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
而是你在我面前
我卻看不見你……
今天的霧霾
又一次「刷新」了我們的世界
昨天的字是這個顏色
今天都看不見了
各處建築物紛紛開啟「隱身」模式
出門也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去向何方
霧霾天就別到處晃悠了,
不如待在家裡學學「霧霾」英語吧,
還可以和外國友人交流一下~
霧霾的英語追根溯源,
還是要看看英語國家是如何表達的,
因為霧霾不止中國有,
其它國家也有…
根據國外主流媒體,如TheGuardian(衛報),The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和國內新華社的常用譯法,霧霾一般有兩種譯法:haze和smog。
→ 本來在很久之前,它的意思只是「薄霧、陰霾」,而工業革命改變了這個詞的含義。
→ 自18世紀下半葉起,西方國家掀起工業革命。城市化的推進導致了「煙霧繚繞」的瀰漫,尤其以「霧都」倫敦為甚,這就是當時的「霧霾」。
→ smog是個拼合詞,由smoke和fog拼在一起就構成smog這個單詞了。
→ smoke是「煙」的意思,因為從工廠排放出的有毒有害煙塵就是smoke,而fog則是霧,有霧有霾那就是霧霾了,非常簡單明了。
→ BBC、VOA、CNN等國外主流媒體對於霧霾的報導也是普遍傾向於用smog一詞
英文並不像中文一樣博大精深,有各種排比、比喻花式吐槽大法。在英語中,嚴重空氣汙染一般用severe、serious或heavy等詞修飾.
→ The air is bad today. It is smoggy.
今天天氣不好,有霧霾。
注意:因為,霧霾和颳風、下雨不一樣,不屬於氣候現象。 是一種非自然產生的空氣汙染,所以不能說weather is bad,要說air is bad.
→ he smog is severe.
霧霾太嚴重了!
→When the pollution gets really serious, I can't even see the buildings next to me.
霧霾太嚴重了,附近的建築都看不清了。
→With the fast developing technologies, the airpollution caused by heavyindustry(重工業)and car emissions(汽車尾氣) hasn’t been severer thanever before in the history, 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China. And the particular matters in the smog/haze are the mostly attributed causes for pneumonia(肺炎) and lung cancer.
隨著科技的發展,重工業和汽車尾氣導致空氣汙染日益嚴重,特別是中國北部的霧霾,其中的顆粒物是導致肺炎和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大媒體對於霧霾天戴的口罩的表達也不盡相同,BBC用的是smog mask,CNN用的是face mask,VOA用的是mask。並且,這三種表達霧霾天戴的口罩較為常見,因此這三種說法都是可以的
→戴口罩一般用動詞wear搭配,wear masks
→這些各式各樣的防霧霾空氣淨化器可以統一的用air purifier表達,稍大規模的空氣過濾系統可以用air filtration system來表示。
注意:霧霾來了,開空氣淨化器,千萬不要說:
(X)The smog is coming, open the air purifier.
(V)It's smoggy, turn on the air purifier.
解析:
The smog is coming是文學上的說法
open指打開,比如
open the door=開門
open the box=打開盒子
溫馨提示:
記得戴防霾口罩哦
減少室外活動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