搬離,眼下的富景小區不到千戶人家,居住環境也不容樂觀:外牆破舊、脫落,設施老化、陳舊,部分路面破損,下水道堵塞,圈養家禽的情況也存在不少,衛生狀況堪憂。這林林總總的困擾給居民生活帶來各種不同程度不便, 生活用水「水質差」是其中的投訴熱點。
這個小區的水管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都已經生鏽了。每家每戶早上一起來,洗臉的水都是生鏽水,而且這些水一用來泡茶喝,就感覺鐵鏽味很大。
相對比小區創建之初,如今大部分業主都購買了私家車,原先設置的停車位供不應求,逐漸演變成了老大難問題。想停車「一位難求」,成為小區居民投訴的另一個主要方面。
在停車難題上,另一個老牌小區文景小區也存在同樣的困擾。業主與物業之間因為車輛管理費矛盾不斷,爭吵不休。
到天黑的時候,小區裡基本上找不到車位,只能停到小區外面去。
為了改善私家車亂停亂放現象,緩解「停車難」問題,文景小區物業管理處從私人老闆手中接管了停車場,按月收取管理費用。但是這個舉措居民們並不買帳,除底層停放有上百輛摩託車外,其他樓層「車」跡罕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場外爭搶車位。工作人員透露,自從租借停車場以來,物業管理處連年虧本,入不敷出。
停車收的保管費都不夠開支,甚至都不夠交停車場房租和水電費,有些安保人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業主與物業難協商,
遇事難解決,
更加深了管理上的混亂。
針對小區內存在的種種問題,
居民希望通過相關部門的努力,
通過此次改造工程,妥善解決。
今年改造的老舊小區分布在新江、上城、東埔、源西等街道,以改善小區綠化、亮化、交通及停車條件、垃圾處理、管道、消防安防設施等為主。這對居民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相信會給大家的生活環境帶來煥然一新的變化,我們也將持續關注「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記者:饒榮盛(實習) 李成龍
編輯:曾佳穎
來源:河源廣播電視臺
大家都在看▼
河源七月份將迎來「大考」,書記市長都動起來了,你呢?
趕緊收藏!河源市區小一初一學位申請、招生區域劃分全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