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於這種普遍的親俄立場的存在,如今正在弗林身上發生的事件才格外引人注目——美國司法部在針對弗林事件的警告中稱,這種未加報告的私下交往將使得國家安全顧問「難以抵抗俄羅斯的勒索」,在有關俄羅斯情報部門手握川普不雅照片的傳聞尚未澄清之際,美國司法部的措辭讓人很難不發生其他聯想,而這也意味著,自覺是被警告對象的川普內閣成員很可能不止弗林一個。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弗林的去職對俄羅斯的打擊不容忽視。嘗試在其他國家扶植對自己有利的候選人的做法可能不算是俄羅斯的發明,但俄羅斯一定是今時今日全世界範圍內應用這種手段的宗師之一,並且往往表現為完全建立在秘密私人關係(很多時候是秘密利益往來)基礎上的兩國關係。儘管美國大選「黑客門」仍有許多細節無法證實,但毋庸諱言,川普勝選後的美國正在重複一個克裡姆林宮執導過多次的舊劇本——並且迅速遭遇了程度空前的激烈抵抗。
在弗林去職以後,即使只為避嫌和減輕輿論壓力考慮,川普及其團隊也勢必將進入一段相對謹慎的時期,而與此同時,川普不是俄羅斯歡迎的第一個抱持親俄立場的外國領導人,也不可能是最後一個。正如川普的當選曾極大鼓舞過歐洲各親俄右翼黨派一樣,美國情報及司法部門如今提出的,針對白宮成員與其他國家關系所進行的調查,同樣正在對其他國家造成一種示範作用。
已經連續多年獲得俄羅斯大筆資金支持的法國右翼領導人勒龐曾在川普上臺後大肆慶祝,而這位自詡「下一個是我」的民粹愛好者眼下也正在法國情報部門的嚴密注意之下——情報部門擔心俄羅斯會在法國大選中故技重施,這已經成了法國國防會議最近的正式議題之一。
歐洲不少國家的先例——最典型的大約是烏克蘭——表明,將籌碼完全押在「親俄派」身上的做法一直存在相當高的風險,而弗林短短二十四天的國安顧問生涯,則為反制俄羅斯在他國安插「自己人」的手段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參考。
截至發稿時,弗林的辭呈已獲批近七小時,克裡姆林宮仍未對弗林一事做出什么正式回應——期間佩斯科夫甚至還指責了一下法國情報部門的類似擔憂「毫無根據」,卻對弗林一事絕口不提。這也令人聯想起歐巴馬公布制裁決定時莫斯科相似的反常沉默,此時此刻,或許有另一些秘密電話正在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