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見於明:《議會主權的「國家理由」:英國現代憲制生成史的再解讀(1642-1696)》,載《中外法學》2017年第4期。
[2] 參見田飛龍:《英國議會主權的思想史演變》,載《環球法律評論》2014年第3期。
[3] 參見何永紅:《戴雪憲法理論研究》,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5年版,第60頁。
[4] [美]小查爾斯·愛德華·梅裡亞姆:《盧梭以來的主權學說史》,畢洪海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頁。
[5] [美]小查爾斯·愛德華·梅裡亞姆:《盧梭以來的主權學說史》,第108頁。
[6] 參見[美]小查爾斯·愛德華·梅裡亞姆:《盧梭以來的主權學說史》,第13頁,第19-20頁。
[7] 參見[德]馬克斯·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韓水法、莫茜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6頁。
[8] 參見[英]霍布斯:《利維坦》,黎思復等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131頁。
[9] 參見[英]霍布斯:《利維坦》,第98-99頁。
[10] [英]霍布斯:《利維坦》,第131-132頁。
[11] 參見[英]洛克:《政府論·下篇》,第85-86頁。
[12] 參見[英]霍布斯:《利維坦》,第150-152頁。
[13] 參見唐學亮、王保民:《霍布斯論絕對主權及其挑戰》,載《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14] 參見霍偉岸:《洛克與現代民主理論》,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15] 參見霍偉岸:《洛克與現代民主理論》,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16] 參見[美]小查爾斯·愛德華·梅裡亞姆:《盧梭以來的主權學說史》,第13頁,第115頁。
[17] See Martin Loughlin: The British Constitution: A Very Short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8-9.
[18] 參見田飛龍:《英國議會主權的思想史演變》,載《環球法律評論》2014年第3期,第93-116頁。
[19] [英]威廉·布萊克斯通:《英國法釋義》(第一卷),遊雲庭、廖苗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168頁。
[20] [英]威廉·布萊克斯通:《英國法釋義》(第一卷),第181-182頁。
[21] 參見康翟:《重建政治權威的兩條路徑——洛克與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比較研究》,載《西北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22] 參見[英]威廉·布萊克斯通:《英國法釋義》(第一卷),第179-180頁。
[23] 參見Jeffery Goldsworthy: 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 Contemporary Debat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18-19.
[24] 參見[英]威廉·布萊克斯通:《英國法釋義》(第一卷),第168-170頁。
[25] See Elizabeth Wicks. The Evolution of a Constitution: Eight Key Moments in British Constitutional History. Portland: Hart Publishing 2006. P.19.
[26] 參見胡莉:《博弈與妥協:「光榮革命」確立議會主權過程探析》,載《史學月刊》2019年第9期。
[27] See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2. p.15
[28] See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pp.50-52.
[29] See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p.20.
[30] See L. Stone, The Crisis of the Aristocracy, 1558–1641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chapter IV, iii, esp. pp. 156–64.
[31]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p.27.
[32] See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p.36.
[33] See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2002. pp.35-41.
[34]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p.159.
[35] See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pp. 172-173.
[36] See Christopher Hill.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p.197.
[37] See Elizabeth Wicks. The Evolution of a Constitution: Eight Key Moments in British Constitutional History. pp. 11-13.
[38] See E. N. Williams.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onstitution, 1688-1815 – Documents and Commenta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pp. 8-10.
[39] 參見胡莉:《博弈與妥協:「光榮革命」確立議會主權過程探析》,載《史學月刊》2019年第9期。
[40] Elizabeth Wicks. The Evolution of a Constitution: Eight Key Moments in British Constitutional History. p16.
[41] See C. R. Lovell, English Constitutional and Legal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397.
[42] 參見於明:《「不可追憶時代」的用途與濫用——英國「古代憲法」理論的再檢討》,載《學術月刊》2019年第5期。
[43] [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夏彥才譯,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287-288頁。
[44] 參見[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第288-289頁。
[45] 參見[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第134-137頁。
[46] 參見[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第130-136頁。
[47] 參見[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第64頁。
[48] 參見[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第93頁。
[49] 參見[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第93頁。
[50] 參見[英]戴雪:《英憲精義》,雷賓南譯,中國法治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136頁。
[51] [英]馬丁·洛克林:《公法與政治理論》,鄭戈譯,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212頁。
[52] 參見[美]小查爾斯·愛德華·梅裡亞姆:《盧梭以來的主權學說史》,第111-122頁。
[53] 參見[英]戴雪:《英憲精義》,第146-147頁。
[54] [英]T.R.S.艾倫:《法律、自由與正義——英國憲政的法律基礎》,成協中、江菁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頁。
[55] 參見[英]戴雪:《英憲精義》,第149-153頁。
[56] 參見何永紅:《法律、主權與民主:戴雪憲法學說的政治之維》,載《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57] 參見[英]威廉·布萊克斯通:《英國法釋義》(第一卷),第183頁。
[58] 參見[英]沃爾特·白芝浩:《英國憲法》,第63頁。
[59] 參見洪郵生:《英國的「議會主權」:理論演進與概念辨析》,載《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第24-34頁。
[60] 參見田飛龍:《英國議會主權的思想史演變》,載《環球法律評論》2014年第3期。
[61] 參見[英]昆廷·斯金納、王濤:《近代歐洲國家理論的歷史分析》,載《法律方法》2018年第2期。
[62] 參見[英]昆廷·斯金納、王濤:《近代歐洲國家理論的歷史分析》,載《法律方法》2018年第2期。
[63] [英]弗裡德裡希·馮·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第2、3卷),鄧正來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頁。
[64] See Jeffery Goldsworthy: 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 Contemporary Debates, pp. 57-61.
[65] Jeffery Goldsworthy: 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 Contemporary Debates, pp. 70.
[66] 參見張海廷:《英國議會主權的變遷》,載《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項焱:《論20世紀以來英國議會主權原則受到的挑戰》,載《外國法制史研究》2004年第0期。[英]哈利·T·狄金森:《現代英國憲法:改進或顛覆?》,胡琦、任東來譯,載《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67] 參見周淑真、孫潤南:《懸浮議會、全民公投和政黨政治結構性問題——英國脫歐背後的政治邏輯》,載《政治學研究》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