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川烏:祛風溼的一味猛藥

2021-02-22 趣學中醫

今天介紹的這味藥是川烏,因本品有毒,故現代臨床上用的一般都是制川烏,毒性大大降低了,先煎30到60分鐘,蘸取湯液於舌尖無麻酥感即可,同附子。

我一般不作為湯劑使用,而是配另外的祛風溼藥作為外敷使用,效果也非常好。下來咱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華佗為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說的是關公攻打樊城時,右臂中了毒箭。華佗檢查後,發現正是「烏頭」箭毒所致,需行刮骨治療。於是徵得關公同意施行手術。當時未做麻醉,關公飲了幾杯酒,華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見骨已青,遂用刀刮骨,沙沙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而關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華佗刮去骨上之毒,敷上瘡藥,進行縫合。術後關公即覺右臂伸舒自如。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那麼,烏頭究竟是何毒物呢?其實,有毒的烏頭也是一味中藥,因其主根呈圓錐狀,似烏鴉之頭,故名烏頭。本品有猛毒,古代作為箭毒,塗在箭頭上射人獵獸,中箭即倒。烏頭分川烏和草烏,前者為栽培而得,後者為野生,故後者之毒甚於前者。

其實,毒箭獵獸、傷人,致獵物倒地,戰將落馬,並非骨肉之痛,而是因為毒物襲擊了心臟和神經系統。現代研究證明,烏頭中含有烏頭鹼,過量的烏頭鹼可使感覺和運動神經麻痺、迷走神經興奮,能直接作用於心肌,造成心律失常。由此可以推測,關公中箭落馬,右臂之傷痛非主要原因,是短暫的心律失常而不能穩坐戰騎之故。

烏頭雖然有毒,然而只要炮製得法和用量適宜,能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有祛風散寒的功效,因此常為醫家所遣用。

【性味】辛、苦,熱;有大毒。

【歸經】歸心、肝、腎、脾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熱苦燥,力強毒大,既入心、肝經,又入脾、腎經。善祛風除溼、散寒止痛,凡風寒溼或寒溼所致諸痛皆可投用,重症者尤宜。並能麻醉止痛,用於局麻 。

【功效】

祛風除溼,散寒止痛。

【主治】

風寒溼痺,寒溼頭痛。

心腹冷痛,寒疝腹痛。

局部麻醉(外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或入丸散。宜炮製後用(三生飲除外)。入湯劑應先煎30~60分鐘,以減低毒性。

【使用注意】

本品性熱有毒,故孕婦忌服,不宜過量或久服。反半夏、瓜萎、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白蘞、白及,畏犀角,均不宜同用。酒浸毒性強,故不宜浸酒飲用。

【名醫經驗】

一、烏頭赤石脂丸

治療心痛徹背 背痛徹心(心絞痛 心梗)

二、烏頭桂枝湯

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疼痛徹夜難眠

相關焦點

  • 髖骨穴:祛風溼、清熱的功效
    髖骨穴是經外奇穴,有祛風溼、清熱的功效,緩解治療膝關節痛、中風偏癱、腳氣等作用。髖骨穴的位置:梁丘穴兩旁各1.5寸,詳見本文圖解髖骨穴的準確位置圖和穴位療法。【髖骨穴的準確位置圖】    按摩髖骨穴具有祛風溼、清熱的功效。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按摩髖骨穴的手法:將大拇指指尖按揉髖骨穴100~200次,長期堅持按摩,可以防治中風偏癱等。
  • 馬桑根:祛風除溼、解毒散結、殺蟲.
    【植物形態】落葉灌木,高可達6米。【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解毒散結、殺蟲。屬祛風溼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溼強筋骨藥。【臨床應用】用量3~9克,煎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敷。用於治療風溼麻木、癰瘡腫毒、風火牙痛、痞塊、瘰癧、痔瘡、目赤腫痛、湯火燙傷、跌打損傷。
  • 院士提醒:老人腰酸腿疼多是風溼所致 中醫推薦這味中藥祛風溼強筋通絡
    其實有一味中藥,古代時人們就已經常用它治療老年人的腰酸腿疼,那就是祛風溼,強筋骨的千年健。千年健又叫一包針、千顆針、千年見、絲稜線,味苦、辛,性溫,歸肝經、腎經,是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千年健的乾燥根莖,近現代醫學家張山雷的《本草正義》裡面記載說:「千年健,今恆用之於宣通經絡,祛風逐痺,頗有應驗。」清代朱排山的《柑園小識》裡面也記載說:千年健「可入藥酒,風氣痛老人最宜食此藥。」
  • 顛覆護膚界的低價「猛藥」:The Ordinary (超詳細)
    Deciem旗下知名度最高的品牌The Ordinary(平價護膚系列產品,雖然價格便宜,卻被網絡媒體稱之為【低價的猛藥】),更是成為各大網紅博主推薦的史上最便宜又好用的保養品牌。包裝採用了玻璃瓶和滴管,看起來像實驗室裡的原型,所以一經推出就被譽為 「護膚猛藥」。這種帶有詳細成分含量的簡約包裝,讓您永遠不會發現標有任何模糊,誤導性的產品信息。產品不含任何添加劑,香料或染料。同時也避免任何有爭議的或有害的成分,如對羥基苯甲酸酯,硫酸鹽,礦物油,甲醛等。The ordinary 直接以功效成分濃度的方式命名,對不懂成分的顧客可能是種小挑戰。
  • 張忠德:頭痛困重沒精神,原來是脾虛內溼加外感風寒
    德叔認為,小王是脾胃虛弱運化水溼無力,在體內形成了痰溼,遇到風寒邪氣後,挾痰溼上擾腦竅,腦竅氣血不通,於是出現頭痛。很多人認為,脾虛就要多喝祛溼的湯水。德叔說,其實祛溼也是因人而異。像小王這類人偏瘦、面色發白、工作強度又很大,思慮過多、本身脾很虛的人群,並不適用薏苡仁、綠豆、冬瓜等藥膳,因為這類藥膳雖能祛溼,但性偏涼,容易傷到脾陽。
  • 大板車治理下「猛藥」,網傳濟南周邊不合規半掛車,一律無理由「切割」!
    在貨運行業低迷的當下,確實需要一味猛藥讓貨車司機們對行業提振信心。對此,卡友們有什麼看法?
  • 一味民間藥材:石松
    故石松能祛風除溼,舒筋活絡,壯筋骨等。可用於風寒溼痺,皮膚麻木,四肢軟弱,跌打損傷的治療。因功效作用,又得名寬筋藤、伸筋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虎杖根活血散痰、祛風解毒。大血藤通經活絡、散瘀痛、理氣行血。3、治關節酸痛,手足麻痺:鳳尾伸筋草一兩,絲瓜絡五錢,爬山虎五錢,大活血三錢。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藥學》)絲瓜絡,通經活絡、解毒消腫。爬山虎破瘀血、消腫毒。大活血,活血功效強,能祛風通經絡,壯筋骨。
  • 攢竹穴:清熱明目,祛風通絡!
    功效主治攢竹穴有祛風明目,清熱明目,祛風通絡的作用。主治頭、目等疾患,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眼瞼動、目翳、頰痛、鼽衄、項強不可回顧、癲癇、屍厥、狂證、小兒驚風等。現代又多用攢竹穴治療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經麻痺、神經性頭痛等。
  • 告誡父母:這種常見的「蜈蚣草」,具有祛風除溼,舒筋活血作用,是預防痛風的良藥
    二、祛風除溼蜈蚣草藥性辛溫可以祛風勝溼,舒筋活絡,能夠治療筋骨一切風溼疼痛攣縮,常用來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筋骨疼痛等病證。對於風溼骨痛、腰痛、手腳不利,半身不遂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三、舒筋活血蜈蚣草入肝經,既能祛風除溼而舒經脈,又能夠入肝行血脈而活血,可用來治療腰部扭傷、癱瘓、閉經等症。
  • 101歲奶奶推薦:長在巖隙縫裡的一種野草,卻是治耳朵的良藥,祛風清熱,涼血解毒
    內容提示:長在巖隙縫裡的一種野草,卻是治耳朵的良藥,祛風清熱,涼血解毒!