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開始後,北方部分城市迎來持續的嚴重汙染天氣。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實時數據顯示,北京已達到嚴重汙染級別。
這幾天,中國北方城市的嚴重汙染,不僅在中國網絡上成為了早已習慣「苦中作樂」的網民們調侃的對象,甚至震驚了遠在大洋彼岸的外國人們……
下面,就是部分國外媒體對此事的報導。
英國《泰晤士報》:嚴重霧霾覆蓋中國東部和北部
美國《華盛頓郵報》:中國霧霾嚴重 覆蓋北部多個城市 數值爆表
美國《華盛頓郵報》:衛星圖顯示嚴重霧霾漂浮在中國東部上空。
美國《華盛頓郵報》:霧霾裡的紫禁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中國被嚴重霧霾「包裹」。
雅虎新聞:中國霧霾處於嚴重危害水平。
美國合眾國際新聞社:中國多個城市被空氣汙染覆蓋。
日本朝日電視臺:北京大氣汙染嚴重度加劇 能見度低。
好在,這次外媒並沒有再對霧霾進行太多的炒作,只是敘述了高濃度PM2.5對人體的危害。可我們中國人,特別是我們可憐的北方小夥伴,卻是直接的受害者,而且只能默默忍受……
這幾日,北方有多少小夥伴,早起一拉窗簾,感覺眼前是這種感覺?
至於這次霧霾嚴重的原因,官方的說法是,現在北京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而不是供暖。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介紹,供暖只是壓垮空氣品質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了應對霧霾天氣,近年來不少城市都在供暖方式上採取了改進措施。像北京市這幾年一直在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現在清潔能源佔比已達80%左右。
那麼,能否所有城市都採用清潔能源?
據介紹,住建部近些年來一直在推行供暖設施節能減排改造,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
不過,推動「煤改氣」雖然可以緩解燃煤汙染物排放量大的問題,但由於天然氣價格以及管網改造成本的原因,很多區域性的獨立供暖單位和小區並不願意花錢改造。特別是目前煤價持續走低,而煤氣價格倒掛加劇,不少地方認為「煤改氣」是「環保不經濟」,推進比較難。
當然,處理清潔能源的問題,也只是造成中國霧霾眾多問題中的一個次要環節。真正棘手的問題,還是在汽車尾氣、燃煤、工地揚塵和工業生產等領域……
來源:環球網、人民日報
往期精彩回顧
回復「國貨」——不知不覺中,這些國產貨已經稱霸全世界!
回復「照片」—震懾心魄的51張照片,久久不能平靜
回復「淡定」—別總抱怨中國不好,看老外多羨慕你!
回復「生薑」—把生薑片放肚臍上,第二天……神了!
回復「安倍」—安倍一溜小跑見普京,結果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