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不倒翁」看似身體輕盈,然而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演員馮佳晨表示:「我從小就是一直學舞蹈的,然後舞蹈是我的業餘愛好。來到大唐不夜城之後,就是當一名舞蹈演員,這是我一直以來非常喜歡做的事情。7月份開始接手了不倒翁的工作,不倒翁的工作跟普通的表演是不一樣的,
它需要跟遊客互動,然後需要掌握不倒翁搖晃的技巧,還有發力。」「『真人不倒翁』的表演者,是從100多名演員中選拔出來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工作人員說,為了不倒,
男性演員身高要在175釐米左右,體重不超過60公斤;女性演員身高要在163釐米左右,體重不超過50公斤。「很多人剛站上底座,就直接倒在地上起不來了。還有些人沒法堅持完成表演,試了幾次就退出了。我剛接受訓練時也害怕,掌握不好平衡,後來才慢慢習慣。」馮佳晨說。工作人員稱,不倒翁的底部為半圓形,中間固定著鐵架子,
演員們需要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才能完成設備的穿戴。固定腰部的是一根六七釐米寬的「鐵腰帶」,因為表演主要靠腰部發力,一場演出下來,
演員的腰上撞得青一塊紫一塊。「後來在鐵腰帶上加了層海綿才好一些。」馮佳晨說。別看「不倒翁們」現在輕盈飄逸、嫵媚多姿,在今年7月剛開始表演時,馮佳晨只敢拿著扇子放在胸前前後晃,「像殭屍一樣」。團隊中的宋揚帆還曾經在表演中有過「驚魂一刻」。他告訴記者,有次在表演時安全繩突然斷開,他直接從道具上後翻過去,摔倒在地。「摔了以後感覺有點丟人有點懵,但觀眾在旁邊都在問有沒有受傷,很暖心。」宋揚帆說。逐漸熟悉動作要領後,不倒翁團隊的演員們結合自身特長,加入了舞蹈創意:擅長舞蹈的馮佳晨和高紅梅,融入了古典舞的動作;學過武術的段亮,動作陽剛大氣;表演風格幽默的宋揚帆,還被觀眾調侃動作像烤羊肉串。不倒翁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兒童玩具,最早記載出現於唐代。形狀像人而在造形和重量上製成一經觸動就搖擺然後恢復直立狀態。
上輕下重的物體比較穩定,也就是說重心越低越穩定。當不倒翁在豎立狀態處於平衡時,重心和接觸點的距離最小,即重心最低。偏離平衡位置後,重心總是升高的。不倒翁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時,就要失去平衡,而在外力去除後,不倒翁能自行回復到平衡狀態,這說明不倒翁具有一種抵抗外力幹擾保持平衡的能力,這就是平衡的穩定性。
「不倒翁」爆紅之後,很多在短視頻平臺上觀看的人開始模仿真人「不倒翁」的表演形式,而這樣的模仿真的安全嗎?西安市紅會醫院脊柱病醫院副主任醫師劉繼軍:「對於這種運動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我個人建議不要隨意模仿,因為如果把下肢綁的過松容易損傷下肢的關節;如果把下肢綁的過緊,軀幹整體的重量會集中到腰部,這樣的話在做不倒翁的擺動動作的時候,可能把腰部的肌肉韌帶和椎間盤造成一定的損傷,
所以我們從醫學角度上不建議非專業的人做這樣的事情。」西安市紅會醫院運動醫學科膝踝病區醫師陳雪松介紹,對於普通的老百姓,非專業體育運動員來講,下肢肌肉力量不強,很容易造成韌帶和半月板的損傷,
這些損傷都是不可逆的 ,嚴重的話可能要進一步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